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界衛生組織官網顯示,截至3月7日,新冠肺炎疫情已蔓延至93個國家和地區,感染病例超過10萬人,死亡人數超過3000例。
新冠肺炎疫情危機迅速升級的同時,人們也在期待疫情結束的跡象。很多人相信,不管多嚴重的疫情,遲早都會結束。
我們用來描述疫情的語言,也讓人覺得這類疾病只會在某個特定時期內流行,例如“2003年SARS疫情”。但我們不應該假定新冠肺炎疫情能夠徹底結束。
香港大學教授羅伯特·佩卡姆是傳染病、流行病和全球大流行病歷史研究專家。他表示:“當然,從流行病學角度講,流行病確實是會結束的。但疫情結束并不意味著威脅已被消除。未來再次爆發疫情的可能性會一直存在。”
佩卡姆說:“人們以往一直認為疾病的發展進程是:出現病例,疫情爆發,然后疫情結束;但這樣的觀念具有誤導性。我們需要換一種方式來闡述疫情爆發的相關知識,需要明白疾病是不會消失的。”
根除、消除、地方病
杜克大學全球健康研究所的全球健康兼職教授喬納森·奎克出版過一本書,名為《流行病的終結:流行病對人類的威脅以及如何阻止流行病傳播》(The End of Epidemics: The Looming Threat to Humanity and How to Stop It)。根據奎克的說法,這場新冠肺炎疫情有三種可能的結果。
奎克表示,第一種可能的結果是這種疾病被根除,就像1980年天花被根除一樣。若是“通過積極努力,在全球范圍內實現病例永久保持零增長”,那它就是被根除了。
然而,奎克也表示,要根除新冠肺炎,不僅需要研發出有效疫苗,防止出現新增人類感染病例,還要努力阻斷病毒傳播的所有動物來源;而在現階段,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新冠病毒的動物來源仍是未解之謎。病毒的潛伏期、再次感染的可能性、抗病毒藥物是否有助于治療該疾病以及報告的病例數量是否準確,也尚未完全清楚。
第二種可能結果,是新冠肺炎被消除,這意味著在限定的地理區域內新增病例降低為零。奎克表示,從長遠來看,研發出高效疫苗之后,新冠肺炎是有可能被消除的,不過最少要五年以后。
醫藥公司正在爭先恐后地進行臨床試驗,研發針對新冠病毒的抗病毒療法和疫苗,但新研發的藥物至少也要幾個月之后才能上市。
奎克表示,在研制出疫苗之前,最有可能的結果是第三種:新冠肺炎成為地方病。
地方病是在某一地區或人群中持續發生的疾病。普通感冒就是一種地方病。有史以來,普通感冒的感染病例一向都很經常發生。如果新冠肺炎成為地方病,它將不再是一種流行病——只有當一種疾病出現病例數量異常激增時,它才會被貼上流行病這個標簽。
杜克大學傳染病流行病學家格雷戈里·格雷表示,導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的病毒SARS-COV-2 “看來將與我們共處很長一段時間,可能會像其他常見的人類冠狀病毒一樣,引發季節性呼吸道疾病”。
非典結束了嗎?
新冠病毒(COVID19)是冠狀病毒家族當中的一員,這一家族引發了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征(SARS,即非典)、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和普通感冒等公眾熟知的疾病。
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目前的新型冠狀病毒與引發非典的冠狀病毒的株系非常相似。2002年年底,第一批SARS病例的數據公布;2003年7月5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宣布SARS得到控制。(這個日期是在最后一例病例被確診的20天之后,也就是兩個10天的潛伏期之后。) 奎克表示,世衛組織快速有效的行動和27個受影響國家的有力響應,使SARS疫情得到了控制。
世衛組織的公告稱:“根據各國監測報告,世界各地似乎都已切斷SARS病毒傳播的人類傳播鏈條。”不過,該公告同時也發出提醒:“世界還沒有擺脫SARS。”
已知的最后一例SARS病例發生于2004年4月底,病例來自中國一家實驗室,研究人員曾在該實驗室處理病毒樣本。
奎克說:“[SARS]已被有效消除,因為自那以后就沒有自然爆發的疫情了。”
盡管如此,世衛組織公布的具有“流行潛力”的疾病清單(由于缺乏防控對策而構成公共衛生風險的疾病清單),SARS仍然名列其中。世衛組織認為,這份清單中的疾病是公共衛生研究和開發領域應當優先考慮的疾病。
佩卡姆表示:“我們當前面臨的緊迫挑戰,是如何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但以后我們可能還會面臨禽流感大流行、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或埃博拉病毒疫情。”
世衛組織的這份清單中也包括了2012年首次被上報的中東呼吸綜合征。自2016年以來,該疾病的病例數量有所下降,但就在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期間,又發生了19例感染病例,包括8例相關死亡。中東呼吸綜合癥目前尚無可用疫苗。
在SARS得到控制之后,研發疫苗的動力消退,科研項目失去資金支持,疫苗研發項目就此被擱置。
佩卡姆表示:“SARS經常被視為一個轉折點,但我認為人們并不明白我們面臨的挑戰有多大。”(財富中文網)
譯者:溫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