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世界瞬息萬變,變革的主要推動力就是科技創新。已然取得成就的大公司要緊跟著科技進步的步伐,持續創新,才能穩固商業地位;創業公司需要專注科技創新,才能從已然巨頭林立的商業世界中脫穎而出,獲得一席之地。
大公司有雄厚的資金和組織力,而小公司更加靈活且執行力更強。在創新決定企業生命力的時代,什么才是保持創新的關鍵?大公司與小公司的創新路徑有何不同?
在2021年《財富》世界500強峰會上,微軟中國區總裁包嘉峰、碧桂園集團副總裁、碧桂園農業控股董事長梅永紅、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周伯文、金蝶集團高級副總裁、金蝶研究院院長張良杰圍繞這些問題,與《財富》(中文版)新媒體執行副主編楊安琪進行了一場圓桌討論。
為了簡潔及表述清晰,對話經過編輯。
******
《財富》(中文版):我們身處科技爆發的年代,具有顛覆力的技術無處不在。可能每種新技術都會為我們的公司和行業帶來沖擊。幾位都是大公司的管理者,公司如何能夠在這種不斷的顛覆式創新下擁有長久的生命力?在各位的公司中,看到漸進式創新更多,還是躍進式創新更多?
包嘉峰:我覺得創新肯定不是一步到位的,對于科技的推進,每個公司都有一個路線圖。我們更多看到的是三點:一是怎樣支持我們的生態和產業;二是怎樣鼓勵人才;三是基礎的研究。
說到研究這方面,微軟是這樣做的。1998年,我們是第一家跨國企業在國內落成研究院——微軟亞太研究院。這是除了美國以外,我們最大的研究院。我們更多的是把這些人力的付出給到我們的產業和生態。現在很多互聯網企業中,有很多我們以前的同事,所以在這方面要持續投入和持續增長。
梅永紅:漸進式創新和躍進式創新是兩個定義的差別。人類進行近代工業革命和科技革命有三百年的歷史了,今天沒有哪項科技進步和創新能夠脫離這三百年的積累。所以我認為幾乎所有的科學技術進步或者創新,都是在過往基礎上形成的。所以我認為漸進式創新是整個科學技術發展的主導方向。
從商業上和應用角度來看,肯定會有打破原有格局或原來的模式這樣一種情況。所以也可以將它理解為突變,所謂躍進式的創新也可以這樣理解。
但是我認為這兩者之間的關聯性非常強。作為大公司來說,更多的是把自己的積累放在非常優先的位置上,希望長線地進行布局。
周伯文:這個問題包括兩個層面:漸進式創新和躍進式創新,創新的主體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我認為這四者的關系是動態的變化的,很難一概而論。
熊彼特在二十世紀初時,認為創新的主體是小微企業。然后到四十年代,他開始認為創新的主體應該是大企業。因為這兩個并不矛盾。二十世紀初,經濟發展平穩,社會資金充裕,小主體的能量不斷爆發出來,可以想象成鍋里煮水,柴火是人的欲望,然后創新源源不斷。然后到了40年代世界大戰,需要更好更強的組織,做目標規劃性強的創新,這時候大企業更容易脫穎而出。
我想起一句話,如果將創新比成一項活動,它像是夜里觀山的過程,深夜爬山必須有兩個階段,一個是鉆木取火,點燃火把,然后需要大家傳遞火把,跑遍全山,把山照亮。用這個比喻來看,鉆木取火、點燃火把就是突破性的創新,可能是大企業組織的,也可能是小企業的靈感獲得。后面傳遞給所有的人,傳遍全山,這時就需要組織的力量,大企業有更強的組織能力做這樣的事情。
張良杰:大多數企業都是采用漸進式的創新,特別是各種新技術出現以后,不管是人工智能還是云計算,它們都是漸進創新的事例。
六十年代時就有人工智能的概念,直到今天人工智能也不能應用到所有的場景中,我們都是找到一個個的場景,基于場景的痛點,再給出解決方案再做的創新。
另外一個例子是云計算,大家知道它有基礎設施作為一種服務、平臺作為一種服務,還有軟件作為一種服務。實際上剛開始云計算出現的時候,主要還是圍繞這基礎設施作為服務,逐漸延展到平臺作為一種服務,然后到軟件作為一種服務。可是從最后的市場影響力來看,實際上軟件作為服務還有更大的市場空間。
當然我也是更期待有許多突破式的創新,比如說光子通信、量子計算機,還有未來的光計算機,這都是有可能會顛覆我們未來的計算、通信以及我們工作和生活各種方式的。這種突破式的創新,也應該沿用哲學的理念,我們常常說量的積累,只有到了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有突變。
******
《財富》(中文版):周伯文先生引出了第二個問題,剛才的問題是創新的方式,第二個問題是創新的主體,很多人說小公司更擅于創新,各位對這一觀點有怎樣的看法?
