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原創”的包容與顛覆
《財富》(中文版)-- 2000年,施耐德電氣在上海的一家合資工廠,即將迎來一位新廠長。工廠的合資雙方—中方和法方的管理層都以為派來的會是一位法國人。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新廠長朱海是一個30出頭的中國小伙子。中方和法方都感到很不適應,朱海自己也不例外。尤其是當他代表法方和中方坐在一起開會時,對面的總經理、董事長都是比他年長15歲~20歲的“老前輩”。“那個時候我連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是什么都搞不清楚。但是老板很相信我,說沒關系,你去讀個EMBA,多學習學習。”作為現任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的朱海,笑著回憶道。當時,為了讓年輕的朱海“鎮得住場”,施耐德電氣中國區總裁還專門給朱海配了一部高級轎車,比他同級別高管的車都要好,這在當時讓很多人艷羨不已。
????自1996年加入施耐德電氣至今,朱海已經在這里工作了近20年的時間。他說之所以能夠在一家公司工作這么長時間,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公司不斷給他新的任務和挑戰。“差不多每三年我就要換一個新的職位,可以說這個企業里所有的部門我都輪了個遍。”他曾經做過的職位包括:銷售總監、分公司總經理、市場總監、全球OEM業務高級副總裁等等,涉及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財務、并購、戰略等各個職能部門。2009年9月,朱海被任命為施耐德電氣中國區總裁。無論當時還是現在,在進入中國的世界500強企業中,本土籍的中國區總裁都是鳳毛麟角。回顧被任命時的感受,朱海笑談:“我一點也不感到意外。”他的“志在必得”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施耐德電氣是一家包容性很強的公司,任用本地的人才,可以豐富它的基因;二是中國市場越來越重要,需要真正懂中國市場的人;三是自己“也做了點事”,得到了認可。
????Schneider(施耐德)是個常見的德國名字,這讓很多人據此誤認為施耐德電氣是一家德國公司。事實上,施耐德電氣由施耐德兄弟于1836年在法國成立。2004至2006年,朱海調任法國總部工作。他對法國最深的印象,也是他認為最值得學習的地方,是它的包容性。在巴黎這個多民族和諧共居的國際大都市中,朱海聽到最多的,是法國人興奮地談論自己“探險”經歷—去過別人沒去過的地方,見過別人沒見過的東西。作為一家全球化公司,施耐德電氣充滿了多樣性和包容性:公司注冊地在巴黎,在法國上市,公司的屬性是歐洲公司,最大的股東是美國人,中國員工占比最高,公司的全球管理層在歐洲、亞洲跟美國各分布三分之一。
????改革開放后,施耐德電氣最早進入中國是在1987年,其在中國創建的第一家合資工廠—天津梅蘭日蘭有限公司成立,生產微型斷路器,讓千萬中國家庭告別了更換保險絲的危險作業。通過一系列的并購整合,施耐德電氣形成了本地化的銷售、供應、研發和物流體系。自2009年開始,公司以One Schneider(一個施耐德)成為公司品牌打造的目標,以前的各個子品牌,被統一納到“施耐德電氣”之下,致力于讓品牌的綠色標志成為客戶心目中安全、可靠、高效和優質的象征。
????上任之后,朱海設定了兩個目標:C4C和C4G,即“中國為中國”(China for China)和“在中國,惠世界”(China for Global)。在本地化方面,朱海特別強調“決策領導”,給予本地人權利,而不是做總部的執行者。目前中國業務的負責人絕大多數都是本土人才,而施耐德電氣全球的管理層,能夠根據中國的需求進行決策、給予支持。從人才、產品、業務模式、經營決定等多個方面,施耐德電氣一直在堅持“中國原創”的理念。
????與此同時,中國正成為一個成熟的市場,能夠引領全球經濟的發展,在中國實現的原創成果可以向全球輸出,即“在中國,惠世界”。像施耐德電氣旗下的萬高公司生產的產品,已經賣往全球多個市場。朱海介紹說,目前施耐德電氣正在進行的一個實驗項目,就是把中國的業務流程開發成一個銷售管理軟件,在全球推廣。他認為,要實現“在中國,惠世界”,最重要的是輸出中國本地的人才。目前施耐德電氣全球已經有100多名中國籍員工在海外工作。施耐德電氣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趙國華制定了一個目標:集團前500名高管中,要有10%是中國人。對此,朱海有這樣的解讀:“能玩全球游戲的人才,不光要英文好,還要能用對方的邏輯進行溝通,這對人才培養來說是很大的挑戰。”
