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度十大商業新聞
????1. 匯率改革 ????2005 年 7 月 21 日,中國宣布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采取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并自當日起人民幣對美元升值 %。這是中國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中的重大變化。由于中國對外貿易順差不斷增加,造成貿易摩擦愈演愈烈,中國政府放棄釘住美元、適當調整匯率的做法,被普遍認為是明智之舉,總體上利大于弊。 ????2. 海外并購 ????2005 年 10 月,中石油成功完成對哈薩克斯坦石油公司的收購,涉及金額近 42 億美元,是迄今為止中國公司進行的最大一起跨境收購。此前,中海油和海爾曾分別競購優尼科和美泰克,未獲成功。隨著企業現金盈余的擴大及政府的支持,中國公司實行海外戰略性并購的案例將越來越多,最有可能發生的領域將是能源、電信、運輸及物流,以及制造業。由于基本不涉及企業文化、品牌及大規模的人員整合,業界相信中石油此次收購的未來成功可能性極大。 ????3. 房地產降溫 ????2005 年 5 月,中國國務院七大部委聯合發文,核心內容涉及打擊炒地和期房轉讓,保證中小套型住房供應等問題。這標志著高層不僅將房地產市場的泡沫視為影響經濟全局的“效率”問題,也是危及社會和諧的“公平”問題。此舉贏得了輿論的廣泛支持,它表明政府意識到市場機制的作用應該與生存倫理、社會結構等因素綜合考慮。 ????4. 紡織品摩擦 ????2005 年 1 月 1 日起,實施配額制 40 多年的紡織品市場向全球開放,但中國紡織品企業并沒有得到實惠,相反卻接連遭遇美國和歐盟的“抵制”,先后啟用“特殊保障措施”與中國交涉。可以預見,貿易糾紛將是今后中美、中歐貿易關系的常態,政府、協會和企業都應學會利用國際游戲規則保護自己,同時爭取全球的平衡發展,創造多贏及可持續發展的國際貿易環境和條件。 ????5. 鐵礦石博弈 ????2005 年 3 月,中國鋼鐵企業接受了巴西和澳大利亞供應商 71.5% 的鐵礦石價格漲幅,中國作為全球最大鐵礦石進口國的重要地位突顯。2003 年以來國內的需求一直保持 20% 的增幅,而本國的供應幾乎沒有增加,因而對海外的依賴程度不斷增加。雖然國內實行了宏觀調控,但預計 2006 的進口需求仍不會減少。輿論為此普遍批評中國鋼鐵企業海外礦山投資不足,造成長期的被動局面。 ????6. 自主立國 ????自主創新首次作為國家戰略被寫入 2005 年 10 月閉幕的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公報中。這被認為是新一屆政府的強國新戰略,將取代實行多年的、以“市場換技術”為基調的對外開放戰略。有跡象表明,高層對自主創新的倡導將極大地刺激地方政府和企業家群體的創新沖動,有望在全國掀起一股規模前所未有的創新熱潮。 ????7. 知識產權爭端 ????2005 年 2 月美國商會首次要求美國政府在 WTO 框架內與中國政府交涉,解決中國企業和個人盜版問題,兩國知識產權糾紛再度升級。應該看到,全球范圍內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不斷提高,今后的國際貿易壁壘也大都將建筑在專利保護的基礎上。同時,雖然中國不承認普遍的侵權行為這一點并不明智,但發達國家也應該意識到,改變現狀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 ????8. 股權分置改革 ????2005 年 4 月,證監會啟動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由于歷史原因,中國股市上有三分之二的股權不能流通。同股不同權、同股不同利等“股權分置”的弊端在國內普遍認為是困擾股市發展的頭號難題。迄今為止股改工作整體進展順利,但在推進中對市場的影響不大。一般認為,目前的市場仍然處于筑底階段,但中長期將健康向好。 ????9. 環保風暴 ????以 2005 年初環評執法行動開端,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刮起環保風暴,大批違規項目被叫停,責任人被處罰。輿論也普遍認為,中國的嚴峻國情和世界性的趨勢均迫切要求中國的經濟和企業發展走綠色發展的道路,人們也開始呼吁政府建立一系列的制度性政策,比如將綠色 GDP 和環保指標納入官員政績考核體系、建立生態補償機制、保障環境公眾參與和發展循環經濟。 ????10. 建行上市 ????2005 年 10 月,中國建設銀行在香港上市,在四大國有銀行中首家實現海外上市。建行此次 IPO,是迄今中國企業中規模最大的,也創下四年來全球 IPO 規模之最。建行股改歷時 30 個月,經歷了政府注資、引進海外戰略投資者以及高層變動等諸多階段,最終率先進入新的發展時期。 相關稿件
|
500強情報中心
|
深入財富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