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發布的最新版本DeepSeek-R1快速成為了焦點。它在性能方面對標OpenAI o1正式版,推理能力和性價比使其引發了全球科技領域的關注。
熱度在第一時間反映在了股市上。DeepSeek高性能、低成本的表現,讓投資者重新思考了AI發展對于芯片制造商的依賴程度,這也讓他們對相關公司的未來估值及盈利能力做出了重新判斷。
DeepSeek-R1在發布一周后便超越ChatGPT,登頂美區蘋果應用榜。與之伴隨的是科技股出現大幅下跌。1月27日,歐美科技股市值蒸發1.2萬億美元。芯片巨頭英偉達收盤大跌近17%,市值蒸發超5600億美元,市值跌破3萬億美元。博通、阿斯麥、臺積電等相關企業的股價也受到了重創。
在一片頹勢中,蘋果卻出現了逆勢增長。自1月27日起,蘋果股價一改過去一個月的下跌趨勢,在之后的3天內上漲近8%。
對于英偉達和蘋果這兩家交替登上市值巔峰的公司而言,這樣的波動幅度顯然受到了市場消息的影響。同一時間點的漲落不一,意味著DeepSeek的成績對于兩者而言意義完全不同。DeepSeek的橫空出世對于現階段的蘋果而言是一個利好。
這款出自中國的大模型為蘋果帶來了一個重要選項——蘋果的Apple Intelligence功能在中國市場的運營和應用或可與DeepSeek合作。與此同時,如今的情況顯得蘋果很有先見之明。
過去兩年中,在以ChatGPT為首的大語言模型和相關AI概念火爆后,世界范圍內快速取得共識——引領AI技術的公司能在商界擁有更高的話語權和地位,于是幾乎所有大型科技公司都為此增加支出,斥巨資購買、囤積英偉達最高級的芯片。但作為財力雄厚的科技巨頭,蘋果沒有這樣做。
在各家公司都交出水平不等的大模型產品時,蘋果選擇做資源的使用者,而非搭建者,這讓它繞開了搶奪芯片的燒錢步驟。有一種觀點認為,這是蘋果在AI時代逐漸落后的表現,但今天回看,它的做法似乎更有性價比,且風險更低。
但蘋果沒有構建自己的大語言模型的決定是否明智,如今仍不是下最終定論的時候。
由于蘋果近年來的創新勢頭不及從前,它亟需讓消費者重拾對其產品的好奇心。Apple Intelligence作為它在AI領域的重要動作,被市場寄予厚望。
在手機產品中加入AI功能已是全球手機市場的普遍做法。即便從命名開始,蘋果便希望將這款功能與更廣義的AI進行區分,庫克也曾表示,兩者的區別在用戶數據處理、隱私保護,和用戶體驗等方面有所展現。但在已經投入使用的海外市場,這項與OpenAI合作的功能因“AI幻覺”等問題遭到了質疑。
在中國市場,能夠提供與海外對等的產品和服務,是影響蘋果在華銷量的關鍵因素。
庫克在1月30日的財報會上宣布,Apple Intelligence將在今年4月發布軟件更新,為用戶帶來多語言支持,其中包括簡體中文。國行蘋果設備的用戶終于可以使用這一功能。截至目前,對于蘋果在華AI合作方仍無確切消息。但近日已有傳聞稱,蘋果或考慮與DeepSeek合作。
庫克也在采訪中表示了對DeepSeek的看好,并稱這種顛覆性新模式會對蘋果產生積極影響。但他并未暗示蘋果會整合DeepSeek的模型。
若后續合作成真,對標OpenAI o1的DeepSeek-R1能否為Apple Intelligence用戶提供同等級的體驗,甚至是更優體驗,目前不得而知。但在中國消費者的認可度方面,經過過去三周國內外對DeepSeek的正面評價和輿論發酵,DeepSeek較之前傳出的潛在合作方,如百度、字節跳動,有了明顯的優勢。市場看好哪家合作方,會直觀反映在蘋果股價上。
消費者對于產品創新的認可是蘋果在中國市場最在意的事,這是提振iPhone中國市場銷量的重要機會。
根據蘋果發布的2025財年第一財季財報,公司總營收達124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再創歷史新高。但具體到細分市場,蘋果大中華區業務收入為185.1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1%,低于市場預期。庫克在業績交流會上稱大中華區收入下降的原因之一是,公司還未在該市場推出Apple Intelligence。
DeepSeek確實帶給了Apple Intelligence更多想象空間。
與多數情況下大語言模型被少數公司掌控不同,DeepSeek采用完全開源策略,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修改、分發和商業化該模型,這吸引了全球開發者的共同參與。更活躍的開發者生態,有助于蘋果這類注重生態的科技公司在AI時代繼續延續優勢。
其實,一直以來,蘋果不是靠開創性技術創新取得今天的成績的,它并不是電腦、隨身聽、智能手機的發明者,而是依靠在新事物的基礎上進行優化,吸引開發者共同完善生態,以求帶給用戶更好的體驗。這一路徑在AI時代可能會再次走通。
但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在華銷量的下滑不能全部歸咎于AI功能的缺席。即便它成功選擇了最好的合作方,但包括vivo、小米、華為在內的中國本土公司,對蘋果市場份額的擠壓仍在繼續。(財富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