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軟件公司Figma“斷供”大疆的消息,令加快軟件國產替代的呼聲再起。
Figma3月12日發布消息稱,由于中國無人機企業大疆在美國政府制定的“實體清單”中,根據美國法律,Figma將無法為大疆提供服務,美國撤銷制裁之前,名單上相關公司都將無法訪問Figma。此后,又進一步有媒體報道,華為、360等公司同樣遭到了該軟件的封禁。
大疆、華為被Figma禁用,意味著美國對中國的制裁,不僅局限于芯片等硬件領域,而是再進一步延展到了商用軟件。2020年5月,美國政府將哈爾濱工業大學等科研機構列入實體清單,導致其師生無法使用MATLAB等工業軟件。
不少人認為,大疆的遭遇再次說明一點,不僅在硬件領域需要擺脫“卡脖子”,軟件方面也要準備好“備胎”。
與此同時,對中國軟件廠商來說,這又是一個新的發展時機。受Figma封禁波及的企業,不得不被動尋找國產替代方案。另一個可能性是,在產品功能體驗懸殊不大的情況,本土企業今后會優先考慮國產軟件。
Figma成立于2012年,是基于網頁的界面設計(即UI設計)協作工具。最近三年,Figma全球擴張迅猛,在完成五輪融資后,已成為估值高達百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
相比老牌工具Adobe等,Figma帶來了產品革新上的“代際碾壓”,它背靠算法、云計算,集云端化、協同化、SaaS化于一身,而且匯聚上萬家軟件公司的插件,以及海量的設計模板資源。這意味著,只要有屏和聯網,就可以即開即用即存儲,而且可以不受操作系統、使用場景或辦公場所限制,進行實時在線協作。
Figma打通了從原型設計、交互設計、UI設計到設計管理、版本管理、資產管理的全流程鏈路,拉通了設計師、研發、產品經理和工程師等群體的工作協同,以及企業與企業的跨邊協作,但同時對數據和信息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Figma的服務器在海外,針對國內企業用戶,并不提供私有化部署服務,用戶的數據和信息相當于“裸奔”,一旦突然斷供,受影響的企業可能毫無準備的時間窗口,幾年存下來的設計資產面臨風險,設計機密可能隨之泄露,企業的短期協同效率也將面臨轉換期的陣痛。
有工業設計的行業人士認為,Figma封禁大疆、華為,傷害力不大但侮辱性極強。因為這個設計工具軟件雖然在全球市場遙遙領先,但在中國市場占比還不到30%。其突然斷供,從技術殺傷力上還談不上“卡脖子”,但“不可抗力”引發的熱議,則讓這起斷供事件成了一起民間意識覺醒的標志性事件。
軟件領域的“國產替代”,實際上在中國已經提了近十年,但這次設計軟件的斷供,才真正讓大眾近距離感受到痛點。
我們可以看到,與Figma處于同一賽道的國產軟件廠商,在封禁消息公開后,迅捷出動,發力爭奪市場。斷供事件發生后,包括Pixso、MasterGo、即時設計在內的國產設計軟件,連夜上線了Figma文件導入功能,快速為市場提供可選方案。
實際上,過去半年,這些國產軟件已在資本市場受到追捧,明顯加快了迭代速度。在新技術驅動下,幾家頭部國產軟件雖然在功能上和Figma相比仍有所差距,但在性能上慢慢出現了齊頭并進的態勢,甚至在一些本地化服務上有所優勝。盡管還處于初創期,但他們反應之迅速,行動之迅速,也讓外界見識到了國產軟件的蓄力能量。以Pixso為例,它由數字創意軟件A股上市公司萬興科技孵化而來,團隊已沉淀了十多年的技術研發功力。
全新的競爭格局背后,不僅比拼技術實力,也比拼服務能力——誰的場景積攢更豐富,誰的產品更便捷易用,以及誰對場景的使用需求可以更快滿足。
Figma斷供事件,客觀上對國產軟件是一個鞭策,將激勵它們加快迭代,努力追趕。這是國際競爭下的必然選擇。(財富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