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itgeist這個單詞來源于德語,中文涵義是時代精神(sprit of the times)。過去這個詞常用于文學和哲學領域,但是現在,谷歌把這個詞拿了過來,用它來象征引領時代潮流的思想與創舉。
每年,谷歌舉辦Zeitgeist大會,邀請當今活躍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學家、企業家、藝術家、教育家、科技創新創業者等集聚一堂。全球僅邀請一百多人,一天半的閉門會議,豐富且緊湊,由各領域的時代領袖和創新實踐者來和大家分享,涉獵范圍之廣泛,思想見解之深刻,科技之前沿,堪稱一次精神的盛宴。
10月底,參加完今年Zeitgeist大會的崗嶺集團聯合創始人和董事長,1號店聯合創始人榮譽董事長、長江商學院教授于剛博士接受了本刊專訪,以下是專訪摘錄。
問:過去幾年,您曾多次受邀參會,給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于剛:每次參加Zeitgeist大會都感覺受到一次洗禮,讓我的視野更開闊,胸懷更寬廣,思路更無局限,更能接受不同的文化和觀念,更為包容和擁有責任感,更能坦然面對變化與迎接未來。谷歌主辦的這一盛會讓我想起意大利名門望族美第奇家族(Medici Family)對文藝復興的貢獻。
在經歷了漫長而黑暗的中世紀后,文藝復興于13世紀末由意大利各城市開始興起,以后擴展到西歐各國,于16世紀在歐洲盛行了一場思想文化運動,帶來一段科學與藝術革命。美第奇家族是文藝復興背后的重要推手,倚靠其雄厚的財力和影響力,該家族大舉修建教堂及公共設施,獎掖文化,網羅并資助藝術家,收藏圖書、手稿并對公眾開放,廣泛涉及詩歌、繪畫、雕刻、建筑、音樂、歷史、哲學、政治理論等各個領域。文藝復興倡導以人文主義為中心的新思想,贊頌人的智慧和才能,提倡人性和個性解放,批判宗教宣揚的來世思想和禁欲主義。讓歐洲獲得了思想上的大解放,經歷了觀念上的一次大革命。
文藝復興把人的活力和創造力充分激發出來,那個時代不僅涌現出藝術巨匠如創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麗莎》的達·芬奇;創作《創世紀》、《末日審判》和雕塑《大衛》的米開朗基羅;還涌現出了發展哥白尼的宇宙學說,提出宇宙無限性的著名科學思想家布魯諾;著書《人體構造》的近代解剖學奠基人維薩留斯;著書《論心臟與血液的運動》為近代醫學和生理學的誕生做出了不朽貢獻的英國醫生哈維;建立了行星運行三大定律的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通過實驗方法和數學方法發現了自由落體定律和慣性定律,為牛頓力學的完成奠定了基礎的物理學家伽利略,等等。
問:一場一年一度的閉門會議,為什么會產生這么大的影響力?
于剛:Zeitgeist和文藝復興最大的相似點是不同領域的融匯和相互的激蕩及推動。達爾文進化論的核心就是不同物種的雜交以及物種自身的變異會產生新的物種,而大自然優勝劣汰去選擇適者生存,推動了各物種的進化,包括人類的進化。跨界的交匯就是雜交,促進了新的理念、創意、模式、行為的誕生,也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將來的社會一定是一個融合的社會,各個領域的邊界都會變得模糊甚至消失。
問:能不能和我們分享幾個比較有意思的演講?
于剛:印象最深的是賓夕法尼亞大學的醫學教授Jones博士發明了用去毒性的HIV來治療血癌。Jones博士在醫學院讀的是腫瘤學,可畢業后加入了美國海軍,開始研究艾滋病,發現HIV的侵略性非常強,專門攻擊超速分裂的突變細胞。但病人不能因治愈了癌癥而患上艾滋病,所以他潛心研究如何將HIV去毒性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和Jones博士同臺演講還有一位他的病人,五年前被檢查為白血病晚期被醫生宣判了死刑,說活不過三個月。他求助于Jones博士并接受了治療,五年后的他仍健康無恙,身上癌細胞的存在率為零。
問:您剛才說大會還會邀請政治家,他們對時代精神的理解是什么?
