CEO日報:優衣庫關閉美國所有門店,中國720家門店已恢復營業
【財富精選】
優衣庫:關閉美國所有門店,中國720家門店已恢復營業
3月17日,優衣庫母公司日本零售企業迅銷集團宣布,將臨時關閉旗下優衣庫在美國的所有50家門店,以阻止新冠肺炎疫情的傳播。迅銷集團還稱,其在中國大陸的750家優衣庫門店只有30家尚未恢復營業,湖北以外的大部分門店均已重新開放。
財富Plus精選評論:
[ Wayne | 歡迎來到哥譚市。 ]
零售業今年從全球范圍看,勢必遭受重大損失,之前蘋果關閉了除中國之外的門店,現在優衣庫關閉了美國的所有門店,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品牌已經有區別地對在世界各地的門店進行了關店操作,后續應該還有更多品牌跟上,這是當前能做的最不壞的決定了。
這個新聞里還有一個有趣的信息,優衣庫在中國大陸就有750家店,在整個美國總共才有50家。中國門店目前已經除了湖北之外的已經全部恢復營業,希望今年中國大陸區域的銷售能夠為優衣庫的全年業績做一點微小的貢獻。
[ Tom | 關注中國產業經濟的“智識分子” ]
新冠疫情給生活快消品市場帶來了巨大沖擊,服裝零售商在中國大部分門店逐步恢復開放的同時,海外很多門店相繼關閉。一方面,居民為了避免病毒感染主動減少肢體接觸乃至自我隔離,使得當前實體店客流大幅銳減;另一方面,服裝對勞動力和原材料依賴程度高,工人無法到崗上班,原料受物流限制無法順利運達,都限制了服裝產能的進一步釋放。
在不得不關閉門店的情況下,服裝品牌不妨充分利用電商平臺,在線下定點開設體驗店,顧客選好商品后直接到線上買單,降低染病風險的同時也能順利實現消費。
打開財富Plus閱讀更多精彩評論
美政府推萬億刺激計劃,美聯儲重啟08年商業票據融資機制
美東時間3月17日,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宣布,美國政府將推出規模可達一萬億的一攬子刺激計劃。同時,美聯儲宣布推出商業票據融資機制,以支持信貸流向需要幫助家庭和企業。
財富Plus精選評論:
[ 楊安琪 | 想當時間的朋友 ]
特朗普今年是大選之年,肯定是拼了全力把競選連任的事情做好,從這個意義上講,未來幾個月,美國政府和美聯儲的基本事態都是全力保經濟。
[ 胡喜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去 ]
搬運一些補充信息:
美國納稅人可以將繳稅時間推遲90天。
姆努欽批準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關于使用再貼現窗口的請求,財政部也批準了創建“特殊目的實體(SPV)”的請求,美聯儲的商業票據融資工具將支持1萬億美元的信貸市場。
姆努欽提議,在今年4月底之前派出2500億美元的支票,如果美國仍處于國家緊急狀態,將在四周后再寄出總額5000億美元的支票。
?白宮仍在討論具體的計劃該如何實施,來自白宮官員的消息,有可能5000億-5500億美元用于減稅支出,2000億-3000億美元支持小微企業,500億-1000億美元馳援航空企業及相關產業。另外,據《華爾街日報》消息,或將有2500億美元直接發放給美國普通民眾。
打開財富Plus閱讀更多精彩評論
藥監局:即日起停止安乃近注射液等藥品在我國生產、銷售及使用
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組織評價,認為安乃近注射液等品種藥品存在嚴重過敏反應、粒細胞缺乏癥等嚴重不良反應,風險大于獲益,且臨床均有替代藥品,予以注銷藥品注冊證書。
財富Plus精選評論:
[ 閆曼 | 外媒老編輯,互聯網產業觀察者 ]
說起來比較暴露年齡,像我這個年齡段的,小時候重感冒高燒不退的時候,大多都服用過安乃近退燒片,這種藥退燒效果快,又非常便宜,是偏遠地區中小城鎮和農村地區的常用藥。
說起藥物不良反應,那么同樣不良反應高發的中藥注射液呢?之前曾經因為工作原因搜集過一些數據,根據幾年前的《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7年)》,2017年中藥不良反應/事件報告中,注射劑和口服制劑所占比例分別是54.6%和37.6%;2017年中藥嚴重不良反應/事件報告按照給藥途徑分布,靜脈注射給藥占84.1%。
如今有些中藥注射液已經禁止兒童使用,那么其他種類呢?其他年齡段呢?是不是也應該根據統計數據給個說法?
