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揭秘
????近幾年來,美國債務水平占 GDP 的百分比扶搖直上,達到了 20 世紀 30 年代初創下的歷史高點。美聯儲的基準利率眼下一直在略高于零的上方徘徊。因此,在戴利奧看來,這顯然表明 D-過程出現了。“看來很有可能的是,股價會大大下降。”他說。“我們不得不經歷一個重大的債務重組過程,大量的資產會被出售,而且是巨額資產,買家卻寥寥無幾。” ????就連對沖基金的投資人也不能幸免。根據布里奇沃特公司的調研結果,對沖基金業的總價值相當于標準普爾 500 指數的 75%,就這個問題,戴利奧迄今已經發出好幾年警報了。“太多的人對經濟正增長懷有一種系統性偏向。”他說。“我認為,我們即將面臨的是經濟態勢繼續惡化,盡管大多數人都期待它會好轉。”他預計,到 D-過程結束時,這種態度很可能會發生逆轉。 ????戴利奧在紐約長島長大,父親是爵士樂手,母親是家庭婦女,他是家里的獨子。他父親會吹單簧管、短笛、長笛和薩克斯管,而他從來沒有耐心學習任何樂器。上世紀 60 年代初他還是個孩子時,便在附近的高爾夫球場里當球童。當時的股市牛氣沖天,12 歲的戴利奧聽說了足夠多的炒股高招后,決心去試試水,于是便去找他的叔伯借錢。待到自己買的第一只股票─東北航空騰飛后,他也上了癮。 ????從長島大學畢業后,他去哈佛商學院拿了 MBA 學位,接到多米尼克經紀公司(Dominick & Dominick)當了一年大宗商品交易部主任,最后去海登斯通公司(CBWL Hayden Stone),成為桑迪·威爾(Sandy Weill)的手下,具體工作是利用期貨來幫助企業對沖其市場風險。一年后,他自己開業搞咨詢,幫別的公司對沖利率和貨幣風險。作為副業,他用自己的錢做投資,并且開始積累交易“決策規律”─起先是記在筆記本里,后來儲存到電腦里,這些規律可以進行后推檢驗,看看它們在不同時期和市場上是否可行。80 年代中期,他靠自己在提供高質量調研方面的名聲,獲得了為世界銀行管理 500 萬美元固定收入資金的機會,并且利用這筆錢賺取了投機回報。1990 年,他用洛斯公司和柯達公司的錢成立了自己的對沖基金投資項目。 ????布里奇沃特公司的旗艦基金起名叫 Pure Alpha 絕非偶然,它代表了戴利奧采用的一種投資策略─“可攜阿爾法”(portable alpha),又稱 alpha 與 beta 分離法─他當年開始采用此法時,尚屬創新之舉,但如今在華爾街更加曲折的過道里已經司空見慣。“雷·戴利奧認識到,傳統的投資組合模式太不自然。”安杰羅·卡爾維洛(Angelo Calvello)說。卡爾維洛在道富全球顧問公司(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ers)和曼恩投資公司(Man Investments)擔任過高管,在可攜阿爾法方面著述甚豐。“他真正改變了人們過去對投資和分散風險的思考方式。” ????從投資的角度看,beta 是一項投資可能從某個基準指數─比如標準普爾 500 股票指數─的上下波動中獲得的被動回報。Alpha 則是衡量經理人回報的標準,即在同等風險下超過 beta 的部分。針對自己的基金,戴利奧開發了一種“alpha 覆蓋”法,使他能夠撥出一定的資金去重復某個投資人選定的基準,然后在其他資產類別之間自由游動,尋找最有可能的“alpha 流”,即回報機會。這是他多年里總結出來的應用交易公式的完美方法。 ????于是,戴利奧毫無諷刺之意地說,他發現了投資之道的圣杯,“我的意思是,如果你發現了這種東西,你就能發財,投資就能成功。”不幸的是,這個圣杯不是一般人能碰巧得到的法寶,而是一個公式:15 個或 15 個以上彼此不關聯的回報流,有 beta 流,也有 alpha 流。根據戴利奧的說法,這種投資可以降低 80% 的風險。當然,難就難在首先能否找到一大批可靠的、彼此無關聯的賺錢機會。(假如容易的話,豈不人人都能做到。)而且,它需要冒的風險遠遠超過資本的限制。如今,布里奇沃特公司的計算機在大約 100 個不同類別里搜索世界各地的機會─從針對工業金屬價格的定向投資,到針對兩個新興市場國家利率對比的相對投資。對基金進行如此寬泛的多元化經營,減少了一錘子買賣的風險─同時也制約了 Pure Alpha 基金對任何一個市場可能產生的影響。 ????