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圖上尋找尉犁縣,很是要花一些時間。面對一張中國地圖,先要把目光左移,找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在這個廣大區域的東南部,找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接著聚焦到它的首府庫爾勒市,最后在這個以出產香梨而聞名的城市的南面找到最終目的地。
地圖上的目光游移想要變成實際的到達,顯然要花更多的時間。
從北京郊外的首都機場出發,用4個小時飛到庫爾勒,再搭車用一個小時才能到尉犁。我在中午出發,抵達時,已經是下午5點。
尉犁縣用的也是東八區的北京時間,但是因為太靠西,一樣的鐘點,天光卻差了很多。5點的時候,尉犁的天色還像內地的3點。9月底,初秋的太陽明晃晃地照著,讓人不敢抬頭去看??h城里的街道上人和車都不多,十字路口的紅綠燈交替變化時,會有漢語與維語的語音播報,提醒過馬路的車輛和行人按照信號燈的指示,注意安全。
如果沒有那些維語播報,這里跟內地任何一個經濟發展不錯的縣城都沒有太大的區別,道路筆直寬闊,街邊的樓房整齊排列著,底層的商鋪,有超市、服裝店和餐館。
吸引我用5個小時,從3000多公里外的北京來到尉犁的,當然不是這些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的街景。我來尉犁,是想要看這里的棉花田,采摘季到來之前的9月底的棉花田。
拾花
尉犁曾經是文獻記載中的漢代初年古西域綠洲上眾多的城邦國家之一,現在則是南疆物產豐富的交通樞紐。棉花是這里最知名的物產之一,在尉犁,棉花的種植面積超過100萬畝。之前每一年10月中旬的棉花采摘季,外來拾花工最多時有48000人。
“拾花”是異常無聊且繁重的工作??床坏竭叺拿藁ㄌ锢铮祀s著腰間縛著褡包的工人,他們從田的一頭走到另一頭,在密集的棉花植株中間,用手把盛開的棉桃中的棉花摘取出來。
這種帶有“共襄盛舉”色彩的盛大豐收場面在新疆已經不多見。就在尉犁,外來拾花工的人數已經降到21000人。這是因為整個尉犁縣的百多萬畝棉花田,已經有八成以上實現了機器采摘。
取代彎著腰臉被曬得黝黑的拾花工在棉田里勞作的,是自動采棉機,這些龐然大物行駛在棉田里。最前方的采棉頭,是探路的先鋒,伸進棉花叢里,像是變魔術一樣,把那些雪白的籽棉從棕黑色的棉桃中抓取出來,送入采棉機“后背上”的棉箱里。
考核一臺采棉機的工作成果,除了工作效率,還要看它的采凈率。
毫無疑問,采棉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完成更多面積的棉花采摘作業,但是精準度則無法與人的手相比。
提高機器采摘的采凈率,不是采棉機單方面的技術改進就能解決的問題,田里的棉花也需要“努力”。
為了適應機器采摘,尉犁的棉花經過多次篩選,已經大多是始果節,也就是最低的吐絮棉鈴距離地面高度在20厘米以上,抗倒伏,植株韌性強,吐絮適中的品種。
在真實的采摘環節,棉朵大、脫葉效果好的棉田,采凈率就好,而達到這兩個條件,在采摘季之前,依據農時,對棉花噴灑脫葉劑就是必須的工序。
噴藥
脫葉劑是一種生物調節藥劑,在它的作用下,棉花能夠在同一時段集中吐絮、成熟、落葉,當第二遍脫葉劑噴灑結束,藥物效果顯現的時候,棉花植株只剩枝條與棉朵,會讓人想起聶魯達的詩中的詞句:當華美的葉片落盡,生命的脈絡才歷歷可見。
像冬天的枝干一樣清晰勇敢堅強的棉花,最適于利用機器采收,在很長時間內,棉朵噴灑脫葉劑,主要依靠人工和拖拉機。人工噴灑需要工人走進棉田里,除了很容易把棉桃碰落在地之外,雇人噴藥的成本甚至超過了雇人采棉的成本。
拖拉機噴藥的成本,要比人工低,但是因為需要開進棉田,所以造成的損耗非常大。如果是為1000畝棉田噴灑脫葉劑,拖拉機需要來回各開三趟,一趟就會軋壞大約一畝的棉花。
于是,到了植保無人機大顯身手的時候。