[ 胡喜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去 ]
安乃近的退場是已經預告了很久,就我個人的觀察,在臨床上,堅持循證的醫生早就不再開具安乃近處方。此次CFDA干凈利落不留后患地將安乃近驅逐,是一個好的先例。
希望能一鼓作氣,再接再厲,對「所有」藥物,特別是未經臨床驗證,又未有藥理學和毒理學試驗的藥物進行上市評價,并推動立法規定所有藥物上市前必須進行上述試驗。
給本屆CFDA點個贊。有擔當,也尊重科學。希望能繼續持久發揚這一優良作風,對更多藥物進行評定,保障人民健康福祉。
打開財富Plus閱讀更多精彩評論
紐交所負責人:這是美國經濟的標志,不能關
上周五深夜,紐交所進行了自1903年開放以來的首次全面“深度清潔”,整個過程花費了8個小時,共10名專業清潔人員參與。
財富Plus精選評論:
[ Tom | 關注中國產業經濟的“智識分子” ]
隨著新冠病毒在美國蔓延,美國股市兩周內已史無前例熔斷三次,特朗普政府因而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為了應對交叉感染建議停課并取消部分大型集會活動,而人員聚集的紐交所是否關閉也進入公眾討論。歷史上紐交所只有遇戰爭等不可抗力因素才發生關閉,上一次紐交所因技術故障暫停交易,甚至引起了FBI的警覺。
據國內張文宏等專家介紹的經驗,做到勤洗手、戴口罩、減少人際接觸,是很容易避免被新冠病毒感染的。鑒于當下的證券交易主要通過網絡渠道進行,因此紐交所進行定期的消毒和體溫檢測,建立必要的隔離和清潔衛生設施,同時做好安全預警提示。畢竟一個維持正常交易秩序的紐交所,也是人們應對危機的信心所在。
打開財富Plus閱讀更多精彩評論
美國人造肉公司獲5億美元融資 將用于擴大產能等
Impossible Foods自2011年創立以來已籌集接近13億美元總資金,投資者包括比爾·蓋茨、谷歌、李嘉誠旗下維港投資等。
財富Plus精選評論:
[ Tom | 關注中國產業經濟的“智識分子” ]
去年非洲豬瘟發生以來,豬肉市場供需矛盾進一步,豬肉價格持續攀升。人造肉似乎能滿足消費者需求,但我們不禁關心它與普通豬肉的差異在何處。由大豆血紅蛋白演變而來的人造豬肉,其研發機理和產業化過程應該為權威專業人士解讀并被投資者知曉,否則可能只是淪為商業公司相互競爭炒作的“概念股”;其能否保證與正常豬肉等量的營養價值,是否有如轉基因食品隱性生理風險會對人體健康帶來一些副作用,也需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及時考證并向公眾發布。畢竟,對普通消費者而言,買得放心才能吃得安心。
打開財富Plus閱讀更多精彩評論
歐洲抗疫:手術室變成ICU,勞斯萊斯生產呼吸機
目前,英國政府已經下令勞斯萊斯、福特等企業生產呼吸機。
財富Plus精選評論:
[ 楊安琪 | 想當時間的朋友 ]
從經濟方面來看,ECMO并不親民,而且對于大多數醫院而言,這臺機器甚至還是配備儀器。例如一臺ECMO的開機費用約5萬元,使用時每小時是120塊,一周就要耗費10萬元。而且ECMO還需要更多醫護人員進行操作,對于醫院而言也是價格不菲的支出。一臺ECMO就需要百萬元的成本支出,而且折舊費用驚人。因此這也讓ECMO不可能大規模的鋪開推廣。
[ Amy | 一個話癆的評論員 ]
現在一說起歐洲疫情,大家第一反應都會想到意大利。意大利如今就跟上一階段中國的武漢一樣,成為了不折不扣的疫情“震中”。
就跟當初的武漢一樣,意大利疫情已經呈失控狀態,感染人數急劇上升,造成醫療資源擠兌。再加上意大利的老齡化情況比其他國家要更嚴重一些,重癥率和致死率都會飆高,ICU床位到底是否足夠就顯得很重要了。但是反觀老齡化更嚴重的日本的疫情控制情況,不得不感嘆意大利確實一開始有點掉以輕心。
抗疫這件事情也要按部就班,現在就看歐洲各國能否把輕癥隔離做到位,給醫療系統一個及時反應的時間,不要過度擠兌吧。
打開財富Plus閱讀更多精彩評論
疫情期間,在線學習大熱,但課程效果遭質疑
