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與中國試比高
????中國這個全球最具活力的國家正在改變全亞洲的經濟格局 ????作者:克萊?錢德勒(Clay Chandler) ????楊烈國(Philip Yeo)憑籍自己的老鼠與亞洲“巨龍”展開了競爭。說得準確些,它們是一家由政府資助的生物技術中心克隆出來的 15 萬只轉基因老鼠。在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簡稱 A*STAR)那間堆滿了書籍的辦公室里,楊烈國邊笑邊用潦草的筆跡在墻上的白色書寫板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我的老鼠卓而不群!它們將拯救全人類。” ????在價值 350 億美元的生物技術產業中,新加坡意欲力拔頭籌,而楊烈國的老鼠正是新加坡實現這一夢想的核心內容。新加坡已經承諾,要竭盡所能用最優秀的人才來充實這個名叫 Biopolis 的中心。楊烈國是新加坡政府頗具影響力的經濟發展局(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的兩位主席之一,同時他也是 A*STAR 的負責人,政治和財政上的雙重影響力使他成為實現這一夢想的最佳人選。他說服曾經成功克隆多利羊的蘇格蘭科學家艾倫?科爾曼(Alan Colman)到新加坡開展科學研究,此外他還向其他科學家許諾,他們可以來新加坡進行胚胎干細胞的科學研究,而在美國等國家這項實驗是遭法律禁止的。 ????盡管這項重要的發展計劃看上去是新加坡企業界智慧的結晶,但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卻是由中國促成的。目前,新加坡正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這個島國的決策者努力要實現轉型,放棄發展那些在 對華競爭中處于劣勢的行業,如電子、化工,以及其他勞動密集型產業。新加坡副總理李顯龍說,中國是推動此次經濟調整的“關鍵因素”。盡管李顯龍只是偶爾訪問北京和上海,但他還是對兩地的發展驚愕不已,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當地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人們熱切盼望走在競爭對手的前面,而且他們對自己的成功充滿信心”。新加坡的情形如何?李顯龍稍做停頓后說:“如果我們仍是在原地踏步,我們的奶酪就會成為別人的盤中餐。” ????亞洲許多經濟體都在力保屬于自己的那塊奶酪不被中國奪去,而新加坡只是其中之一。中國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一方面大量吸收外 國投資,另一方面又不斷向外出口成本低廉的產品,有鑒于此,該地區的企業高層管理者和政府領導人均對那些曾在過去數十年里挽救過他們的經濟戰略失去了信心。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亞洲許多國家和地區都繪制了經濟發展藍圖,這些計劃均以政府指導、發展制造業和擴大出口為核心,如今這些國家和地區很不情愿放棄這些發展計劃。但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僅一年便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給這些國家和地區帶來了極大的震動。新加坡航空公司(Singapore Airlines)董事長 Koh Boon Hwee 說:“中國是我們所面臨的一個新的現實問題。如果有人認為,在中國加入世界大家庭以前的 20 年里曾經卓有成效的經濟發展模式在今后 20 年內仍然會奏效,那他們定然是在做黃粱美夢。” ????中國的左鄰右舍紛紛出臺了一系列應對機制,以適應目前新的現實。中國臺灣的制造商已經把島內大部分高技術產業轉移到了大陸,因為當地廉價的勞動力可以使它們在全球市場上繼續保持競爭優勢。許多選擇留在臺灣的企業只能從其他地區如菲律賓引進廉價工人。日本公司也加入了大規模移師的行列,它們不僅在中國進行生產,而且還加緊向中國市場出售商品。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政府決策者正努力把價值鏈提高到知識密集型產業中去,如生物技術、設計和軟件開發。中國香港的官員則寄希望于計劃在 2006 年開放迎客的迪斯尼主題公園,想借此來振興當地的旅游業,目前由于中國內地居民去香港旅游的人數已不再受限制,因此當地旅游市場幾乎已完全被中國內地游客占據。韓國和泰國則把出口對象由美國轉移為中國,并且刺激內需,它們希望通過這些措施來彌補因美國需求不足而造成的損失。 ????截至目前,這些應對措施所產生的效果令人喜憂參半。把生產廠轉移到中國使許多公司受益匪淺,但是這些公司本土的數百萬工人卻遭受了沉重的打擊,尤其是在那些勞工政策比較苛刻的國家如日本和韓國。