包嘉峰:我覺得這沒有矛盾。我們是大公司,我們有非常開放的學習態度,有時候會想,我們也是小公司,我們部門也有創新,不管是AI還是云計算。大公司考慮的是如何搭建產業和生態,我在微軟每一年花的時間都是在生態上,生態真正能讓微軟擴展業績,更多地從每個領域和行業去發展。
我舉幾個案例:第一個像我們在國內擁有最大的AI和物聯網的實驗室,我們也和儀電電子成立一個實驗室做AI,各地政府會做孵化器去賦能,讓他們教中小企業怎樣做創新。我們會考慮自己微軟的加速器。所以每一個層面我們都考慮怎樣把我們的技術,把我們的平臺開放給每一個中小企業,讓他們在微軟的平臺上搭建,然后一起變成一個生態系統,形成共同創新的平臺。
梅永紅:非常贊同包總的意見。大企業創新和小企業創新有很強的互補性。我以前了解到一些小企業的創新非常靈活,靈光一現就可以很快地付諸實施,這種不斷地冒出來的專利,據我多年前所知,60%到70%來自于中小企業。
實際上當我來到大企業以后,大企業所體現出來的優勢也非常多,比如說投入。通常大企業都是以億計和以十億計,甚至是像華為這樣的公司是千億級的投入,這是小企業完全不能比的。
還有現在很多技術往兩端趨向于極端狀態:一個是宏觀領域,一個是微觀領域。它需要構建大的平臺,建立大量的數據來支撐這一研究,所以稱之為大科學研究,跨科學的研究,這在小企業很難實現。
所以兩者之間有很強的互補性,大企業周邊其實有越來越多的小企業做創新,實際上構成了一個創新生態。
周伯文:漸進式創新更容易規劃,突破式創新很難規劃。
從創新的主體來講,即使是大企業要達成有效率和高性價比的創新,也需要有明確目標和非常聚焦的團隊。從外面看是一個大企業,但是真正創新的還是這個聚焦的團隊。大企業的創新機制本質上和小企業沒什么不同,聚焦、找到目標、然后要可以衡量,如果無法衡量就不能進步。所以從這方面講,我覺得創新的主體是要有聚焦的團隊和可衡量的目標,這是第一點。
第二個點,創新更多要看生態,其實大企業和小企業在創新的點上會非常互補,有很多的例子,大企業的創新開創了一個領域,但是往往是小企業把創新變成了一種業務。比如貝爾實驗室發明了Linux,它沒有產生任何的利益。另外一個例子IBM做了PC的兼容機,但是收益是被當時的小企業、現在的巨擘微軟和英特爾拿走了。回頭看整個的生態,其實面向個人的PC,是IBM、微軟、英特爾三家一起,作為生態把技術帶到大家的面前。所以從歷史長河上來看,創新主體是生態而不僅僅是哪一家企業。
張良杰:還可以延展一點,社會創新的主體就是企業。企業分大中小,但是很多的企業在創新的過程中不管是大中小,都有一個共性,就是每個企業都要做基礎的研究,因為它要為產品創新做儲備。有了產品以后還要推向客戶,在客戶的場景要有實踐創新,因為客戶的場景非常多,只有將產品融入客戶場景中,才能獲得更多的創新價值。另外也是從客戶的現場也能反饋回很多有價值的創新點,或者是要解決的痛點問題。
總之,我覺得創新的主體一定是在創新的個人上面,而創新的個人的創造力是要靠企業文化驅動的。所以看一個企業是否有價值,就看它是否有自主創新的驅動力所構建的企業文化。所以我認為創新的文化才是整個企業創新的最主要動力。
******
《財富》(中文版):我們的圓桌討論主題是“科技的守與攻”,我很好奇的是碧桂園,做房地產做得很大,現在又進入了農業。碧桂園進入農業領域的原因,梅總能否解釋一下?
