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服務的弄潮兒
????“我們知道自己的未來會是什么樣:我們會越來越多地做美國今天正在做的事情。” ????近來,幾乎沒有哪個名詞像“外包”那樣能引起如此激烈的爭議。《財富》記者保羅?耶爾特(Paola Hjelt)最近有幸采訪到了杰里?拉奧( Jerry Rao),此人是印度班加羅爾市一家信息技術與業務流程外包服務公司 MphasiS 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以及印度全國軟件與服務公司聯合會副主席。 ????印度工程師過去紛紛去美國謀生,而現在我們到處聽說技術性的工作崗位正轉移到印度。 ????印度 IT 業能在 20 世紀 90 年代騰飛,有以下兩個原因:千年蟲問題和網絡公司的興起,兩者都造成了對 IT 專業人才的巨大需求。人們開始意識到,印度不再是一個遙遠的馴蛇人的國度,而是一個真正的 IT 服務提供商。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對今天產生全面影響的技術革新,使得電信服務變得更加便宜、更加安全,也更有活力。而我們──其中多數是美國公司 ──則開發了工作流程軟件,這種軟件正在對服務業發揮的作用,就像當年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美國工程師,以發明科學生產管理方法而聞名 ──譯注)和亨利?福特(Henry Ford,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創辦人,發明裝配線生產法──譯注)對制造業發揮過的作用一樣。人們發現,數據庫可以在任何地方存放,也可以從任何地方獲取。美國公司再也用不著贊助外國人,幫他們拿到 H-1B 簽證,以便聘請他們從事日常的工作,而是可以通過虛擬的工作流程,讓住在印度、羅馬尼亞或舊金山的人就地干這些活。這種技術不僅可以用于軟件開發,還可以用于任何服務業的經營活動中。 ????干這一行有多少人呢? ????比人們想象的要少──幾十萬而非幾百萬個職位就夠了──這是一件合乎情理的事情,卻招致了不合情理的的關注。現在技術上有了很大的革新。大部分人不再需要秘書,因為可以通過電子郵箱與他們聯系。技術進步使一種職業整個消失了,這同印度或者就業機會外流或者外包毫無關系。 ????印度 IT 業的增長會加快嗎? ????印度 IT 業在今后幾年里的年增長率將在 20% 至 30% 之間,但基數是很小的。它還不是一個龐大的產業,也沒有對美國構成重大威脅。不妨想一想,這個行業雖十分興旺,卻也在進口美國的設備。本公司使用的所有設備都是進口的戴爾(Dell)、惠普(HP)或微軟(Microsoft)公司的產品。它們可能是在馬來西亞組裝、在新加坡發貨、在美國設計的,其中有些部件則可能是我們在印度生產的。這就叫全球化產品。 ????那為什么印度成了眾矢之的呢? ????這就像電子消費品或汽車的遭遇一樣。看看電視機制造業吧:眼下所有的電視機都是日本生 產的,盡管創建這個行業的是美國。美國家庭平均擁有四臺電視機,因為日本人的造價低,人家買得起。美國人不必為此擔心。他們如今沒了組裝電視機的職業,卻有了創作節目內容的行當。只要向前走,新的領域總會出現;只是我們還不知道是什么罷了。你如果像美國那樣身處最前沿,預測未來就很費事。在印度就要容易得多。我們知道自己的未來會是什么樣:我們會越來越多地做美國今天正在做的事情。 ????您是否擔心會輸給中國? ????幾年內不會。他們有他們的劣勢,即沒有直接受過英國的統治,所以掌握不好英語。其次,中國的 IT 業基本都集中服務于利潤豐厚的國內市場。不過,從長遠看,我們肯定感到擔憂。 ????誰在利用外包業務上做得最好? ????美國公司利用外包服務方面做得更加聰明。如果一個項目出了問題,他們不會不假思索地怪罪別人;他們會坐下來,設法找到出問題的環節。歐洲公司只會給外包服務提供商添麻煩──他們不怎么用外包,即使用了效果也不太好。 ????您是否擔心印度會招來強烈反對? ????如果美國創造就業的勢頭回升,這就不會成為什么問題。憑我的經驗,沒有任何理由相信不會出這種事情。但這不是美國與印度之間的對抗──而是一件雙贏的好事。 ????譯者:王恩冕 相關稿件
|
500強情報中心
|
深入財富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