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民幣無關
????美國想讓人民幣升值,但這是治療經濟疾患的良藥嗎? ????作者:Clay Chandler ????九月初東京爭論的熱門話題是美國財政部長約翰?斯諾呼吁中國廢棄資本控制,實現其貨幣人民幣元匯率的浮動。其時,政客們發現對中國不公平的貿易政策發牢騷,要比處理本國經濟的現實問題容易得多。但是,這一呼吁遭到北京的斷然拒絕,而且被斯諾的對手們(在曼谷一次會議上)稱為大選年拉攏選民的伎倆。他們說的沒錯。 ????斯諾雖然唱的是有關自由和靈活的市場的高調,但他企圖迫使中國貨幣匯率問題成為亞洲大事的目的其實是想讓中國充當美國國內問題的替罪羊。這是一種拙劣的嘗試。對很多亞洲人來說,斯諾傳遞的信息看來是精心編造的,目的是強化美國人錯誤的認識:即中國的經濟增長威脅到了美國的工作崗位,同時,北京通過買賣美元將匯率穩定在 8.3 元人民幣對一美元的政策使中國出口商獲得了人為的競爭優勢。更嚴重的是,斯諾建議的所謂中國一步到位地開放金融體系,將造成比它要解決的問題更嚴重的問題。 ????的確,如今受雇于制造業崗位的美國人比布什總統上任的時候減少了 260 萬。去年中國從對美貿易中獲得 1,030 億美元的順差──在美國所有貿易伙伴中順差是最大的,這也是事實。還有,很多經濟學家確實也認為,如果人民幣可以自由交易的話,它對美元的匯率將升值 15% 到 50%,至少短期內是如此。 ????然而,不能由此推導出美國的制造業崗位遷到了中國。造成制造業就業人數減少的最重要因素是技術。美國工業生產率每年提高 3.5%,相比之下,服務業只提高 1%。隨著制造商學會使用更少的工人做更多的工作,勞動力資源轉向了服務業。而且,隨著美國人越來越富裕,他們在服務上的花費相對越來越多,在制造出來的產品上的花費卻越來越少。香港瑞銀證券的經濟學家喬納桑?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說,“事情的本質是,美國制造業崗位的減少是經濟進步的結果,而不是空心化的跡象?!?/p> ????中國貿易順差的不斷增加,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東亞出口國順差的減少,而與 美國制造商無關。一度由日本、臺灣地區或韓國制造的商品越來越多地在中國組裝并從中國運出。如果考慮到中國經濟在與很多亞洲鄰國的貿易中為入超,而且中國在全世界范圍的貿易順差──大約 70 億美元──比俄羅斯還少,因此指責中國領導人為重商主義者有失偏頗。 ????真實的情況是,如今美國人購買來自中國的商品種類中,很少還在美國本國制造。僅僅在很少幾個行將消失的產業(如紡織、玩具、家具)中,中國的生產商才與美國制造商直接競爭。而中國在這些部門的競爭優勢更多的與其豐富的廉價勞動力資源有關,而與匯率政策無關。瑞士信貸的經濟學家陶東(音)說,“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大約是美國的 4%。以為中國貨幣貶值 5% 或 10% 就能彌補這一差距,簡直荒唐可笑?!?/p> ????而且,人民幣被低估也并非是確定無疑的事實。目前市場上對中國貨幣的行情看漲,但這種情況可能發生變化。中國的股市問題嚴重,股票估價過高。國有銀行的不良貸款幾乎達到 GDP 的一半。如果在這些問題解決之前,中國放開貨幣控制,儲戶可能會把錢轉移到金融制度更規范、對私人財產保護更完善的國家。一場突發性的資本外流,甚至可能觸發像 1997 年那樣橫掃亞洲的金融危機。 ????一旦人民幣貶值,中國的鄰國──其中很多也實行與美元的聯系匯率──也許能重新奪回失去的出口份額。但是,現在很多國家通過將銷售轉向中國而獲得繁榮。不少人擔心,人民幣大幅升值將導致中國經濟增長的停滯。而到目前為止,中國經濟仍是該地區最可靠的增長動力。 ????人民幣匯率浮動還可能沖擊美國的金融體系。為了維持固定匯率,中國一直在賣出人民幣,買入美元,積累起了 3,600 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北京將美元再投資于美國政府債券和其它資產,為填補美國財政赤字做了貢獻。廢棄固定匯率制,中國就沒有必要繼續購買美元,從而削弱對美元的需求,提高美國的利率,并威脅到美國住宅市場的繁榮。而這種結局,將破壞布什的職業前景──連任總統。 ????譯者:水刃 相關稿件
|
500強情報中心
|
深入財富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