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務機市場發展勢頭放緩
????基建和準入問題
????中國公務航空的基礎設施是一個老大難問題,很多運營商和用戶都抱怨,中國的公務機設施數量遠遠低于民航飛機的設施數量。北京是全國常駐與到訪公務機最多的地方,對于公務機使用機場實施了嚴格的限制,在每天機場繁忙的時候,只提供有限的起降時段。這便首先消除了乘坐公務機的一個主要好處—隨時起飛。每天的起飛時段受限,嚴重降低了公務機的競爭力。不過,北京正在建設新機場,幫助緩解現有機場過于飽和所帶來的壓力。
????與限制到港和離港時段并存的問題,是機場缺乏可以供公務機用戶使用的適宜基礎設施。目前中國政府僅允許每座機場有一個固定基地運營商(FBO),數家運營商正在努力游說,力圖改變現狀。中國時間最久、規模最大的運營商金鹿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它一度經營和擁有82架公務機。
????為了迎接2008年奧運會,金鹿公司及時在首都機場建設了一座新的航站樓,即所謂的固定基地運營設施。由于與民航飛機使用同一座機場,公司在運營航班時必須獲得特別許可。當時,金鹿公司拿到了許可,可等奧運會一結束,它被迫中止運營。該設施目前被當作公司的機場總部,在那里進行各種管理工作。可是,當金鹿的飛機要投入使用時,就被拖著繞過機場,前往首都公務機有限公司(CJET)的FBO,顧客只能在那里登機。
????金鹿數次公開表示,計劃賣掉它的飛機,轉而提供公務航空服務。公司認為FBO是一個增長點,已經開始在全國建設一些FBO。它在2014年還說,希望到國外尋求FBO業務的進一步增長。
????國內不確定,尋求海外增長
????想讓核心業務適應當前經營環境的不只有金鹿公司。很多專家認為,中國現在的飛機租賃運營商太多。2014年,這類運營商開始合并。
????民生國際通用航空公司(Minsheng International Jet)就是其中之一。該公司成立于2013年,成立之后即買下北京的一家小運營商中信通用航空公司。在2014年年末,它完成了對香港的運營商和管理機構亞聯公務機公司(Business Aviation Asia)的收購,從而在北京和香港擁有了兩座基地。緊隨民生的收購之后,華控基金公司(Tsinghua Capital)買下另一家香港運營商中國商務航空管理公司(Sino Jet)。華控基金還擁有北京的運營商北京大白熊商務航空公司(Big White Bear Jet)。不過,民生與華控都稱,它們將保持各品牌的獨立運營。
????對于民生國際通用航空公司來說,買下亞聯公務機公司只是開始。2014年,該公司將多數股份賣給了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China Minsheng Investment Corp.),從而擁有了足夠的資金,在中國國內及海外實施并購。
????開發新飛機
????由于大機艙飛機占中國公務機的比例較高,最近已經推出新機型的制造商們自然非常希望能夠吸引中國買家。龐巴迪、達索和灣流各自有兩款新機即將問世,都是基于新一代技術開發的,有望在中國取得良好的銷量。
????灣流的旗艦機型G650和G650ER被認為是當前市面上的公務機的王者。它們不僅是最快的民用飛機之一,航程也最遠。但是,盡管數據出眾,G650和G650ER并不合中國顧客的口味。亞翔航空有限公司的報告指出,至2014年年底,中國大陸仍然無人擁有這兩款飛機,在香港也只有三架。到了來年,這個數據發生了變化,香港擁有這兩款飛機的人數翻了一番。G650和G650ER可能受到了自身成功的拖累,一架新飛機從訂購到交貨的前置時間遠遠超過其他同類飛機。G650首次交付是在2012年年底,如果在那時訂購一架新機,據說要等6年才可拿到。不過,據公司說,現在已經減少到3年了。很多人認為,這就是來自于中國的訂單遲遲沒有出現的原因,潛在的客戶不會為一架新機等那么長時間。灣流的其他大機艙飛機—比如G450和G550—的前置時間只有G650和G650ER的一半,是眼下在中國最受歡迎的機種。
????灣流的G650ER的公務機之王的地位可能很快就要終結了。競爭對手龐巴迪正在研發新的環球快車系列公務機。龐巴迪的環球快車5000和環球快車6000在中國銷售良好,環球快車8000的航程甚至比G650ER還要長,雖然目前還在研發階段,但在2010年,它已經和環球快車7000一道進行了推廣,預計將在2017年投入使用。
![](http://images1.caifuzhongwen.com/images/attachement/jpg/site1/20150811/a4db30a3d18f1733a5c907.jpg)
![](http://images1.caifuzhongwen.com/images/attachement/jpg/site1/20150811/a4db30a3d18f1733a5d108.jpg)
????恢復信心
????中國的公務航空市場遭遇的顯然是一次小起伏,還不是全面的危機。雖然沒有人會說,中國的公務機數量永遠不會追上擁有最多公務機的美國,但是在短期之內,不確定已經取代了信心。
????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現象級增長之后,現階段將決定中國市場的未來。買家還在,只是變得更加謹慎。灣流的羅杰·斯佩里說:“盡管我們在前些年所看到的那種狂熱勁頭略有消退,但是顧客的興趣依舊深厚。然而,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爭取到合同。”
????當前的形勢或許可以用一位香港經紀人的話來總結。他在2014年公務機投資者亞洲區會議(2014 Corporate Jet Investor Asia Conference)上被問及中國市場的信心問題,他只是簡單地回答說:“淘金熱沒有結束,只是暫停了。”(財富中文網)
????譯者:古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