在一塊棉田邊,一架紅色的無人載著黑色電池與白色的藥箱,將要出發。馬洋洋,一個皮膚被曬得黝黑的年輕人,馬上就要在他的手機上,通過App操作這個“四腳精靈”起飛,在這塊棉田上空,噴灑脫葉劑。
我想在最近距離仔細觀察這架無人機的起飛和降落,盡管馬洋洋提醒我應該站得再遠一點,我還是堅定地拒絕了。
我應該聽從馬洋洋的勸告,因為他的手指戳中App上的控制鍵后,無人機的機翼開始旋轉,并越來越快,地上松散的土被機翼旋轉形成的風卷起來,就像爆開了一個巨大的煙霧彈。我忙屏住呼吸,連連后退,眼睛卻不敢離開。無人機已經從地面上升起,在空中做短暫停留,像是被懸浮的粉塵顆粒托舉著一樣,一兩秒鐘之后,它直直地沖破身前的煙幕飛到棉花田上去了。等到塵土慢慢落凈,我能看到它在棉田上空飛過的路徑,以及藥物從噴嘴迸出時,在空中散開來形成的水霧。
極飛
馬洋洋看著飛行中的無人機,告訴我,他從安徽來,是“極飛”的用戶,也是“極飛”的飛手,這次從北疆到南疆接受棉農的雇請,為他們的棉田噴灑脫葉劑。
極飛,在尉犁,是無人機的代名詞,也幾乎是這里的組成部分。這家總部位于廣州的農業科技公司,把它的新疆分公司就設在了巴州尉犁。在縣城主干道孔雀路邊上,“極飛科技”的園區與縣政府隔路相望。
在尉犁,無論是鄉村道路邊的矮墻,還是縣城停車場的抬桿上,都有極飛科技的廣告。甚至在一家餐館吃飯,操著外地口音的上年紀的女服務員,很有可能會跟人閑談時透露:“我兒子就在極飛上班?!?/p>
2019年9月,極飛科技在新疆農村繼續開展全國農業無人機聯合噴灑作業,他們把這個活動稱為——秋收起“翼”。
這項起始于2017年的活動,是極飛為了應對棉農用無人機噴灑脫葉劑需求的爆發。當時,極飛通過互聯網,從全國調度上百個作業隊,超過1000架植保無人機,噴灑棉田面積超過200萬畝。從那時起,每到棉花成熟季,全國各地的無人機奔赴新疆進行大規模棉田作業成了各個植保無人機作業隊的慣例。
2018年,極飛的秋收起“翼”累計作業面積近670萬畝,與2017年同比增長1.5倍;2019年僅用了三周時間,便完成了1500萬畝面積的噴灑。馬洋洋就是2019年入疆作業大軍中的一員。
從小喜歡“拆東西”的馬洋洋,最開始是自己組裝無人機,后來成為極飛的客戶,并且組織了自己的植保隊。他對極飛的植保無人機性能了如指掌:利用RTK來實現高精度自主飛行的植保無人機,并搭載了自主設計的iRASS離心霧化噴灑系統,實現了高效、精準的農業植保噴灑。得益于全自主飛行的智能設計,一臺P30極飛植保無人機,能每小時噴灑超過150畝的農田,相當于60個人工的效率。
馬洋洋告訴我,見到我的頭一天晚上,剛剛跟極飛科技的創始人彭斌一起喝過酒。
這場酒局是彭斌計劃中2019年要完成500個飯局中的一場。第二天在我提到他與馬洋洋的這次會面時,他有點不好意思地告訴我,這個年初定下的目標,到9月底只完成了五分之一。
彭斌的微信通訊錄中,有1000多個極飛的用戶,“最初加微信是討論產品使用的問題,我們快速改進和迭代,我們也慢慢變成了朋友,聊的東西也多了起來,會聊產業與行業,和他們的現狀和心態?!迸肀笳f。
極飛是彭斌2007年離開微軟工程師崗位之后的創業項目。這家于當年4月1日誕生在一間LOFT里的公司,最初的產品其實一臺掃地機器人。很快,彭斌就把業務從地上調整到了天上,制造無人機。2007年底到2013年的六年中,極飛一直依靠無人機硬件實現盈利,它的無人機被應用在許多場景中,除了農業。
農業應用場景的突破源自彭斌2013年的那次新疆之行。這是他第一次到新疆,也是他第一次見到原生態的棉花和棉花田。彭斌帶了當時極飛的無人機,進行了一番改裝之后,用可樂瓶子充作藥箱,進行了一次田間的藥物噴灑。
彭斌回憶說晚上,躺在冰涼的沙堆上,頭頂是星空,身旁是胡楊樹,他想著新疆有幾千萬畝土地,這是農業無人機的巨大市場。
極飛的一次重大轉型由此開始,坦白講,我并不完全相信這種太過傳奇的描述,因為這種充滿修辭手法的表達,很像一個成功者回望自己的起始點時的錯覺。
但是,必須承認,這是一個充滿勇氣的決定。彭斌決定將公司的重心轉向農業,而現在他已經開始自豪地宣城自己是半個農業專家了。不過在當時,2013年9月心里有那個念頭時,他對農業的了解還僅僅是很清淺的種植與產業鏈相關知識。