從各種措辭優美的文件來看,政府培育知識產業的努力似乎無可厚非,但這種努力只有創造出大量就業機會和營業收入才算成功。中國經濟的發展為亞洲鄰國創造了新的貿易機會,但是要想讓中國的消費者具有與美國、歐洲和日本消費者一樣高的消費力仍需待以時日。與此同時,中國從亞洲地區購買的絕大部分商品,要么就是屬于亞洲經濟體不再準備開發的傳統產品,如印度尼西亞的石油,馬來西亞的棕櫚油以及泰國的糖,要么就是在中國組裝產品所需的零配件,再或者就是工廠設備,這些設備只會把中國打造成為更加強大的出口競爭對手。 ????在公開場合,亞洲國家的領導人經常稱贊中國的發展是一個雙贏的選擇,并且表示與富裕的中國為鄰要比與貧窮的中國為鄰獲益更多。但是這些冠冕堂皇的講話卻掩蓋了經濟轉型為各個國家和地區所帶來的苦楚。中國經濟的崛起以及向世界工廠的轉變為該地區的每一個經濟體都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中國的競爭壓力一方面迫使其他國家失業率上升,另一方面又壓低了它們的商品價格、出口量及利潤額,即便是經濟發達的 國家如日本和韓國也難逃此運。對于規模更小的經濟體,如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來說,它們的出口競爭則更為直接,中國綜合癥會給它們造成更大的損失。馬來西亞的勞工問題經濟學家查爾斯?圣地亞哥(Charles Santiago)說,東南亞的工人“顯然將成為中國經濟騰飛的犧牲品。無論我們愿意與否,我們的社會實際上是圍繞著制造業組建而成的。這是不錯的工作,但是一旦我們失業,我們還能剩下什么?我們只會成為中國的囊中之物”。如今,中國已經成長為一位令人敬畏的競爭對手。自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的 5 年時間里,中國一直以 7%-8% 的經濟增長率向前發展。去年,中國的出口額飆升了 21%,達到 3,220 億美元,一舉躍升為美國市場第一大商品進口國。據聯合國統計,中國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達 500 億美元,比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吸引的外資總和還多。 ????在紡織品、鞋類和玩具生產市場上,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的主宰,在此基礎上中國還在計算機零配件、電信設備以及其他電子產品的生產領域迅速擴張,而這些產品都是亞洲其他經濟體的主要經濟增長點。與此同時,中國還在利用國外的資金和知識來培育更尖端產品生產能力,其中包括半導體、機械工具、石化產品及汽車。中國的發展前景令其鄰國惴惴不安。馬來西亞規模最大的制造中心檳榔州(Penang)的州長許子根(Koh Tsu Koon)說:“我們已經切實感受到了競爭帶來的壓力。中國正緊緊地盯著我們。” ????從香港出發沿珠江北上行駛約一小時,就會看到一座生機盎然的城市,東莞,而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所感受到的競爭壓力正是來自于像東莞這樣的地方。十年前,東莞還處處是水稻田和菜地。而如今它已經發展成一座制造業大都市,在這里有 2 萬多家工廠和 550 萬外來務工者。運載貨物的大卡車在新修的高速路上往來馳騁。每到吃飯時間,大量身著統一制服的工人便川流于廠房的走廊中。 ????在東莞,工人的月均工資為 100 美元。工人中有四分之三是 20 歲出頭的年輕女工,她們因為手指靈活、工作態度端正而被聘用。巡視廠房你會發現,許多工廠里沒有一個工人戴眼鏡,主要原因是這里的勞動力資源極大豐富,雇主根本無需為找不到視力絕佳的工人而犯愁。全球經濟衰退?這里絲毫不受影響。去年,東莞市的經濟增長率為 22%。東莞市市長黎桂康不無驕傲地說,《財富》500 強企業中已經有 33 家公司來到他的城市投資。此外,黎桂康還有自己更宏偉的發展計劃。“最初,我們既無資金也沒有知識,只有廉價的勞動力,為此我們只能吸引外國投資,”他說。“但這并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我們要開發自己的核心技術,開創自己的品牌,還要在國際市場闖出自己的天地。” ????越來越多與東莞類似的城市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截至目前,中國 80% 的出口均集中在東部沿海的六個省份。而廣闊的內陸地區還未得到充分開發,但是,隨著中國政府不斷向擁有中國四分之一人口的長江上游地區延伸鐵路、公路網,修建船運碼頭,這種局面即將發生改變。 ????中國驚人的發展速度引起了奄奄一息的亞洲經濟巨人日本的極大恐慌。20 世紀 90 年代末,日本的藍籌股公司以懷疑和鄙夷的目光注視著競爭對手蜂擁到中國。其實,10 年前它們中許多公司就已經開始大舉對 華投資了,但它們卻因為中國政府的繁文縟節以及私下里的一些不當行為而叫苦不迭。然而,在削減出口成本的壓力不斷加大的情況下,日本只得俯首認輸。 ????這一變化的先兆出現于去年 1 月,當時三洋電氣公司(Sanyo Electric)與中國最大的家電制造商海爾集團(Haier Group)達成協議,雙方在對方的國內市場銷售各自的產品。三洋公司在海爾集團總部所在地青島市投資 3,000 萬美元修建了一座工廠,為海爾電冰箱生產壓縮機,上個月該工廠正式投入運營。三洋公司計劃在未來兩年內把空調生產線全部轉移至中國大陸。三洋公司與海爾集團的聯盟在日本國內招來了一片反對聲,去年日本的失業率創記錄地達到了 5.5%。但三洋公司卻不為所動。公司負責企業戰略的副總裁 Yoichiro Furuse 問道:“你覺得我們該怎么辦?在日本坐以待斃,虧本生產?”日本大多數大型電子產品公司都已宣布了擴大在華生產規模的計劃。 ????汽車制造商也向中國市場涌來。去年 9 月,日產公司(Nissan)與中國第三大汽車制造商,國有企業東風汽車集團簽訂協議,計劃到 2010 年年產轎車和卡車 90 萬輛。豐田公司(Toyota)與一汽集團簽署協議,生產轎車 40 萬輛。在中國時間更長的本田公司(Honda)表示,它將利用中國作為出口基地。去年,日本在中國的投資總額竄升了 60%,達到 30 億美元。日本人情緒的轉變在日本書店的書架上表現得最為明顯,以前這里擺放的書有《中國商界黑幕》(The Dark Side of Chinese Business)、《幻想中的中日友好關系》(The Illusion of Japan-China Friendship),現在它們都讓位于更具實際意義的書籍,如《在中國生產──你必須知道的事情》(Producing in China-What You Must Know)以及《中國的勞工管理:取得成功的戰略和戰術》(Labor Management in China: Strategies and Tactics for Success)。 ????日本在技術和管理經驗方面均領先于中國,因此日本大型制造商對中國的擔心程度遠不如亞洲其他地區的同行那么強烈。關志雄(C.H. Kwan)是日本政府下屬的智囊機構經濟產業研究所(Research Institute of Economy, Trade, and Industry)的經濟學家,他預計,日本出口到美國的產品中只有不到 16% 的商品要與中國直接展開競爭。相反,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出口美國的產品中有近一半商品要與中國的競爭對手相互競爭。對印度尼西亞來說,這個比率更是高達 80% 以上。 ????盡管如此,日本的高層管理者和政府人士仍然擔心在技術領域會出現 引火燒身的局面,即師夷長技以制夷,中國用低成本的出口來回敬從日本學到的技術。橫河電機公司(Yokogawa Electric)駐華總經理 Fuminori Murakami 說:“目前人們有這樣一種認識,如果我們現在不認真對待中國,日后必將慘敗于中國人的手下。如今,我們已經受到了韓國和中國臺灣的擠壓。一旦中國發展到更高的水平又會怎樣呢?僅憑規模,它就可以打敗我們。” ????對中國臺灣而言,與大陸競爭是一個更為棘手的問題。盡管臺灣的經濟已經陷入了舉步維艱的境地,但它仍然想保持自己獨立的身份。臺灣一方面需要大陸──如今其出口額中有四分之一來自大陸──但另一方面它又不想過分依賴大陸。這種緊張關系導致的結果之一就是在投資方面的限制。臺灣對中國大陸的每一筆超過 5,000 萬美元的投資必須經過臺灣當局的逐一審批,而獲得批準的過程則相當漫長。希望在大陸興建芯片制造工廠的公司必須首先同意在島內建立更先進的工廠,然后才能獲得主管部門的批準。 ????但是,這樣的規章限制還是沒能阻礙技術和資金的外流。據統計,僅在上海一地定居的臺灣居民就已經達到了 40 萬人。昆山是在上海之外新近涌現的一個工業城市,當地居民開玩笑地說,他們那兒已經成為臺灣的殖民地了。 ????來自臺灣的投資者和管理人士在中國內存芯片產業的發展進程中發揮了領導作用。張汝京(Richard Chang)生于南京,長于臺灣,2000 年他投資 15 億美元在上海創立了當地第一家商用芯片制造廠──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Corp.)。宏力半導體公司(Grace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是上海另一家高精尖的芯片生產廠,該公司的負責人一位是臺灣著名工業家的后裔王文洋(Winston Wang)。如今,臺積電(Taiwan Semiconductor)已經向臺灣當局提出申請,希望在上海投資 9 億美元興建一座工廠。 ????在馬來西亞,當地的商界和政府領導人均知道該如何利用外國投資,以啟動當地的工業發展。他們開創了頗具實際意義的吸引外資計劃。20 世紀 70 年代,馬來西亞對外極力宣揚自己的稅收優惠政策,以及當地會說英語的廉價勞動力所能帶來的諸多優勢,通過此舉馬來西亞說服了六家跨國公司在該國的貿易自由區檳榔州設立生產廠,其中包括英特爾(Intel)、摩托羅拉(Motorola)、惠普(Hewlett-Packard)、飛兆半導體(Fairchild Semiconductor)以及日立(Hitachi)。