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關于全球芯片短缺的消息反復見諸報端,吸引了無數人的關注。這一波芯片短缺是多種因素造成的,包括超級大國之間的沖突、企業集中化以及產業政策等方面的原因,從汽車廠商到虛擬貨幣挖礦商在內的方方面面的企業都受到了影響。
但這次芯片短缺也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們得以管窺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下一步走向。
在冷戰結束后的全球化浪潮中,一條異常高效但同時也異常脆弱的全球供應鏈也隨之建立起來。目前有很多人認為,這一次的全球性芯片短缺,正是全球供應鏈問題的一次集中暴露。除芯片外,疫情以來口罩和呼吸機的短缺,也引起了人們對全球供應鏈“韌性”的高度關注。很多人強調,我們應更加重視自力更生,而不是各國相互依賴;推進經濟多元化而非集中化;要保持一定冗余度,而不是一味強調效率優先。
不過,“供應鏈韌性論”忽視了一個很重要的部分,那就是政府行為,特別是新舊兩屆美國政府的一連串行動。首先是特朗普抬高了幾乎所有中國產品(包括半導體)的進口關稅。然后,特朗普政府還試圖禁止美國生產乃至設計的半導體產品出口至中國。而這些政策有相當一部分也被拜登政府所繼承。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競爭性敘事
除了供應鏈的“韌性”出了問題,還有兩個因素在起作用。首先是保護主義。在特朗普的世界觀中,貿易與就業是一場零和游戲。而在他看來,中國等國使用了補貼和貨幣貶值等的做法,“竊取”了構成美國藍領社會基石的大量所謂優質的制造業崗位。而關稅就是特朗普試圖奪回這些就業崗位的首選工具。
當然,也有一些人認為,對半導體等重要商品加征關稅會起反效果。自特朗普加征關稅以來,從中國進口的半導體商品被直接腰斬,而這一部分缺口既無法通過其他國家補上,也無法通過美國的國內生產彌補。然而目前,特朗普式的保護主義政策仍在拜登政府中大行其道,比如美國對中國的半導體關稅仍未取消,而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最近也證實,美國的多項對華關稅仍然有效。
其次,是美國害怕中國將不可阻擋地取得對美科技優勢。為了拖緩這一進程,美國政府采取了越來越激進的措施,包括限制出口和“長臂管轄”,以確保美國制造和設計的芯片不會落入中國的頂尖科技企業手中。這些措施無法用“就業至上”的保護主義觀點來解釋。對此,他們采用了基于國家安全的“地緣經濟”敘事,強調更廣泛的中美經濟、科技和軍事霸權競爭。
那么,這三種敘事——供應鏈韌性、保護主義、大國競爭,有沒有重合點呢?重合之處就是國家更高程度的自力更生。
因此,不光是美國,就連歐洲和中國也在對本土的半導體產業進行大規模投資。不管你是否擔心供應鏈的問題,是否對高薪的就業崗位有興趣,也不管你是否擔心中美戰略競爭問題,強調更高程度的自力更生總是有意義的。
不過,這次芯片短缺之爭也突顯了這三種敘事之間的差異。一是愿不愿意與盟友分享戰利品。但是滿腦子保護主義的特朗普政府對與盟友合作,確保半導體產品的可靠供應并沒有什么興趣。在美國政府官員看來,從歐洲、墨西哥或者越南進口,與從中國進口沒有什么本質區別。在他們眼中,最重要的是美國的就業崗位,而進口就會危及這些崗位,不管它們是從哪個國家進口的。
相比之下,“供應鏈韌性敘事”和“地緣經濟敘事”的重合點,則在于二者都支持通過“盟友合作”,促進供應鏈的多元化——不過這仍與保護主義者背道而馳,因為保護主義者只關注國內制造業的就業。但是在“盟友合作”的支持者看來,這一招可以促進盟國間的產業多元化,從而實現大家的主要政策目標——既確保了供應鏈的安全,也減少了對戰略競爭對手的依賴,而且相比之下更具成本效益。
與特朗普相比,拜登政府顯然更重視盟友合作。據報道,美國已經與日本、韓國和歐盟就一項新的半導體戰略合作達成協議。不過拜登政府的政策貌似是一種“升級版的保護主義”,因為它涉及了保護主義、供應鏈韌性和地緣經濟等各種因素間的相互作用。那么,這些因素是否會使美國的政策轉向呢?
展望未來
雖然“供應鏈韌性”與“地緣經濟”敘事存在不少重合之處,但它們也在一個關鍵問題上存在分歧:我們是只關心供應鏈的韌性問題,還是我們也關心對戰略競爭對手的依賴問題?換句話說,我們能夠允許中國和西方的生產商都是同一條供應鏈上的一部分嗎?
如果主要決定因素是提高供應鏈的韌性,那么“中西合璧”的供應鏈顯然有助于解決芯片短缺問題。但如果是戰略競爭占據了主導,那么我們將會看到,中國與西方將搞出兩條平行的供應鏈。
很顯然,美國目前把重點放在了與中國的戰略競爭上,并且謀求與中國進行一定的技術脫鉤——這一點從最近美國主導的半導體供應鏈安全四方合作上就能看出來。但接下來,西方將會發生什么?
盡管美國-歐盟貿易和技術委員會宣布將合作促進全球供應鏈的再平衡,但這已經是《歐洲芯片法案》宣布之后的事了。《歐洲芯片法案》明確表示,供應鏈的穩定意味著歐洲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獨立于中美兩大國。歐洲或許將中國視為一個“系統性競爭對手”,但它似乎也不確定,美國是否總是有能力和有意愿在歐洲需要的時候提供幫助。
現在人人都在討論全球化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改變,但是如果不解決這些大國競爭問題,我們也無法理解它到底將朝哪個方向改變。全球化的未來走向,將取決于保護主義、供應鏈韌性和地緣經濟敘事的相互角力。而各國包括各國企業將如何解決芯片短缺問題,或將成為我們觀察全球化未來走向的一個風向標。(財富中文網)
本文作者Anthea Roberts是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監管與全球治理學院教授,著有《國際法是國際的嗎?》等獲獎作品。另一作者Nicolas Lamp是安大略省皇后大學的法學院副教授。 他們也是《全球化的六面:誰贏誰輸為什么重要》(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一書的作者。
譯者:樸成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