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眼中的城市
——跳出經濟發展經濟
????一個城市發展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中國城市研究專家、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城市規劃與管理系主任葉裕民說:“一個城市需要跳出經濟來發展經濟,著力做好環境、文化和歷史的保護,做好以人為本的制度建設,做到人和自然的親近、人和人的親近,把諸如此類的社會化工作做好了,城市自然得到和諧、持續、強勁的發展。”
????在城市的發展中,最重要的是打造城市的競爭力。葉裕民說,城市競爭力指一個城市創造財富和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的能力。而體現城市核心競爭力的指標,要看其能在多大程度上吸引一流的企業家和居民。打造城市競爭力的途徑有四條。一是提高經濟發展水平,通常以城市產業效率來衡量(城市GDP/產業工人數量)。產業效率越高的城市,對企業家的吸引力越大。二是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包括就業狀況、居民收入水平和居民幸福指數。三是構建生態文明。一個城市需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應親近自然。四是構建制度文明。它決定一個城市是否有一個開放包容的制度體系,體現在所有的人都有上升通道,城市既和諧又有活力。
????在葉裕民看來,目前中國城市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社會結構嚴重滯后,城市居民大量而剛性地處在城市邊緣狀況或者低收入狀況,使得社會流動比較緩慢。中國的發展有工業化和城市化兩條主旋律,工業化是用高效的產業替代低效的產業,從而帶動整個社會創造財富的能力不斷提高,是一個“國強”的過程。城市化是通過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低端階層向中間階層的流動,讓更多的居民參與工業化并享受工業化成果的過程,因此是一個“民富”的過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工業化進展比較快,但城市化相對滯后,這主要是指兩個“流動”的滯后。這種滯后,限制了城市的進步,也限制了“民富”的過程。
????葉裕民說,城市化的滯后,不利于“民富”,造成許多社會問題,比如內需不振、治安問題、企業轉型困難等。城市化的滯后,反過來又限制了工業化的發展,因為工業化最核心的指標是產業效率,是每一個產業工人創造財富的能力。這種能力的提高靠兩個途徑,一是企業內部用先進設備替代傳統設備,二是員工隊伍素質不斷提高。現在,許多產業工人是城市化的新增人口,他們大多數文化程度不高,沒有受到更多的職業培訓,再加上城市里沒有給他們提供職業上升的通道,使他們看不到未來的希望,自我學習的欲望比較低,只是把城市作為賺錢的地方,結果是人力資本素質提高緩慢。
????城市發展的第二個核心問題是生態環境,包括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如今,宏觀層面的生態環境在惡化,泥石流、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頻發。中觀層面,在一些城市里,生態保護讓位于經濟增長,生態治理投入不足。微觀層面,一些城市的市容臟亂差、垃圾處理等問題亟待改善。
????葉裕民認為,中國城市出現的問題,歸根到底是由于在發展過程中,人們過分強調以業績為導向和以增長為導向。城市生活的社會功能,是讓人們生活得更美好,而不是讓人們覺得生活沒希望。現在,許多城市的房價居高不下,年輕人又看不到職業上升、收入提高的希望,他們不會把所在的城市當成自己的家。一個城市提供公共住宅,是一個真正的服務型政府的職責,公共住宅讓低收入的年輕人先把家安在這里,這樣他們就會比較踏實,負面活動就會很少,整個城市的治安也會得到根本的治理。更重要的是,年輕人安心生活在城市,由于有了上升通道,自會努力學習,社會創新能力大大增強,創新型城市的建設才有社會基礎。政府把基礎教育、公共醫療工作做好,進一步抓好職業培訓,既有最低工資不斷提高的機制,又有公共住宅安居的機制,再加上豐富的社區活動,形成一種完備的現代制度文明,有競爭力的城市的基礎就會不斷完善。
????企業家到一個城市投資,關心的是這個城市的社會資本、人力資本和生態資本,而人力資本是發展中國家最為重要的要素。人力資本包括兩類:一是尖端人才(科研人才、企業家和政府管理人才),二是社會產業工人。葉裕民認為,城市應特別關注產業工人。城市應該加強對產業工人的培訓和市民教育。通過培訓,政府可以很大程度上解決就業問題,而充分就業,正是解決貧困和犯罪問題的最好途徑。
????技術進步是提升城市競爭力的主要措施。葉裕民認為,一個城市對信息技術的掌握和使用的廣度和深度,將決定其“現代化”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