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式的婚配服務
????作者: Daniel Pepper ????在擁擠的印度北部城市阿拉哈巴德,每天都有很多母親緊張不安地來到結婚網的店面 Shaadi Point 的入口,來見一個叫姬蘭?喬拉(Kiran Chowla)的人。母親們都攥著自己兒子或女兒身著西裝和莎麗服的藝術照,以及羅列著宗教、種姓、星座、膚色和收入狀況等內容的個人資料。“愛情?”54 歲的喬拉挪了挪眼鏡,揚了揚眉毛,自問自答地說: “那是來自內心的感情,要靠交往來產生。” ????依靠網絡的交往,正是喬拉提供給客戶的服務內容。她的店面是印度最大的結婚網站 Shaadi 網(Shaadi.com)的 130 家連鎖門店之一。只要在店中上網,擁有 40 萬已核實候選者的資料庫就會馬上彈出。全球 900 萬的注冊用戶將會等待回應。如果另付大約 200 美元,喬拉還會在報刊上登介紹,并且將此征婚者在網上排到靠前的位置。 ????喬拉估計,她的客戶九成以上是父母們而非征婚者本人。“當你看到父母們臉上的笑容,你就知道你的工作干得還不錯。” ????大多數走進喬拉店鋪的父母之前從未使用過電腦。但是,依靠媒人尋找伴侶,在印度絕非新鮮事。媒妁之言的婚姻是符合一般準則的,而且做媒用的行話也很少改變。(“家世不錯”指的是中產階級上層;“簡單的女子”意味著不需要辦宴會。)現在不同的是,科技取代了那種抱著一堆堆客戶資料上門服務的傳統婚介。而對喬拉這位前學校教師,則意味著與公司分賬的 7,000 美元月收入。 ????結婚網的創始人之一和首席執行官阿努帕姆?米塔爾(Anupam Mittal)預計,印度分散的結婚產業的規模接近 200 億美元。僅做媒部分,還不包括婚禮、必備的禮物和宴會,就可達到 3 億美元。通常,一位來自中產階級家庭的新娘會將 1.5 萬美元花在婚禮上,而這個數字是印度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 4 倍。 ????33 歲的米塔爾擁有波士頓學院的商科學位。在孟買偶遇一位傳統媒人后,于 1997 年創建了這家公司。“我對他的工作很感興趣,并且很快悟到: 上帝啊,人生伴侶的選擇原來取決于這個家伙能扛多重的資料以及他能走多遠的路。” ????一開始,門戶網站的使用者多為印度僑民社區。現在,結婚網 70% 的客戶來自印度,其余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海灣地區。但是,僅有不到 5% 的印度人口上網,意味著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米塔爾說,“短時間內不會出現市場飽和。”這也是他不斷開更多門店的原因。 ????結婚網并非唯一打算分婚介市場一杯羹的公司。一家以印度南部市場為主的公司巴拉特婚介網(BharatMatrimony.com)成立于 20 世紀 90 年代末的美國。公司創始人、36 歲的穆魯加維爾?賈納克瑞曼(Murugavel Janakiraman)一開始靠在南亞的各種活動中散發傳單為其門戶網做廣告(后來使用了不同的域名)。2004 年,他搬到金奈,并于最近在那里設立了新的總部。“這是一個不斷增長的市場,” 賈納克瑞曼說,“因為 64% 的印度人年齡在 30 歲以下。”現在,巴拉特婚介網擁有 63 個步入式中心,絕大部分位于南部,公司計劃未來 18 個月擴展到 300 家中心。而結婚網打算在兩年內增加到 400 家中心。 ????兩家網站聲稱有超過 70 萬成功案例,其中包括賈納克瑞曼本人。他與妻子 1999 年相識于自己的網站。米塔爾沒那么幸運,至今依然單身。 ????譯者: 程宇 相關稿件
|
500強情報中心
|
深入財富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