梅永紅:第一個肯定是老板的情懷,我記得碧桂園集團主席楊國強先生講過一句話,他說“我四十年前是農民,四十年后還要當回農民。”看似一句玩笑話,實際上表達的是他對農業的情懷,那份想做好農業的情懷,我認為這是第一位的。
第二個是想著能否把農業做得更好,或者在農業當中,我們能否找到一些商機,我認為在這一點上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一談到農業,就覺得農業沒什么了不起,幾千年都在做,我爺爺就可以把地種得很好,為什么要讓一個五百強大企業做農業?實際上,(農業)真的不容易。
舉幾個簡單的數據:中國現在化肥畝均使用量是世界水平的4倍,我們打的農藥很多,一年180萬噸的農藥,但真正的利用率不到30%。在很多的農產品上我們的規模很大,但是國際競爭力很差,棉花、大豆、玉米等產品國際競爭力很差,這表明我們在種地上有很大的空間。能否把地種好,種更高產、更優質、更低成本的地,這里面還有很多的局沒突破。我們以一個五百強企業的身份投身農業,不僅僅是種地,而是想把地種好。
《財富》(中文版):這種突破要靠科技實現嗎?
梅永紅:是的,其實農業和其他產業沒什么兩樣,在產業形態上都是眾多要素托起來的。做汽車如此、做軟件如此,做農業也是如此。有什么樣的要素組合,或者是要素配置,就一定會形成什么樣的產業形態。
過去對農業的理解,就是老農民和土地,面朝黃土背朝天,但是今天已經看到越來越多現代生產要素正在進入農業領域,比如技術、資本、人才、現代的生產經營管理方式。當這些要素進入農業,農業是什么樣的一種形態?可能已經到了需要我們重新定義農業的時候了。我們也許可以看到一個真正地充滿朝氣的農業,一個永遠的朝陽產業,而這種產業一定是高科技托起的產業形態。
******
《財富》(中文版):如何讓大公司保持持續的創新能力?如何系統性地解決創新問題?