要想理解在線學習可能出現的問題,“大腦帶寬”是關鍵。不止是網絡電纜,任何溝通形式的信息傳輸速度都有限制。
財富Plus精選評論:
[ Amy | 一個話癆的評論員 ]
隨著疫情的蔓延,全球學生都要開始上網課了。
在線課程的效果,肯定比不上實地課堂的真人互動,老師對著一塊屏幕,沒有辦法知道學生的真實反應,而學生跟老師的互動方式主要是在學生評論區,就算提了問題,也會一不小心在刷屏中被淹沒。
去年投資遇冷給在線教育潑了一盆冷水,幾個互聯網教育新星裁員降薪的新聞不絕于耳。如今疫情的突然發生,讓大家再次開始看好這個行業。因為,就算疫情過后大家回到從前的學習狀態中,這段特殊時期也算是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學校和平臺方對在線教育這件事情,無論是技術還是課程設計方面都會有更深的思考。
[ ..... | stay foolish stay hungry ]
本人之前使用過coursera,旁聽過。相比于學校授課,網課確實比較“生硬”“冷漠”。但其實很多時候線上與線下是互補的,怎么實現資源的最優良配置來達到學生們學習的最佳狀態。是我關注的。
打開財富Plus閱讀更多精彩評論
遠程辦公期間,如何在鏡頭前做一次高效演示
如何“宅家”做出優秀的遠程演示?讓我們聽聽專家的意見。
財富Plus精選評論:
[ Amy | 一個話癆的評論員 ]
作為一個身在外企的人,遠程辦公、遠程電話早就習以為常。但是沒想到,疫情期間中國很多企業被迫遠程辦公,會衍生出很多段子來。
朋友A:公司要求早上電話會必須開視頻且不能穿睡衣;
朋友B:公司要求大家全天開攝像頭直播辦公,互相監督以免走神;
朋友C:公司要求早上每個人發自拍照到群里打卡。
早已接受了WFH(work from home)工作形式的硅谷和各大外企自然是不會有這樣的段子的,他們早已經過了擔心遠程辦公會影響工作效率的那個階段,而我們在慢慢適應。這樣的工作形式雖然是個權宜之計,但有理由相信其節省成本提高效率的好處會慢慢被國人所接受。
打開財富Plus閱讀更多精彩評論
疫情居然讓這家零售店獲益,這是怎么回事?
在此次疫情期及其后可能出現的經濟放緩背景下,達樂將從這類消費者處獲取應有的市場份額。
財富Plus精選評論:
[ Tom | 關注中國產業經濟的“智識分子” ]
便利店是距離社區居民最近的商業零售業態,新冠疫情阻隔了居民的長途出行,因而通過網絡或就近購物更為便利。遙想17年前的“非典”催生出了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電商平臺,本次新冠或許也能推動實體零售的創新與轉型。即便居民提前消費,但由于便利店提供的主要也都是生活必需品,所以需求也會是相對剛性的,長期來看能夠改變居民的消費模式。
疫情期間,便利店場所作為高風險預期,也應該建立完善應急管理機制,注意鮮冷食品和熟食的貯存保質,做好店員培訓和行為管理,同時對進店消費者健康狀況進行嚴格監測。
打開財富Plus閱讀更多精彩評論
“再不嚴控,到6月可能有10億人感染”|《財富》專訪世衛組織特使
世衛組織專家認為,國際社會有望對防控新型冠狀病毒采取協調一致的應對措施。
財富Plus精選評論:
[ Amy | 一個話癆的評論員 ]
到現在能看到的是,雖然病毒爆發初期有推諉有瞞報,但是武漢用自己慘痛的代價向世界發出了警報。
從上面這篇采訪能看到,世衛組織覺得歐美對此作出的反應是不夠的,包括新加坡日本在內的亞洲,現在大體來看控制的還算穩定。這里面有物理距離和輿論的區隔的原因,新加坡和日本距離中國大陸最近,自然最警覺。歐美政府和民間輿論一開始并沒有切身的體會,因而掉以輕心。
隨著歐美感染人數的增加,公共衛生體系壓力越來越大。病毒之下,每個國家每個區域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幫助他人就是幫助自己,這是一個需要國際合作的時候。
打開財富Plus閱讀更多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