????“中國原創”的關鍵詞,是人才。朱海說:“和其他外企相比,施耐德電氣吸引人才的最主要原因是信任和授權。”他以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你是多大的角兒,取決于你站在多大的舞臺上”。在他看來,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個舞臺,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而不是僅僅做一顆螺絲釘。施耐德電氣的管理要訣是授權,把權力交給第一線的員工,而不是在總部決定,中國只是去執行。在很多層級森嚴的公司里,研發經費的投入會細分中國的、亞洲的和全球的需求,總部制定戰略,然后決定預算的分配,分成第一年、第二年,然后再去研發,做完需要3~5年的時間。“中國速度就是要快!如果在中國這么生意,黃花菜都涼了。 ”朱海對比說明了施耐德電氣的決策流程:施耐德電氣目前的很多產品,有專門給中國的研發預算。只要中國有需求,并且銷售表現可以驗證回報,就能夠進行投資。如果別的國家或市場覺得這個產品也不錯,也要銷售,那么中國能夠按照他們的本地需求進行功能修改。“我們沒有人員數量的限制,過細的費用控制、定價控制等。我們最看重的是能夠實現多少銷售,帶來多少利潤,最大限度的授權。現在的跨國企業哪個敢這樣做?”朱海反問道。他相信,這樣授權會吸引一大批渴望舞臺的人才。經過這樣的歷練,他們也將成為市場上最富競爭力的稀缺人才。
????授權和信任讓施耐德電氣有了更大的創新自由度。但在朱海看來,在創新之前要先問兩個問題:一是敢不敢面對失敗?在過去十年,朱海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年都嘗試三個以上的創新項目,其中有一個成功他就給自己打優秀分。失敗才是創新的常態,朱海認為,如果沒有失敗他反而會不安,面對失敗可以檢驗公司是否能夠承擔風險。能夠容錯、輸得起,這才是創新需要的環境。第二個問題是愿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朱海認為,任何一個創新都是從自我否定開始,不破不立,要開放地接受別人的東西,這就需要胸懷、資源和環境。在施耐德電氣進入中國的27年中,讓朱海引以為傲的創新很多,像跟德力西的合資經營,開創性的由雙方各持股50%,合資公司運營很成功,成為業界津津樂道的經典案例。相比用結果的成敗來評判,朱海更愿意把一切交給時間來檢驗。現在公司正投資進行一個微電影項目。朱海說:“我想看看微電影對我們未來的傳播有什么影響,相比聽各種傳播理論,我更愿意投資去嘗試一下。”
????盡管在創新方面“玩”得起,但朱海對于產品仍是非常謹慎:“我不會講我們的產品多么的創新,也不會過度推銷。在宣傳一個產品能用100次的時候,我們的實驗室一定是做了120次的應用試驗。這種嚴謹的態度就是百年品牌的沉淀。”
????在創新領域,施耐德電氣當前進行的最大的自我顛覆,是從產品制造商向產品加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轉型。朱海用“脫胎換骨”和“生死攸關”來形容這一過程的艱險。他打了一個生動的比方:產品制造企業就好比是一家快餐店。快餐店沒有廚師,原料和加工流程都是標準化的,提供的食品也都是標準化產品。而解決方案就像做一桌家宴,每位顧客想要的菜式都是個性化的。隨著中國市場需求的升級,消費者已經不再滿足于吃快餐了,越來越多的人需要高檔宴席。這就需要貼近用戶,根據他們的偏好進行個性化定制。這兩種模式需要不同的人才、考核機制、業務模式、利潤和成本核算……而對于施耐德電氣來說,轉型期最大的挑戰,是沒有額外的資源可以動用,必須通過現有業務利潤的提高來進行投資和探索。朱海進一步分析說:“這意味著我們既要賣好快餐又能做好宴席,這個蛻變是非常艱難的,一招不慎可能連產品市場都丟掉了。”這種風險是讓很多企業對轉型望而生畏的原因:不變,等死;變,找死。
????朱海認為,現在談施耐德電氣的轉型成功還為時尚早,只能說初戰告捷。目前解決方案業務包括數字化、云服務的銷售每年都在增長,但仍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施耐德電氣所在的行業是一個比較成熟的市場,外資企業和國內企業將會長期共存。對于施耐德電氣來說,其優勢在于用比較優勢“雙線作戰”。和中國企業相比,要發揮其全球化的優勢:國際的管理經驗、全球的研發資源、戰略和市場經驗等。而跟外企相比,要突出的是本地化的特長:快速反應、適應中國市場的能力。國內民企特點是決策快、機制靈活,但是作為持續提供產品和服務的企業,需要有長遠、可靠的戰略。在全球化和本地化“兩手都要硬”,正是朱海眼中施耐德電氣的致勝之道。與此同時,朱海把中國看成兩個市場:一個是發展中的市場,一個是發達市場,沿海和內陸需要相應采用不同的市場戰略。根據不同地域的文化差異,又需要將市場進一步細分成十個區域市場。現在施耐德電氣已經扎根在中國300個城市當中,因地制宜地拓展當地的市場。
????在很多人眼中,施耐德電氣是一家低調的公司。但近年來,朱海試圖讓公司變得高調一些,因為能源問題已經從一個專業問題變成一個社會議題,施耐德電氣責無旁貸的要參與其中。談及企業社會責任,朱海認為首先要做好企業公民的本分,照章納稅、保證質量,在此基礎上,利用自己的專長力所能及的投身公益,回報社會。在他看來,進入中國的世界500強企業,因為其自身的市場地位,能夠動用更多的資源,公眾和政府理應對其有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朱海正在完成一項作業:開發一個CSR項目,對貧困地區年輕人進行和電氣相關的技能培訓,為他們的未來發展打開一扇窗。這與施耐德電氣和中國一個重要的歷史交集遙相呼應:1919年,鄧小平在留法時曾經到施耐德工廠勤工儉學。不知當時這位名為鄧希賢的青年能否想見,他60年后的改革手筆,撬動了一個快速升級的巨大市場,激勵著施耐德電氣27年的蛻變之路,過程是艱險的,但回報也分外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