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飲食猶可追
????雖然不是悲觀論者,但我也明白時下鬧哄哄的食品危機此起彼伏,任何寬慰的話也變得軟弱無力。傳播學已經告訴我們,傳播的過程中,人們總是更樂于接受信息流中的負面成分,也更容易朝向負面理解。在這樣的情緒下,除了絕望與恐慌,似乎在茫茫的黑暗中再也找不到一絲光點。然而換個角度想想,與其任由泰坦尼克號沉落洋底,不如好生反思尋條出路。
????我們如此卑微地活著,已經到了草木皆兵的境地,恨不得將所有的苗頭扼之以后快,因為我們自以為深喑“一個行業倒了,另一個行業站起來”的道理。我們一面對再也吃不到的兒時味道如數家珍,一面對任何可疑的新產品嗤之以鼻。只是一棒子全打死了,那我們“民以食為天”的樸素愿望以后還能仰仗什么?道德淪喪的固然可恨,躺著中槍的卻也無辜。
????我倒是想起前不久我去參觀過的一個國營老廠來。這是一個生產食品罐頭的老牌地方國企,所生產的古龍罐頭是“中國出口名牌”,允許出口歐美國家。這個廠幾年前騰出了一片能容納五萬多個醬缸的露天場地來采用古法釀造天成年份醬油。其實此廠生產的罐頭十有八九是要添加醬油做調味的,只不過以前很長一段時間醬油只是輔料,正兒八經當做一件正式產品來經營也不過是這幾年的事情罷了。而它賣的還不是普通醬油,200ml便要268人民幣,對于500ml只要幾塊錢的普通醬油可謂天價。在食品行業禮樂崩壞的今天,還有公司敢于逆風而上,著實勇氣可嘉。
????批評之聲不是沒有,甚至有人質疑這不過是嘩眾取寵。但我倒覺得,如果所有的食品企業能做什么是什么,多一些這樣的嘩眾取寵也無傷大雅。在那片醬園里,濃郁的豆豉香撲鼻而來,鋪著三合土的地面齊齊整整地摞著無數大醬缸,每個缸頂都扣著一頂圓錐形的雙層竹編蓋子,這頂蓋子在有陽光的時候需要打開,陰雨天的時候又要合上。釀造醬油的時間很長,兩年到五年不等,陳釀則要十年以上了,在這段時間里,蓋子的開合全靠人力完成。
????其實人工并不是關鍵,重點是古法釀造的醬油成品是否符合現代的安全使用標準?古法之所以被肯定,是因為它左右不過是大豆、面粉、水這樣看得見摸得著的原材料發酵加工而成,而遠不是“化學醬油”、“頭發醬油”這些連材料都神秘的化工品可以比擬。只是畢竟古法里的從前,水質沒有污染,空氣沒有浮塵顆粒,下雨時也不會有酸性腐蝕,頑固地一古到底也是對今人生命健康的不尊重。這個醬園后期生產加工的抽取、灌裝都是現代工藝,現代食品生產標準中該有的一項都沒有少。
????同樣秉持此等做法的還有香港的“頤和園”醬油。這個醬油后來被追捧到一個傳奇的地位,賣的最貴的翕仔清“御品醬油”一小瓶125毫升便要賣160港幣。醬園主人曾老太做的是福建醬油,黃豆占比95%以上,所用的原料,無非也就是大豆、井水、面粉,然后放在露天大缸里釀曬。如果把報道翻出來多讀幾遍,你會發現除了“人工”、“古法”、“無添加”、“天然釀曬”這些關鍵詞之外,這個醬油還有“歐美認證”的尚方寶劍,那便是因為它不僅沿襲前人做法,還引入了現代的消毒工藝。
????傳統的食品制作講究慢工細做,得令而食。然而現代快速的生活節奏還是更加依賴于大規模集約化的生產方式,只是這種方式不免為了效率而急功近利。看過用四十五天長成九十天分量的雞嗎?看過一輩子不能動只能吃玉米的牛嗎?看過極速發酵放多幾日也不會變硬的土司面包嗎?這些可都是現代社會屢見不鮮的事物,盡管如此,現代化還是極大改善了衛生狀況,這是不可忽略的好處。
????流水線的引入避免了人工操作可能帶來的微生物污染,高溫真空等手段提高了食品的安全可靠。當然這是現實的理想狀態,真要碰上連原材料也要偷工減料,生產機器設備都懶得保養的極端案例,需要拷問的則是企業社會公民的道德,這就好比有人醉駕開車撞死人,難道我們該怪發明汽車的人么?技術進步不應該為人類缺乏自我約束的行為買單。如果二者能夠找到一個平衡點,這是我們能夠生活在這個時代之下的大幸。
????往事不可柬,來者不可追。我們是否有必要執著地苦苦追索那再也尋不回來的兒時味道?我們是否要過分地沉迷于批判而忽略了反思與進步?這讓我想起前不久看的電視劇里提到的一個情節:男主角的母親想給兒子吃生雞蛋增強體質,被父親一把奪下,說“現在的生雞蛋都有沙門氏菌,還是炒了或燉了吧”。那些動不動就追緬過去的人可以歇歇了,因為我們終究回不去了,不脫離時代而生存的傳統,才是好傳統。
本文作者周璦瑪,財富中文網特約撰稿人,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翻譯碩士,香港城市大學研究社會學,聊生活聊社會,也聊美食聊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