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循環之路
????中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需要一種經濟、社會和生態的綜合性方法
????特約作者:譚瑞 丁杰 李廣海
????可持續發展是不二之選
????人類正在以超過資源再生的速度消耗資源。數據(2003 年)顯示,人類的生態足跡(人類對地球的影響)自 1961 年以來增加了兩倍多,到 2003 年已經超出了地球生態能力的 25% 左右。據預計,人類對于自然的需求在 2050 年將是自然界生產能力的兩倍,即人類將需要兩個地球來維持其對資源的消耗!在這樣的生態赤字水平下,生態系統面臨日益增加的壓力,許多生物棲息地遭到毀滅或惡化,物種多樣性和人類的健康受到嚴重威脅。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行動,生態資源的枯竭和生態系統的大規模崩潰極有可能發生。
????為此,必須及時采取措施以扭轉這種局勢,而城市是需要采取措施的急所。城市(包括家庭、建筑、供電和交通系統等輔助性基礎設施)是人類活動的中心。根據世界銀行的城市化統計數據,全球有大約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其中 20% 以上居住在人口 100 萬以上的大城市,而且預計上述比例今后還會上升。
????在歐洲,歐盟于 1990 年發表了“城市環境綠皮書”,奠定了城市發展的基調。在綠皮書中,歐盟大力倡導在目前的城市邊界范圍內發展,減少交通需求,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此外,歐盟還支持在維持生活質量的前提下發展緊湊型城市,將投資引導到現有城區,振興老城,建設以步行為主的、市中心環境優美的城市,利用綠化帶抑制城市的擴張,并圍繞鐵路樞紐進行相對高密度的發展。這種緊湊發展政策在歐洲的成功,有賴于兩個關鍵因素:有關措施能夠在各政府部門層面上協調有序地實施,而且農田被賦予高價值。
????而在美國,緊湊型城市、限制轎車出行、提倡公共交通等都仍備受爭議。反對城市持續擴張的人士與希望完全依賴自由市場的人士之間依然存在深刻分歧。這種分歧由來已久,可以追溯到上世紀 20 年代。當時有觀察人士對大都市的擴展表示擔憂,政府也制定了一些政策來抑制城市的擴張。到了 90 年代,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爭論焦點是精明增長。所謂“精明增長”,提倡土地混合使用,保護公共空間,提高交通便利性,振興老城等。雖然目前很多城市和州已經采取了這一發展理念,但是否成功尚不明朗。那么,為什么歐洲在這方面比較成功,而美國卻阻力重重呢?首要原因是對物權的法律保護限制了美國政府控制土地開發的能力,另一原因是美國大都市的治理權高度分割,很難進行協調規劃。
????通過對歐美的對比可以發現,單一的城市形態解決方案或政策方法無法適用于所有環境下的城市可持續發展,必須根據實際情況、不同的環境問題、經濟發展階段和結構性特點來制定政策和方法。就是說,可持續發展是一個當地的過程,并可總結為“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動”。
????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需要一種包括經濟、社會和生態的綜合性方法
????縱觀中國數千年的城市發展歷史,很多資料都顯示了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商君書》中就預見到,若城市與農村不能實現更和諧的平衡,城市化就將失敗;如果一個城市過大,農村就無法為其提供支持;如果水資源受到污染,城市就需要到更遠的地方尋找清潔水源。歷史已經證明了《商君書》的正確性:在數世紀的發展過程中,中國的城市經常會遇到由供水、污水排放、人口密度過大導致的疾病或社會不穩定等嚴重問題。很多歷史名城之所以保存到今天,很大程度上歸功于統治者對發展戰略的不斷關注。
????在過去 20 年間,中國的城市化率從 1985 年的 24% 攀升到 2005 年的 43%,在全國產生了 3.1 億以上的新城市人口,給城市帶來巨大壓力。經濟的快速增長、高速工業化以及日益增加的農村移民流,使城市非持續性發展所產生的問題進一步惡化。從 1985 年到 2005 年,在經濟規模增加了 6 倍多的同時,中國所使用的石油是 1985 年的 3.6 倍,電力是 4.3 倍,排放的二氧化碳是2.2倍。城市化推動了經濟的快速增長,經濟的快速增長又進一步推動了城市化。
????中國這種經濟增長方式蘊含巨大的經濟、安全和社會風險。要維持目前的經濟增長水平,就需要在今后 15 年內將能源供應增加一倍。除非能源消費發生根本性變化,否則這樣陡峭的能源需求曲線將限制中國的發展,并可能威脅到國家能源安全。從社會角度來看,城市及其周邊的農村存在巨大的發展差距。例如,在 1985 年,城市人口的平均收入約為農村人口的 1.86 倍,到 2005 年,這一比例已經攀升到 3.22 倍。迅速拉大的收入差距可能嚴重影響社會穩定。
????在這種快速經濟發展模式中,大自然成了最大的輸家。水利部 2005 年發表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江河湖泊中有 39% 的水不能飲用,甚至不適合人類接觸;而 21% 的水因為受到了嚴重污染,甚至無法用于農業或工業用途。近期太湖水域爆發的藍藻危機就是一個痛苦的例證。
????中國政府目前已經深刻認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2006 年 10 月政府高調推出了“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并且在各省市的五年規劃中增加社會和生態發展指標。然而一個令人尷尬的事實是,在中國大陸全部 31 個省、市、自治區中,2006 年只有北京達到了政府要求的每年單位 GDP 能耗降低 4% 的目標。