在接下來的 30 年里,這個嶄露頭角的小國家蓬勃發展。僅電子行業就在全國范圍內雇傭了 40 萬員工,該行業的出口量超過了馬來西亞出口總量的三分之二。這個被馬來西亞人稱作“硅島”的地方仍然擠滿了美國、日本和德國電子產品制造商規模龐大的廠房。但是,它的引資步伐已然陷于停滯狀態。 ????這一切迫使檳榔州的企業家奮力應對,Chuah Choon Bin 便是其中的一位。Chuah 的公司專為芯片工廠設計、生產定制設備,由于該公司順應潮流,把業務轉移至上海(除此之外還會是哪里呢?),因此,公司目前還能保持產品銷量。據 Chuah 預計,今年中國市場的營業額至少將占公司總營業額的一半,而 2002 年這個比例還不足 10%。許子根正致力于擴大檳榔州的經濟基礎,他采取了前瞻性的戰略,其中包括了棕櫚油加工和海事研究的內容。他指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檳榔州是幸運的。許子根說:“如果中國在 20 世紀 70 年代便采取對外開放的政策, 檳榔州的電子工業便不可能獲得任何發展的機會。如今恰恰相反,我們獲得了領先 30 年的競爭優勢”。 ????然而,這點優勢卻沒有在“多媒體超級走廊”(Multimedia Supercorridor)的發展中體現出來,這個總投資達 40 億美元的高科技園區是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Mahathir Mohamad)于 1996 年提議修建的,其目的是為了推動馬來西亞步入信息時代。該高科技園區占地 290 平方英里──比新加坡的面積還要大,整個園區由光纖網絡緊密連接。該園區的設計者曾憧憬著讓它成為發展新型現代化產業如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催化劑,這些產業將為那些在低成本競爭中敗下陣來的人們提供新的就業機會。但是,馬哈蒂爾總理最近在與記者的一次午餐會上抱怨說:“流往該園區的投資沒多少。投資都被中國吸引去了。” ????資訊電子城 Cyberjaya 位于多媒體超級走廊高科技園區的核心位置,目前已有多家著名的外國企業進入該電子城,其中包括日本電報電話(NTT)、富士通(Fujitsu)和敦豪(DHL)。可是盡管是中午時分,這里寬闊的街道和寬敞的辦公大樓中仍然空空蕩蕩,讓人看了很不舒服。 ????當然,把該地區所承受的所有痛苦均歸罪于中國是不公平的。全球技術行業的蕭條以及馬哈蒂爾的過高期望使超級走廊高科技園區吃了不少苦頭。除了受中國經濟實力增強的影響以外,日本的通貨緊縮與本國銀行業的不景氣同樣有著必然的聯系。對香港特區來說,1997 年的金融危機以及特區政府政策的失誤導致了其經濟的衰退。但是,中國大陸卻對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衰退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此外,它還采取了亞洲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即以出口帶動經濟增長,從而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香港特區更是缺乏一套連貫的計劃以應對來自近鄰的挑戰。以集裝箱港口為例,香港就面臨著廈門、深圳和上海的威脅。這些城市的港口費用比香港便宜 20%-50%,更重要的是它們比香港接近貨源和貨物的目的地。隨著中國政府逐步放開對上海金融行業的管制,香港金融業的業務也必然會向上海轉移。即使與米老鼠聯盟,香港仍然面臨著挑戰。維旺迪環球公司(Vivendi Universal)已經簽署協議,準備在上海興建環球電影公司的主題公園,此外,中國大陸的華僑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Overseas Chinese Town Holdings)耗資數百萬元人民幣重新裝修了在深圳城市邊緣的三座主題公園──歡樂谷、錦繡中華和世界之窗。 ????盡管新加坡的生物技術戰略充滿了風險,但不管怎樣新加坡至少還在努力拼搏。主宰生物技術研究的人員主要是在歐美國家,而且新加坡要想培養出大批關鍵的技術人才仍需若干年的時間──如果能培養出來的話。此外,即使是生物技術領域中最有才華的研究人員也有可能鉆入死胡同,浪費大量時間和金錢。蘇格蘭遺傳學家科爾曼(Colman)不無擔心地說,新加坡也有可能會落得個“全盤皆輸,一無所獲”的結局。 ????檳榔開發區的企業家 Chuah 因為在芯片行業最熱門的市場找到一塊立足之地而松了一口氣,但是他仍然為潛在的威脅所困擾。“也許除了遷移回中國以外,我們將別無選擇,”Chuah 微笑著說。“他們只是不停地成長,成長,再成長。我想他們最終會吞并我們。” ????譯者:蕭艾 相關稿件
|
500強情報中心
|
深入財富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