于剛:前美國總統吉米·卡特是一位非常低調樸實、和藹可親的老人。演講時他已經90歲了,但仍精神抖擻,思路清晰。他1977年任美國第39任總統,1980年爭取連任落選,離開白宮時,他被認為是政績最差的美國總統之一。
離任之后,他頻繁出訪世界各地,倡導民主和人權事業。他在20世紀80年代的海地危機中,不顧生命危險留在海地首都談判至最后一刻,最終說服軍政府交權避免流血戰爭。他是第一位訪問古巴的美國總統,并和古巴領導人菲德爾·卡斯特羅進行了交流,改善了美古關系。他講了他如何幫助委內瑞拉實現民主選舉,講他啟動的卡特工作計劃——每年專門安排一周時間當木匠,為窮人蓋房造屋。
卡特總統備受愛戴,被大眾譽為最受尊敬的卸任總統。他于2002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我在午餐時和卡特總統交流了幾分鐘,他告訴我他非常喜歡中國,為他在就任總統期間中美正式建交感到驕傲,并提及了他曾建議鄧小平讓人民公社民主選舉的事。建議大家一定要讀他的自傳《充實的一生:九十歲回憶錄》,這本書還獲得了格萊美的“最佳朗讀專輯獎”。
另一位給我深刻印象的政治家是美國第47任副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前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搭檔。拜登的家庭可謂不幸,他的妻子和女兒45年前在一場車禍中去世,兩年前他的長子、特拉華州前總檢察長博·拜登因患腦瘤去世。但拜登非常堅毅,敢說敢干,尤其在美國的外交方面屢屢建功。他也是特拉華州在任時間最長的參議員。對中國的外交他也一直強調相互理解和溝通,求同存異。今年1月奧巴馬總統授予拜登自由勛章。他在卸任后,決定把他主要的精力投入在癌癥的治療和預防上。他啟動了一個“Cancer Moonshot”計劃,向癌癥宣戰。他在講話中說美國兩黨唯一的無爭議的戰爭就是對抗癌癥。
問:您剛才提到人文主義,提倡對人的尊重,有這方面的故事可以分享嗎?
于剛:讓我很感動的是一位出生在印度鄉村的薩羅·布萊爾利(Saroo Brierley)的故事。五歲的時候,他和在火車上打掃清潔的哥哥一起乘火車,由于太累在停靠某一車站時他下了車在車站的長凳上睡著了。可這一覺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他和哥哥離散了,只好靠乞討為生,后被一所孤兒院收留,后來又被一對澳大利亞善良的老夫妻收養。他二十五年來一直想找到他的父母和家人。他憑著零碎的兒時記憶,村里有一個水庫,水庫邊有一個堤壩可以玩耍,水庫不遠就是火車站,等等。他堅持不懈地借助Google Earth一次次的搜尋印度各個火車站周邊找他熟悉的場景,二十五年后他終于回到了他的家鄉,用照片記錄了他和母親重逢擁抱哭泣的瞬間。去年獲得奧斯卡提名的電影《雄獅》就是根據這個故事改編的。
問:您曾經是一號店的創始人,現在又創建了崗嶺集團打造互聯網醫藥健康的生態圈,有哪些關于創業方面的感悟?
于剛:創業不僅需要有激情,同時需要有堅韌的毅力。我創業三次,每次都有九十九個理由放棄,但只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把啟動的事業完成。在這方面,美籍亞裔心理學家、Character Lab公司的創始人兼CEO,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安吉拉·李·杜克沃斯(Angela Lee Duckworth)的演講《Grit》非常受歡迎。安吉拉已經是兩個女兒的媽媽,她的演講非常有激情。她2016年出的書《Grit:The Power of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一出版就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榜。
Grit可以簡單譯為“堅毅”,但其涵義遠比毅力、勤勉、堅強都要豐富得多。Grit是對長期目標的持續激情及持久耐力,是不忘初衷、專注投入、堅持不懈,是一種包涵了自我激勵、自我約束和自我調整的性格特征。
她對數以千計的美國高中生所做的調研發現,比起智力、學習成績或者長相,Grit是最為可靠的預示成功的指標。Grit精神的基礎就是“I finish whatever I begin”。每個行業的世界級的專家也不過就是能力和所花的時間乘積(skill × time)的積累。這個研究成果對創業者具有深刻的意義。我們追求的不僅是跑得快,更是在摔倒后不要放棄,要爬起來繼續跑。這種毅力和韌勁才能給成功打下基礎。
問:今年的Zeitgeist大會,大家最關注的是什么?
于剛:健康是今年Zeitgeist的重點之一。谷歌旗下的健康部門Verily的總裁安迪·康拉德(Andy Conrad)分享了Verily在這個領域里的創新和突破。他講的一個故事很有意思,非洲有一種蚊子會攜帶病毒給人類帶來傳染病,可如果用噴灑的農藥去殺蚊又會大面積污染農作物,同時也給自然帶來破壞。于是他們研究了一種基因編輯的方法,把該種類的雄蚊基因改變,讓其不能生育,并把大量改變基因的雄蚊放回非洲,這些雄蚊和雌蚊交配后讓蚊群的繁殖率大幅下降。
問:從Zeitgeist回來之后,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于剛:參加Zeitgeist會議讓我產生了巨大的緊迫感。未來已來,比我們想象的要快!這次會議的主題是“We the People”——世界是由我們去開創,潮流由我們去引領。作為時代的幸運兒,若辜負了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則只能徒有羨魚情。(財富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