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維榮:論工程師的修養
當天早些時候,這些來自全國多所高等院校的橙衣年輕人剛剛結束了第7屆貝加萊學界聯盟會議暨溫度控制系統設計大賽的答辯環節,這些通常被稱為“工科生”的年輕人所表現出的科研能力與綜合素質令肖維榮感到欣慰甚至興奮,因為這讓他明白自己在12年前倡導成立學界聯盟并組織相關專業大賽的初衷得到了最有價值的回應。
比賽已經結束,所有的辛苦付出都有了與之相匹配的回報,年輕人們不再緊張與拘束,笑容與笑聲是這一時刻唯一的溝通語言,這些還未離開學校的學生,已經隱隱有了“預備”工程師的自覺,身為貝加萊中國區總裁,肖維榮看著這些有可能撐起中國工業進步更廣闊天空的未來工程師們的笑臉,仿佛看到了許多年前的自己。
中國那么大,不能只是去看看
1996年,在德國高校任教的肖維榮,離開象牙塔,進入工業制造第一線,作為一名工程師更直接地參與到世界工業發展進程中。
收到貝加萊的工作邀約之后,肖維榮專門去了一趟奧地利薩爾茨堡,親眼看看這家不怎么知名的工業自動化企業。
貝加萊當時的規模還很小,全球員工加在一起也只有360人,不過“在奧地利已經算是很大的公司了”,肖維榮回憶那次探訪的見聞時說,他在薩爾茨堡的貝加萊總部特別留意觀察了公司的研發人員,發現“這些人穿戴都很一般甚至有穿拖鞋來上班的”,但是“他們做的東西很高端”,肖維榮說自己當時“嚇了一跳”,因為“很難想象奧地利還有一家做這么高端的技術的公司”。
這種反差所展現的吸引力,讓肖維榮動心,于是他成為了貝加萊的一員。不過最初他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參與世界工業發展進程的行動軌跡將不僅僅局限在貝加萊總部的辦公室里。
貝加萊的英文簡寫為B&R,取了公司的兩位創始人Erwin Bernecker和Josef Rainer姓氏的首字母,這種看上去簡單粗暴的表達,也透露出貝加萊“實在”的公司文化特質。肖維榮截至目前22年中國區總裁的職業經歷就是從B所代表的Erwin Bernecker先生的辦公室中的一次談話開始的。
那一天,在Erwin Bernecker的辦公室,Bernecker指著掛在墻上一張世界地圖,對肖維榮說,你看中國的版圖這么大,比我們奧地利大多了,“這個市場這么大,都是你的,你去做吧。”
22年之后,肖維榮回憶起這次對話,語調平和,表情平靜,讓人無從猜測接受這個任務時,他是戰戰兢兢還是躊躇滿志,不過他把這次回到中國視為肩負了“使命”,這個使命顯然不僅僅是作為貝加萊中國區總裁開拓中國市場,更是作為一名工程師希望能為中國的工程師文化的生成與繁盛做出貢獻。
這是野心,也是抱負,肖維榮充滿信心。1996年,從奧地利薩爾茨堡來到中國上海,他不再是大學教師,也不僅僅是企業的技術人員,他必須成為操盤手和掌舵人。
在上海,肖維榮選擇從參加展會開始了解中國市場。在展會上,肖維榮發現當時中國的機械自動化產品已經在使用“16徑數字化入,16徑數字化出”,肖維榮形容“全是數字堆積出來的”,并且確認在當時這是“很高端的”,而貝加萊的“模擬量、工控機分析運算、網絡能力”根本用不上,因為“客戶想不到要用這些東西”。
肖維榮拜訪中國本土的工程公司時,后者公開表示非常希望與貝加萊合作,但在1996年,西門子,ABB,施耐德,富士都已經進入中國,這家工程公司的總工程師有點小感慨地對肖維榮說:“你們來晚了”,并且善意地提示說:“市場已經飽和了,我不是潑冷水,你就聽我的話,該干嘛干嘛。”
肖維榮知道自己“該干嘛”,他說“在這個基礎上我就開始創業了”,他觀察到當時盡管已經有了眾多國際知名同類企業搶先進入中國,但中國市場仍處于發展最快的時刻,肖維榮堅信中國市場一定有貝加萊的一席之地。
貝加萊中國區總裁肖維榮
有中國特色的貝加萊
肖維榮的創業從“什么都賣”開始。他把貝加萊的產品拿到中國,只要能在中國用的,就什么都做,不過“推廣不是很有力”。肖維榮解釋這種困難產生的原因是貝加萊的產品在技術水平上明顯領先中國市場上當時已經有的產品,而大部分工程企業已經對后者用得得心應手,不愿意再拿出精力學習更高級的技術,因為“從學會到使用到賺錢還有很長一段路,客戶就沒有信心做這件事。”肖維榮總結說。
