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戰爭”又來了!美俄“開戰”,歐洲“難堪”
隨著俄烏局勢持續緊張,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從“金融戰”向“石油戰”延伸,“石油戰爭”的直接沖擊是,國際油價劇烈波動,創下了14年新高。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OPEC)秘書長巴爾金都日前警告,歐佩克無法控制全球油價上漲。高盛預期油價每桶將達到150美元。日前,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警告,西方放棄俄羅斯石...
-
美伊要打石油牌
伊朗和美國在一件事情上看法一致: 石油是終極武器。作者: Ian Bremmer華盛頓和德黑蘭如今能達成一致的事情并不多,但在有關伊朗核計劃的紛爭中,雙方似乎都想把石油當作一件政治武器。美國相信,制裁伊朗的能源出口將迫使伊朗放棄濃縮鈾計劃。伊朗則希望通過威脅停止部分或全部石油出口,使國際社會讓步。如...
-
俄烏沖突表明,世界仍然離不開石油
多年來,各國的領導人一直在討論要采取措施減緩氣候變化,但進展緩慢,令人沮喪。世界仍然離不開依賴化石燃料,俄烏沖突更加凸顯了由此引發的地緣政治風險。聯合國(United Nations)在上周發布的一份重要報告顯示,氣候變化對地球施加影響的速度已經超出了科學家的預期。這份由67個國家的270名研究人員...
-
歐盟達成對俄“禁油令”!自俄進口石油將被削減90%
當地時間5月30日晚,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歐盟已就對俄實施石油禁運達成共識,“將立即覆蓋三分之二歐盟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米歇爾說,歐盟各國領導人還同意將俄最大銀行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Sberbank)排除在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SWIFT)之外,并將三家俄羅斯國家媒體列入“黑名...
-
美俄航天員將一同乘坐俄飛船返回地球
據塔斯社報道,當地時間3月14日,俄羅斯聯邦航天局表示,美國航天員范德海(Mark Vande Hei)將于3月30日與兩位俄羅斯航天員一同搭乘“聯盟MS-19”號飛船自國際空間站返回地球。此前,多家美國媒體質疑俄羅斯是否會因烏克蘭局勢導致的一系列制裁拒絕將美國航天員送回地球。俄聯邦航天局強調,國際...
-
美俄會談取得部分成果,俄烏沖突前景如何?
俄羅斯總統外交事務助理尤里·烏沙科夫于2月18日表示,俄羅斯和美國高級代表團在沙特首都利雅得持續四個半小時的會談已結束,并取得了成功。在美國方面,國務卿魯比奧透露雙方都已同意恢復駐華盛頓和莫斯科大使館的人員配置,以組建代表團支持解決烏克蘭問題、雙邊關系和更廣泛的合作。...
-
普京:俄美關系陷入深度危機
據俄羅斯多家媒體4月5日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克里姆林宮就外交政策發布了聲明。普京直言不諱地指出,作為全球安全穩定基石的俄美關系陷入了深度危機,而美國對此負有責任。他強調,俄羅斯“對任何人都沒有敵意”,準備同所有國家對話,不會自我孤立,同時俄方希望外國合作伙伴堅持平等原則。...
-
俄美防長自俄烏沖突以來首次通電話
當地時間5月13日,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與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舉行了電話會談,這是自俄烏開戰以來兩國防長首次通電話。美國國防部后發布簡短聲明說,奧斯汀在通話中敦促“立即”在烏克蘭實現停火,并強調美俄兩軍保持溝通渠道暢通的重要性。...
-
英國石油鋌而走險,赴俄淘金終嘗苦果
英國石油公司(BP)與俄羅斯石油企業秋明石油公司(TNK)一個歷時7年的合作項目為這個英國石油巨頭帶來了滾滾利潤,但它在俄羅斯面臨的種種問題也同樣引人關注。恰恰在英國石油公司從秋明英國石油公司賺得數十億美元(僅2011年頭9個月,該公司就獲得了高達20億美元的利潤分紅)的時候,英國石油公司高層卻紛紛...
-
英國石油鋌而走險,赴俄淘金終嘗苦果
英國石油公司(BP)與俄羅斯石油企業秋明石油公司(TNK)一個歷時7年的合作項目為這個英國石油巨頭帶來了滾滾利潤,但它在俄羅斯面臨的種種問題也同樣引人關注。恰恰在英國石油公司從秋明英國石油公司賺得數十億美元(僅2011年頭9個月,該公司就獲得了高達20億美元的利潤分紅)的時候,英國石油公司高層卻紛紛...
時間:
作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