包嘉峰:我覺得肯定是人才,這在微軟是核心。就像去年我們招聘了1500人,當然對很多的企業來說,不算一個很大的數,不過我覺得我們要珍惜每一位同事,讓他們帶著他們背后的經驗來到公司。
在公司內,我們要做很多的培養,培養的不僅僅是我們的產品,更多的是我們的文化,開放的文化。在內部我們會做Tech坊,把我們的技術告訴員工,包括我們云計算,和員工說:你們為社會、為自己、為家庭創新一個應用,最后發現做出來的很多應用和技術最終會用到我們的產品里。或者有時會送這個員工拿著這個IP去創業,這種態度是微軟要做的。
不僅僅是內部的員工,對外也是一樣。不管是行業專家、大學生、每個領域的合作伙伴,我們把很多的軟件和技術免費提供給大家,我們的開發平臺、我們的Github,這些都會提供給大家,鼓勵大家創新,都是我們生態系統的一部分。這是我們持續創新的方式。
梅永紅:非常贊同。無論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創新肯定是需要有人才的,但是從大企業的角度會有它自己的特征。你要為人才搭建怎樣的生態和環境,我認為有三個“大”可以表達一個大企業做研發或者創新的形態:
第一是要有大平臺。科學研究走到一定階段,一定是靠大平臺支撐。
第二,一定是大數據。無論是IT還是BT,都需要大數據的支撐,數據量的差異,直接決定研究的結果。
第三是大合作。學科的交叉滲透已經越來越普遍了,在企業的研發上,與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PI制(Principle Investigator,課題組長負責制)有很大不同,它可以實現廣泛的學科滲透,將各類人才匯集在一起,我認為在企業研發形態中,應當是科學研究和創新范式的變化。
周伯文:非常同意幾位嘉賓的意見。在座的各位都是大企業的高管,其實企業的核心本質就是在充分競爭的情況下,去贏得市場份額和利潤。這樣的前提下,企業里面會有一部分的員工去關心投入市場的成功和客戶發展,但是必須要有員工思考創新。在這樣的情況下,全員創新是不現實的,但是全員不創新的企業一定是沒有明天的。
提到創新的攻與守,我認為大企業沒有守,與其防守不如放手。對內對外有兩個層面:對內放手,鼓勵創新的文化,鼓勵創新的機制。包括剛才梅老師講到的扎扎實實的產學研落地。在企業內部,實驗室的門和市場的門怎樣對接,做更有效的面向市場的創新。同時創新得有規劃,得有面向未來的基礎研究,突破性的創新離不開基礎研究的鋪墊;第二是,做工業技術的創新,需要思考怎樣做標準化,怎樣讓創新被市場接受,這都是非常行之有效的路徑。
中國的情況和歐美相比有兩點是有挑戰的:一個是專利,如何在機制上更多保留和保護大企業和小企業創新的積極性,這方面已經有非常好的進展了,但是相對來說還有提升空間;最大的一個挑戰是在于協同創新的機制,如何與生態伙伴協同創新,大企業和小企業的創新不一定是互斥的,很多情況下是互補的。
******
《財富》(中文版):大企業和小企業的創新文化是相同的嗎?
周伯文:就是我說的夜里觀山的例子,大企業組織力量強大、資金實力的雄厚,完全可以讓小企業點燃火把之后,再調用組織力量去照亮全山。大企業不該有這種焦慮的心態,與其防守不如放手。對內放手,鼓勵創新的文化和機制,把創新的導向搞起來,產學研落地,還有標準、專利,還有協同創新等等。對外和小企業做協同的持續的創新,我認為這是健康的創新生態。創新主體與其講大小,不如講以大企業為核心的生態,因為最終一定是生態的競爭。
張良杰:各位嘉賓講得非常好,人才非常重要,創新的文化也很重要。我想補充兩點:第一個無論是大企業、小企業,中型企業,創新的目標只有一個,大家圍繞一個目標創新就可以了。這一目標就是以客戶為中心,以客戶成功為目標,現在這基本上成為所有大企業和科技公司創新的一個核心理念。
第二個是創新需要系統化思維和體系來支撐。舉個例子,比如說,很多年講過一個概念“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產品開發。IPD的流程當時華為花了很多錢從IBM引入集成式產品創新的體系,就是想把伯文講到的把市場、銷售、研發的人等放在一個層面上來看,怎樣做能夠幫助客戶解決痛點問題,為他們創造價值。
所以,我覺得不管是漸進式創新還是突破式創新,我們真的需要體系支撐。我們做To B服務做得很多,金蝶做了28年的數字化轉型,專門為大中型企業做數字化轉型,我們就明顯感覺到,原來是傳統作坊式的,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地做,其實這是非常耗能力的,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而現在,我們就是一定要用方法論和體系來支撐我們走向客戶市場,能夠和客戶共建。(財富中文網)
編輯:徐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