肖維榮這時很明顯地感受到作為成熟工業化區域的歐洲與仍處于后工業化時代的中國之間巨大的“工業文化”差異。在歐洲,貝加萊的客戶擁有很強的技術團隊,他們只需要貝加萊提供培訓和個性化產品,貝加萊在歐洲與競爭對手相比的優勢在于不僅可以提供通用的控制成品也可以提供個性化產品,最大限度滿足客戶需求,“包括顯示屏也可以打上客戶的LOGO和顏色,包括客戶用的高速IO、高速CPU都可以配。”肖維榮解釋說。
而在當時的中國,“客戶完全沒有那么長的時間消化你的東西”,肖維榮有點感嘆,“1996年、1997年的時候,每個客戶都在做夢,希望明天就能成為億萬富翁。”
肖維榮曾經為中國在制造業領域所展現出的“成本、靈活性、市場潛力和政府支持”方面的優勢深以為然,但作為設備提供者來到中國的時候,他發現,成本優勢和靈活性不僅令他的業務開展遭遇困難,更重要的是追求低成本和無原則的靈活性,已經成為制約中國制造業朝向更高水平邁進的障礙和瓶頸。
出于追逐利益不愿付出時間成本進行學習,并且沒有技術團隊,是中國制造業企業在當時的一個重要系統性短板,這直接影響了他們對更高端技術的接受與應用,那么這塊短板就由貝加萊自己來補齊,后果將是“雙贏”。
肖維榮決定在中國區實行與其他區域不同的運行方式,“只要客戶有用,只要達到一定的量級,我們可以為客戶寫軟件。”他說,這種模式就是“你買我的硬件,我就會給你一個成套的方案”。“硬件加軟件”,企業拿回去機器就可以用,這種一站式服務的推出,是貝加萊中國業務開展的分水嶺,肖維榮說。
盡管肖維榮自己也經常笑著說貝加萊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但是他顯然非常樂于讓客戶更了解貝加萊。并非所有客戶對自動化工業設備的技術都很了解,肖維榮就針對不同行業的客戶組建不同的行業團隊。“塑料機械、印刷機械、包裝機械、CNC機器人,我們都按行業建立行業團隊。”肖維榮解釋。
這些行業團隊對客戶的技術特別了解,而這了解的基礎是,所有工程師加入公司時,都要接受貝加萊技術規范的培訓。“就像魔鬼訓練營,工程師進來以后,放在一個房間里四個月,把業界所有的難題在這四個月里讓他們都經歷一遍,訓練他們如何規范地作為一個工程師去工作。”肖維榮解釋說,這個接受培訓的工程師們稱為“集中營”就是給出一個標準,“貝加萊的軟件怎么寫,按照什么規范寫”,這樣有一天工程師離開了貝加萊,別人也可以繼承運行他的東西。“同時我們建立了模塊化軟件的架構,使我們的軟件開發效率大大提高。”肖維榮說。
橋梁上的工程師文化2017年中,ABB在瑞士蘇黎世宣布收購貝加萊,肖維榮對這一收購非常認同,根本原因在于ABB所秉承的工程師文化與貝加萊和肖維榮的理念完全契合,肖維榮相信貝加萊中國能夠在更大的平臺上,憑借結合兩方的技術優勢,實現更好的產品輸出。“對貝加萊來說,我們的事業更寬,我們給客戶提供的更多了。對ABB來說,我們填補了ABB在機械和工程自動化方面的空缺,這是再完美不過的一步。”肖維榮說。
盡管已經被視為企業家,但肖維榮還是更喜歡被稱為“肖博士”,這顯然源于他的學術情節。他甚至以自己時至今日還對學術擁有熱情并愿意為之躬身實踐做些具體的事情而驕傲,同時作為工程師文化的“奉行者”,肖維榮也在努力使這一文化在中國獲得更多認同乃至生根發芽,發揚光大。
肖維榮與西北工業大學齊蓉教授共同編寫了《裝備自動化工程設計與實踐》,這本教材體現了一名“老工程師”對后來者在專業知識與行為規范上的殷切期望與良苦用心。
肖維榮發現在職的工程師做事情,比如說做軟件,做的不是一個產品,做的是打補丁的事。有了任務不會去做需求分析,就開始寫程序和軟件,寫完軟件以后邊調邊改,相當于搭火柴棒,搭到最后抽動一根,整個架子就全塌了。“這個軟件的生命力很差。”肖維榮總結說。
肖維榮說自己寫教材的初衷是想要教會一個在職的工程師或者在校的學生,學會一種很干凈的生活方式或規范的行為方式,“讓他做事情很干凈”。
以工程師文化為實現方式,肖維榮樂于成為歐洲與中國兩種不同的技術生活乃至文化之間的橋梁。相較于貝加萊在中國塑料機械領域毫無爭議的領導者地位,相較于青島啤酒超過75%的設備由貝加萊提供這樣的成就,肖維榮顯然對貝加萊參與到中國制造業的發展進程中,不僅提供產品和解決方案,更注入技術思想和工程師生活方式,更為自豪。
肖維榮描述他所知道的歐洲工程師寫軟件時能做成一個藝術品,不僅帶來效益,看起來還很好看,而且效率又高,以不變應萬變,如果發生了變化只是在屏幕上改一個參數就又是非常完美的東西。“我特別希望我們中國的工程師可以學會。”他說。(財富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