????造成以上嚴重問題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大多數政府官員仍然認為經濟快速發展是首要目標,而錯誤地認為社會和諧和環境保護是次要目標,而不是對未來發展的生產性投入。
????摩立特集團對此有不同看法。我們認為,追求可持續發展不需要在經濟、社會和環境目標之間進行取舍。相反,這些目標是相輔相成、相互作用的。例如,國際研究顯示,在正確考慮全部成本因素后,一座環保型的大樓不比一座普通的大樓昂貴。而且,在環保型建筑內工作的員工的效率要高 6% ~16%。其中能源節省和員工生產力提高可以為大樓租戶和開發商帶來商業回報。因此,實現生態目標(此處指環保型建筑)有助于實現經濟目標(此處指對開發商和租戶所獲得的效益)。
????摩立特集團倡導用綜合的可持續發展方法來解決中國城市所面臨的具體問題。我們的方法論的核心是 良性循環圈(見圖 1),即在解決中國城市發展中的各種挑戰的同時,獲得經濟和社會效益。
????此方法論的關鍵點,是創造一個有利于提高當地產業競爭力的氛圍,比如采取有助于發展產業集群的財經政策。全球性的研究顯示,高競爭力的產業集群能夠帶來其所在地區的繁榮,從而有助于解決社會矛盾,并提高民眾對生態環境可持續性的需求。建設有吸引力的、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反過來又有助于當地吸引世界一流的公司和人才,而這些一流公司和人才進而又幫助提高當地產業競爭力,就此步入良性循環。
????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所需要具備的三個關鍵成功要素
????觀察中國城市目前所處的階段以及它們未來可持續發展所需克服的困難,我們不禁會問:在中國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究竟是可行的想法還是僅僅是烏托邦式的夢想?這個問題很難籠統地回答。即便在像美國這樣的國家,可持續性發展也受到了質疑。中國與美國相比,由于自由市場的力量比較小,因此它在為實現持續發展而開展復雜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改革時具有一定優勢,但問題仍然很多。
????摩立特集團在與全球各地的城市和地區的合作中,總結出三個主要成功要素。具備這三個要素不一定就能成功,但無疑會大大增加城市可持續發展取得成功的幾率。這三個要素是:
????●確定明確的遠景和一套系統、可行的主要考核指標(KPIs)
????●在發展本地產業競爭力的最初階段,有明確的產業發展重點,以及
????●在考慮采用各種可持續性政策和技術時,仔細評估其是否符合中國國情和城市的當地情況
????可持續城市的發展遠景和指標體系。由于良性循環圈的各部分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一種持續的、系統化的城市可持續發展方法論必須為城市的未來設置明確的經濟、社會和生態遠景。大多數成功的可持續發展項目在最開始的時候就對這樣的問題做出了明確的回答:“可持續性對我們的城市意味什么?”或“我們希望通過可持續發展實現什么目的?”一個引人注目的城市遠景不僅僅是政府的推廣口號,還應該是一座燈塔,為各層面決策者在進行困難決策和選擇時提供指引,從設立政策框架到構建具體的基礎設施和城市控制規定。在中國,為一個新的可持續發展城市確定明確的遠景更是重中之重,因為可持續發展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同時其范圍比較寬泛,包括經濟、社會和生態等多個方面。比如,上海崇明島的東灘生態城就準備建成“一座復合生態的城市、一座通達的城市、一座緊湊的城市、一座水上的城市、一座綠色的城市、一座零碳排放的城市、一座城鄉融合和諧共處的城市”,而河北廊坊的發展遠景則是成為一個“經濟繁榮、環境優美、社會文明的生態城市”。
????賦予“成功”一個可衡量的定義,同樣重要。我們需要通過一個綜合的指標體系為決策者在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提供指引。指標體系必須根據各個城市獨特的經濟、社會和生態背景來“量體裁衣”,同時它必須是可行的、可衡量的。指標體系應該有明確的目標和出發點,明確“什么是可持續的城市”以及“我們達到什么程度算是成功”。
????可持續性對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含義,因此指標體系和目標也有所不同。在中國,國家環保局已經制定了一套全面的指標體系,作為考察城市可持續性的衡量標準。該體系中有 28 個指標,包括人均 GDP 和人均收入等 8 個經濟方面的指標,城市化水平和基尼系數等 9 個社會方面的指標,以及森林覆蓋率和污染物排放標準等 11 個環境方面的指標。
????發展本地產業競爭力的初期重點。 在中國這樣的國家,沒有強大的經濟基礎,就不會有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如果沒人住得起環保型建筑或有足夠的金錢來關注周邊環境質量,那么也就沒必要建設新型環保建筑和節能的交通體系。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本地經濟的繁榮,而最好的辦法就是首先培養本地產業的競爭力。因此,產業競爭力在中國將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石。
????上世紀 90 年代,哈佛商學院教授暨摩立特集團創始人之一邁克爾.波特教授就在其著名的《國家競爭優勢》一書中強調了旨在發展產業集群的產業規劃和經濟政策的巨大意義。產業集群是指,在地域上彼此接近、某個特定領域相互關聯的公司和相關機構通過共同點和互補性聯系在一起。(圖2是摩立特集團為中國某城市所建議的電子與電信設備集群的示意圖。)
