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三個特性使其成為商業變革的創新基因
????其次,當你擁有了這個渠道,那么你將獲得它帶來的大量過去得不到的數據,比如物流業通過RFID可以得知貨物流動全程的信息,可以從這些數據中獲得前所未有的洞察力。
????從海量信息里獲得價值的前提是在有規模經濟效益的信息化基礎設施之上,處理、存儲、管理、深度分析所得到的數據,把這些看似噪音一般的數據轉化成商業洞察力,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創新。
????換言之,自媒體今天已經逐漸成為主流。傳統紙質媒體這種形態在未來還會存在,但會越來越變成一個小眾市場,越來越強調對深度內容的洞察力。舉個例子來說,傳統紙質媒體可以很容易把自己的內容轉移到iPad這類移動終端上,并且寄希望于內容的收費和廣告獲利。傳統媒體不能像郵遞員一樣將紙質內容轉移到新媒體上,而是應該進行客戶群體的細分和創新。
????新媒體時代,媒體可以利用移動終端收集讀者的信息進行分析。如果媒體要爭取到廣告商的廣告投放,就要拿出令人信服的數據。比如說可以通過數據了解到哪些行業,哪類人群是我的讀者。也許你可以告訴你的客戶說,全球最有錢、最有消費力的人群70%都是我的讀者,以后,你就可以通過這些數據做很多事情,精準的營銷,廣告投放等。你也可以通過移動終端了解訂閱新聞的受眾群體是誰,對什么內容感興趣。在信息可以互聯的前提下,可以看到哪些用戶經常出差,哪些用戶每個月通訊費用較高,甚至可以比對用戶的信用卡消費、淘寶購物和微博發言,得到更加有價值的信息。這在沒有云計算的時代是無法想象的。
????第三,在新的商業基礎設施規模增大后產生了新的經濟屬性,就是邊際成本變得非常低,甚至是零,這就是商業模式的長尾效應。它意味著,你可以不用投入任何成本免費提供服務,這個意義是非凡的。過去的商業基礎設施是,如果我們推銷一個產品買給客戶,整個服務過程簡單講有以下幾步,第一,首先我們要投入人力、廣告向客戶介紹這個產品是什么,它的特性是什么,優點在哪里等等,第二,客戶知道了以后,產生了購買欲望,我們要提供渠道讓他能很容易地下單,下單后能容易地送到客戶那里,如果有問題,還要準備人員提供售后服務,任何商業都是這樣的。如果這個過程邊際成本降低了,變成零了,我們可以采用免費的商業模式,也就是說,我們多了10個、1萬個,還是100萬個客戶對于我們來說總體投入并不會增加太多。我們可以做一個廣告,獲得一個補償性的收入,就可以繼續活下去,傳統的沒辦法這樣做,云服務比傳統服務具有超過若干個數量級的競爭能力。
過程即服務
????云計算離不開其他IT技術,沒有數據分析,云計算就只有肌肉,沒有大腦。所謂業務分析是以業務的創新目標為導向的對大規模數據的分析和理解,從數據到洞察才能稱之為業務分析。所以,云計算想要落地,企業的決策者要利用好前述的三個特性,明確企業需要提供怎樣的新服務,用怎樣的服務方式,商業模式要怎樣創新,之后再考慮落地需要什么樣的數據、服務、流程和軟件,最后考慮數據中心和硬件層面。先明確云計算的商業屬性,才能將云計算更好的落地。最重要的是要站在客戶和商業謀略的角度上,將新的商業基礎設施三要素結合起來,先做商業決策,再做技術支持。這樣新的商業流程產生后,會帶來商業要素的重新定義。
????商業流程到最后還是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所推動的,也就是過程即服務。客戶的一個動作推動的是跨部門的協作,這個協作不僅是實時的,而且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就像是網上購物,用戶看到的是在互聯網上下一個訂單,其實后臺涉及的人員和部門非常復雜。訂單要處理,要經過采購部、倉庫、物流等多個環節,甚至有可能客戶要買的商品需要按需定制。這就是以訂單為驅動的生產過程,這個業務流程會在新的商業基礎設施上以服務的方式提供出來。
????每一個行業處于新的商業基礎設施轉型的時候,其實都是在逐漸走在過程即服務上的。
????企業從商業上要想利用新的商業基礎設施,應當考慮如何將技術的要素和商業要素做一個對接,將它們很好地利用起來。這需要企業領導者對新的商業基礎設施進行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也許管理者對技術沒有興趣,但是新的商業基礎設施是以技術作為基礎。管理者只需要嘗試從商業服務的新交付途徑、渠道、模式的角度去充分理解這三個屬性,其實這是技術屬性也是商業屬性。簡而言之,管理者要思考的東西是企業的服務應不應該利用這種新的商業基礎設施所帶來的交付方式去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