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信心依舊
????《財富》(中文版)問:中國進行西部大開發,重慶已經升級為直轄市,成都也是西南地區的重要城市,請問您如何給成都進行城市定位?
????葛紅林答:2003 年,我們提出把成都建設成為西部人居環境最佳、創業環境最優、綜合實力最強的現代特大中心城市,2005 年我們又提出把成都建設成為中西部人居環境最佳、創業環境最優、綜合競爭力最強的現代特大中心城市。對標從西部變成中西部,不僅展示了成都的進步,也展現了成都更高的工作目標。當前,我們正力推進西部物流和商貿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和交通樞紐、通信樞紐以及中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現代制造業基地、現代服務業基地、現代農業基地的“三中心、兩樞紐、四基地”建設。從總體上分析, 我覺得成都這座城市有三大獨特之處:
????一是非常適宜人居。素有“天府之國”美譽,水旱從人、不知饑饉。境內水系發達,河網密布,森林覆蓋率 36.8%,生態很好,是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最佳旅游城市和幸福指數最高的城市之一。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 17.2 攝氏度,年總降水量 846 毫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二是投資軟硬環境優良。成都是中國十大最具經濟活力城市,英特爾等 128 家世界 500 強企業落戶于此,正是看中了良好的投資環境。水、電、氣等資源豐沛,價格相對較低。工業園區建設規范,全市集中建設了 21 個主導產業突出、產業配套能力強、基礎設施功能齊備的工業集中發展區。人才優勢明顯,是西部地區重要的研發中心和智力資源庫,每年可為企業提供超過 10 萬名大學畢業生和 8 萬名專業技術工人。知識產權保護有力,是全國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城市。政府服務高效,多年致力于規范化服務型政府建設,行政運行規范,政府信譽度高,親商重商氣氛濃厚,外來投資者對成都市政府高效快捷服務認可度很高。
????三是經濟實力雄厚。成都經濟繁榮,富饒一方。2007 年,人均 GDP 超過 4,000 美元,經濟總量、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外貿進出口總額連續多年列中西部省會城市前茅。產業優勢突出,綜合性工業體系初步形成,電子信息、航空、機械、醫藥、食品等產業發達,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3,164 家,工業增加值連續 5 年年均增長 20% 以上;金融、保險、咨詢、會展等現代服務業發展迅猛,金融交易量和外資金融機構在蓉數量居西部第一;市場需求旺盛,擁有年成交額上億元的商品交易市場 28 個,上 10 億元的市場 12 個。成都市民生活富足,2007 年全市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 26,606 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849 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 5,642 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 2,466 億元,私家車擁有量全國第四。
????問:四川今年經歷了百年未遇的大地震,現在距離地震發生已經兩個多月時間,應當說已經進入了全面的災后重建階段,能否介紹成都在災后重建上的進展?
????答:“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害,對處于揚子板塊上的中心城區和大部分區(市)縣沒有造成大的影響,主城區沒有一棟建筑倒塌,也沒有一個人因地震傷亡。正是由于主城區穩定,也使成都成為整個抗震救災的基地、窗口和樞紐,周邊市州不少受災群眾都是通過我市得到妥善安置。在抗震救災和災區群眾安置過程中,我市免費救治地震傷員,積極支援和慰問救援部隊,切實加強基礎保障。除重災區外,中心城區沒有停過一天水電氣,及時制定了旅游、房地產、工業等產業恢復發展的系列政策,僅用 60 天就完成了 28 萬套過渡安置板房建設,并在 8 月 1 日前實現了入住。
????當前,我市抗震救災工作已經全面轉入災后重建階段。我們堅持災后重建與試驗區建設相結合,家園重建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物質家園建設與精神家園建設相結合,政府推動與群眾自救、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相結合,制定了“三年全面恢復”、“五年全面提升”的災后重建目標,明確了加快推進損毀房屋、基礎設施、公共設施、生產設施、城鎮體系和生態環境重建工程等“六大工程”建設,我們完全有信心把重災區建成科學重建、科學發展的成功典范。
????一是切實做好災后重建規劃。在災后重建中,我們把科學規劃作為基礎性和先導性工作。組織協調了清華、同濟等 20 家國內外一流規劃設計機構參與災后重建規劃編制,邀請美國、日本等外國專家對災后重建提出咨詢意見,公開向全球征集都江堰市重建規劃方案。無論是城區重建,還是農村聚居點重建,我們都在科學評估地質災害的基礎上進行災后重建規劃編制,做到慎之又慎。除災區文物保護重建規劃于年底前完成外,其余災區重建規劃方案已初步完成。
????二是全面啟動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交通網絡體系,優先恢復損毀交通基礎設施,抓緊修復重災鎮鄉、村受損道路,鐵道部與我市共同投資約 100 億元的成都至都江堰快速客運鐵路項目 10 月將開工建設。完善城市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增強應急和山區通迅能力。全面恢復了災區供水、供電、供氣等基礎設施,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最近,我市相繼推出了 22 個交通災后重建項目建設,總投資超過 900 億元,這些項目將為我市災后重建和經濟振興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三是及時出臺災后重建政策。我們在認真梳理和落實好國家災后重建相關政策,出臺房地產、旅游、工業、融資和災后城鄉住房重建等政策基礎上,制定了若干配套實施意見,全力推進災后重建,包括減免或停止征收部分政府性基金、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經營服務性收費等政策,鼓勵和引導社會投資。
????問:能不能介紹一下成都目前經濟發展的情況,地震估計會對今年的 GDP 造成多大的影響?政府有沒有一些相關的促進經濟迅速恢復的措施?