????產業集群與孤立的產業不同,它能夠創造有益于創新和提高生產力的環境,進而增加企業的競爭力。那些彼此間毫無關系、被生硬地放在一起的產業(例如開發區)通常別無選擇,只能通過低成本要素(勞力、材料等)或開發區提供的財政優惠(稅收等)來培養競爭優勢,而遺憾的是這些競爭優勢難以長期存在。隨其他先進經濟體的發展,它們最終往往會失去市場,輸給成本更低廉的地區。相反,如果這些產業之間能夠彼此聯系,形成一個有機的產業集群,其競爭優勢的根源就可以從低成本轉變為創新,而創新正是形成長期持續競爭優勢的關鍵。摩立特集團進行的一項全球調查顯示,每個有競爭力的美國城市都有一個或幾個產業集群(見圖 3)。
????有關區域經濟競爭力的研究顯示,產業競爭力與本地的繁榮之間有密切的聯系。一個具有高度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可以促進經濟的繁榮,而經濟繁榮使得人們對于整潔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環境也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對那些希望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的政府來說,發展當地產業競爭力是首要任務。
????可持續性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社會包容性。在中國這樣一個大部分地區還是以農業為主的國家,我們卻經常很遺憾地聽到有人說農業是低附加值的活動、農民都應該轉移到制造業。這完全是偏見。農業是任何可持續經濟的一個必要組成部分,完全可以像荷蘭、以色列和哥倫比亞農業那樣具有很高的競爭力。以荷蘭為例。那里土地資源缺乏,是西方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從上世紀 50 年代以來,荷蘭一直致力于將農業從分散的、勞動密集型向高投入、高度機械化、以研發為中心的現代農業模式轉變。 同時,將農業人口從單純的面向國內轉向以出口導向型引導。經過多年的發展,人口不到 1,630 萬的荷蘭現在是全球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僅次于美國。2005 年,荷蘭的農業總產值是 250 億美元,占 GDP 的 4%。這種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的轉型,能為農民創造機會,包括就業、提高收入和社會進步,對中國城市的發展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可持續性政策和技術所包括的范圍。 從中國很多城市面臨的社會和生態共性問題來看,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善,將有助于城市的未來規劃。
????第一,在城市規劃的各方面使用節能和環保產品、技術及概念。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環保節能型建筑、可再生資源、低排放車輛、垃圾管理和回收,等等。此外,還可以采用產業區和居住區混合的形式來鼓勵就近就業,減少對大規模交通運輸的需求,從而降低汽車造成的污染,避免在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方面過度投資。
????第二,采用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來進行城市規劃。由不同收入水平人群和不同價格水平的物業所組成的混合式居住區可以促進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溝通(富有的和貧窮的、藍領和白領等),使城市更富活力和多元化。如果將這一概念進一步延伸,可以要求城市規劃方案的內容必須包含農村與城鎮的融合,以及城鄉之間社會和經濟的和諧發展。
????第三,文化保護。在建設各種新奇城市項目的同時,不應該遺忘和丟失中國特有的歷史和文化。中國和當地城市的傳統文化應該被作為可持續發展城市的設計開發的基礎,幫助實現人類與自然、人類與社會乃至人類之間的和諧。
????結論
????目前中國正處于發展的轉折點,可持續發展的城市作為新型模式,將引導中國在最緊迫的經濟、社會和生態問題等方面取得重要進步。今天中國在城市規劃時所做出的選擇,將影響到當代和后世子孫的幸福安康。
????實際上,中國獨特的優勢使得其完全可以成為全球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領先者:中國有無與倫比的經濟規模和發展速度;很多地區因為尚不存在大型基礎設施,從而可以避免歷史遺留問題;此外,由于政府作用強大,其介入的廣度和深度也是區域發展的一個優勢。
????我們希望通過本文使讀者意識到:在中國這樣的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城市不僅極為必要,而且十分可行,完全符合現行的發展經濟、和諧社會和生態保護的政策方向。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對經濟、民眾和環境都將產生巨大效益。我們相信,作為市場推動力量的房地產開發商也會發現,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城市將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價值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