布里奇沃特公司對 Pure Alpha 系統信心十足。就在幾年前,戴利奧做了一件華爾街上罕見的事─把錢拒之門外。2005 年底,戴利奧和手下覺得已經到了自己投資能力的極限。他們決定不再接新項目,全力以赴搞他們的最佳戰略。他們當時管理的資金有許多被分流到─比如說─運用更加傳統方法的環球債券風險投資項目上,而不是 Pure Alpha 基金。這樣,他們讓客戶可以選擇把資金轉到 Pure Alpha 基金─如果客戶認為可攜 alpha 法不符合其機構投資理念的話,也可以選擇把錢取走。 ????結果,布里奇沃特公司的確損失了幾個客戶,但卻為現有客戶擴大資金投入提供了空間。眼下,除了 Pure Alpha 基金擁有的 386 億美元之外,布里奇沃特公司還在一個名叫“全天候”(All-Weather)的投資項目里擁有 179 億美元,后者起初是戴利奧為他的家庭信托基金創立的。全天候是一個“被動”基金,旨在提供的長期回報率相當于 60/40 股票-債券投資組合,但風險更小(去年降低了 20%)。對于寧愿多擔風險的投資人,還有一個 Pure Alpha II 期基金,其投資方法與旗艦基金完全一樣,但波動幅度要小一半。 ????幾年前,戴利奧仔細研究了正在快速發展的公司,認為必須制定自己的價值體系,使之成為公司的運轉和管理的模式。于是,他坐下來,想寫一份有關這些原則的大綱,結果卻成了一份長達 62 頁、不同凡響的文件,要求公司每個雇員都得學習。(趣例舉隅:“公司雇員必須推崇追求真理的精神,甚至甘心為此受辱。”) ????“假如把五位組織心理學家關在一個房間里,要求他們為公司文化設計一份完美的藍圖,他們最終拿來出的大概就是這樣的東西。”退休咨詢顧問鮑勃·艾興格(Bob Eichinger)說。艾興格過去 50 年里一直致力于研究企業人才管理,目前在布里奇沃特公司兼職。“他想設計出一種使人才得到自由發揮的文化。” ????與一般公司的氛圍相比,這種設想的結果顯得很激進。為了保持自己極度現實主義的形象,戴利奧堅持搞全透明管理。比如,每次會議都錄音存檔。要求員工經常做出直言不諱的反饋,包括召開“刨根問底”會議,討論員工沒能完成任務的原因。如果員工不在場,經理們不許就對方的表現進行評估。戴利奧認為,錯誤是學習的有力工具,因此每當出現問題,員工都必須在所謂的“問題日志”里寫一份備忘錄。戴利奧熱衷于英才管理的理念,他鼓勵下屬與上司爭辯─也要求上級鼓勵下級這樣做。“我們討厭自以為是。”他說。 ????如果年輕雇員─公司辦公樓里四處可以看到最近從名牌學校畢業的高材生─需要了解這種英才管理可能帶來的機遇,他們只要看看 34 歲的格雷格·詹森(Greg Jensen)就可以了。詹森現任研究部主任,在公司每周一次的投資戰略會議上,他是僅次于戴利奧和普林斯的第三位最有發言權的人。詹森從達特茅斯學院畢業后直接來公司當了一名實習員工,并且很快就得到逐級晉升。“我喜歡這里,因為你的貢獻能得到一種合乎邏輯與原則的評價,而不是憑當權者的好惡。”他說。 ????不足為奇的是,并非人人都適應這種氣氛緊張的文化。一位前雇員說:“它既是控制心智的邪教,又是世上最快活的地方,這要看你是否認同它。”即使是一些眼下感到快活的員工,也說初來乍到時需要有一個適應期,并且承認那些咄咄逼人、直言不諱的反饋并不全都那么有趣。有幾位雇員談到了這種開誠布公的做法能使人充分發揮作用,還有幾個甚至舉例說明,接受這種襟懷坦白的方針后,他們的個人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也許更加說明問題的是,戴利奧的制度帶來了他所期望的結果。他說,他對自己的主張時時受到質疑絲毫不感到難堪。實際上,他巴不得大家這樣做。“我拿出自己的結論,然后對大家說:‘請多挑毛病。’人們往往認為我之所以取得成功─或者不管你怎么叫它─是因為我是個真正善于決策的人。我卻以為,真正的原因是我對決策不那么有信心。所以,換句話說,我對任何事情從來都沒有把握。一切都有可能發生。” ????這就是讓他始終對不斷變化的世事保持警惕的原因。“假如我以前不得不做出許多長期決定,我的成就會遜色得多。”他說。“我處在這個位置上的好處是,我有能力做到明天就改變主意。” ????譯者:于少蔚 相關稿件
|
500強情報中心
|
深入財富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