????答:今年一季度全市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257.2 億元,增長 25.8%,完成地區生產總值 762 億元,增長 15.1%。按照一季度發展速度測算,預計全年全市 GDP 將超過 4,000 億元,增長速度將達 15% 以上。受 5·12 特大地震災害影響,5 至 6 月全市主要經濟指標增幅明顯回落,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1,746 億元,同比增長 11.2%,增幅比震前預計低 3.8 個百分點。預計全年 GDP 同比將增長 13% 左右,與 15% 相比差 2 個百分點左右。
????我們按照“一手抓抗震救災,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部署和要求,實施災后重建的地方財政扶持政策,促進旅游會展業恢復重振,房地產業恢復發展,工業生產恢復提升。比如恢復工業經濟方面,出臺了恢復工業生產的措施,目前工業企業已經全面恢復生產,產能超過震前水平,今年工業又將實現增長,預計將達 28%。又如房地產業方面,出臺了扶持房地產業和災區群眾購房安置的十條措施,同時積極協調銀行出臺延遲還款期限、延付利息等措施,得到社會廣泛好評。再如旅游業方面,及時出臺了《關于災后促進旅游業恢復發展的暫行意見》,通過對旅行社實行補貼、對游客實行優惠、對旅游從業人員實行培訓等措施,目前旅游觀光人數日益增多。上周末,星級酒店入住率恢復到 47% 以上。
????問:此次大地震對政府工作有什么啟示嗎?
????答:我認為這次大地震對其他地方政府的工作至少有以下啟示:
????一是充分讓民眾知情。面對特大地震災害造成的短暫群眾恐慌,我們及時起草政府公告,并通過電臺、電視臺和報刊號外發布,讓全市人民第一時間聽到黨和政府的聲音,穩定、安撫市民情緒。積極加強媒體宣傳,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主動接受媒體采訪,實施電臺、電視并機直播,現場報道抗震救災情況,先后發布 8 期抗震救災公告,及時播發抗震救災權威信息,滾動播出和群發公共信息,多渠道告知廣大市民災害情況和救災情況,堅定抗震救災的信心和決心。
????二是充分發揮應急系統。雖然地震發生突然,但我們不約而同,迅即進入應急狀態,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和成員單位負責同志不到十分鐘就趕往智能化的市應急聯動指揮中心,立即啟動地震應急預案,成立市抗震救災指揮部,明確領導分工和職責,各就各位,具體指揮。按照分工,市委書記趕赴重災區(市)縣,設立前線指揮部,實施靠前指揮。市長坐鎮應急聯動中心,通過視頻系統實時指揮,及時妥善處置重點區域和重點部位的各項緊急事件。
????三是充分體現以人為本。地震發生后,我們把搶救生命作為頭等大事,想盡一切辦法、創造一切條件搶救傷員,設立搶運傷員和救災物資專用通道,以最快的速度修復被損毀的通往重災鄉鎮公路,在很短時間內率先實現了搶險救援到村。全力救治地震傷員,發生地震當天晚上,市財政先預撥 2,000 萬元到相關醫院,明確要求無條件接收傷員并做到免費救治和免費伙食。同時,緊急征用和外購應急物資,籌集運送食品、衣被、礦泉水、帳篷等救災物資,保證災區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干凈水喝、有臨時住所。
????四是充分依靠科學救援。地震發生后,上百萬群眾滯留街頭,我們必須確保主城區公共秩序。在與專家會商后,5 月 12 日 19 時 40 分,我們發表了電視講話并明確告知市民,“除危房外,可以進入室內正常休息”。這是基于專家的意見和科學的判斷,是有依據的,事實證明也是正確的。我們編印下發 48 萬冊抗震救災手冊,邀請地震專家介紹震情和防震知識,及時讓市民了解應對震災的常識和措施。同時,在抗震救災中高度重視采用科技手段,極大提升了救災效能,降低了災害損失。
????五是充分發動民間力量。地震發生當晚,我們通過電視和廣播進行社會發動,半小時后,上千輛出租車自發趕赴都江堰搶運傷員,數千市民冒雨排隊無償獻血,許多企業家自己組織設備趕赴災區搶險救災。參加抗震救災志愿者報名登記人數達 16 萬余人,深入一線志愿服務 7.8 萬余人,一些餐飲企業派廚師、備廚具、購食物在災區開設免費愛心食堂,有力支援全市抗震救災工作,為奪取抗震救災斗爭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