彭斌說自己當時“絕對”是理性分析過才做的決定。他的分析包括2007年到2013年,整個極飛團隊都是一群技術性的極客,他們已經證明對技術的掌控完全沒有問題,并且也有成功的經驗?;谶@一邏輯,彭斌說服了自己,也開始說服他的同伴。
這是極飛發展道路上的一次再出發,彭斌重新體會了一次創業者們常常遇到的焦慮。農業無人機推出之后,他會在心里問自己“行不行啊”,也會擔心“干了兩年,農民不接受怎么辦”。焦慮掩蓋著他的期待,迫切地想知道“打了多少面積,有多少農戶結算,服務多少面積,服務多少農戶,賣了多少飛機?!?/p>
“首先我們得知道無人機是什么?無人機是一個工具,而不是一個產業,農業才是一個產業,它需要大量的先進工具,這一點應該有共識?!迸肀笳f,在這樣的共識下,無人機作為工具,能夠在各個產業中發揮價值。
“我們決定做農業植保,本質上是精準投放,就是把一顆種子投放到精度只有一厘米的地方?!迸肀髲娬{。
但是他很快就表示,現在極飛公司已經是上千人的規模,不可能只做一款無人機產品,而且“這么窄的格局,很難在市場上獲得用戶?!?/p>
這與他在10分鐘之前給我講的一個故事似乎發生了矛盾。在那個故事中,彭斌有一次在尉犁極飛的新疆中心,與員工聊天。員工自豪地談到極飛的“本領”?!拔覀冊S多員工說極飛能做這能做那,既能做物流,也能做電力巡線,還能做航拍,還能作農業植保。”彭斌說這反而讓他非常擔心。因為員工提到的每一項功能,其實都是一個“行業”,彭斌說自己當時心里想“完了”,因為他非常害怕極飛的發展松散而不集中。
當我問他這是矛盾還是他的思路發生了改變,他解釋說:“我們今天所有的員工,包括研發人員、管理層,出發點是唯一的——怎樣幫助農業增效降本,所有的科技都往這一點上使力。借著整個大的中國社會的趨勢,甚至世界的趨勢,做出我們的好產品來。”
“在這個大框架下是不會混亂的,所有人在里面努力,一個方向往前走。”彭斌看上去很有信心。事實上,極飛已經這樣做了。
“無人機能不能播種呢?能不能做一個物聯網設備,看植物的長勢呢?我們能不能把雙目視覺用于測產測高呢?這都是技術的應用。我們去評估成本價值,如果可以就立項干吧?!迸肀笳f。
極飛的維度已經不止于無人機硬件,而是一家農業科技公司,而它要做的是探索智慧農業在更廣大的農村的落地與普及。
更大的農業體系
這是一個長遠的計劃,極飛做了四件事:研發精準農業設備建設數字農業基礎設施,讓農田機械化、農事服務標準化成為可能;建設數字農業基礎設施,讓農田機械化、農事服務標準化成為可能;連接土地作物、農民與消費者,通過農田智能相機、傳感器等獲取氣象及土壤信息,建立數據模型及預警體系指導農業生產,同時通過農業物聯系統,打造農產品溯源“區塊鏈”;培育農業AI,極飛的農業無人機、機器人、農業物聯設備與農田傳感器,在幫助農戶管理農田的同時,也產生了豐富的農業生產數據。基于超過這些農田地理信息數據、氣候土壤數據及作物生長數據,極飛農業人工智能XAI利用深度學習與圖像識別技術,為農業生產提供科學指導。
彭斌說選擇進入更大的農業體系,是看到了無人機這個工具的局限性,無法承載他們對于農業的理解。
“從公司slogan的變化就能體會。我們名字叫極飛,最早期說的就這兩個字,極致飛翔。極致是把產品做到極致,飛翔就是我們熱愛。到了2015年之后,我們叫承載技術,服務三農,2017、2018年之后是推動全球農業智能化,整個價值觀都變了,說明我們的技術囊括范圍已經不再只是無人機?!迸肀笳f。
盡管理想遠大,但是彭斌知道道路艱難?!拔覐膩頉]覺得農業特別好做。當你進到農業里面以后,就發現這東西跟人太近了,一鋤頭下去,土挖起來,種子發芽,人觸摸能感受到它是個生命,人跟自然大量接觸,慢慢情懷會產生在這里面。但是它的成效比較慢。比如研發周期會比較長,要求公司的管理者、員工,對這些事情有一個全新的認知,甚至會深度影響我們對資本的理解。”但是彭斌也有新發現,在一些農地中,他感受到特別令人興奮的東西,因為農地的主人已經開始依賴以數據的價值為核心的工具來種田?!斑@不是工業嗎?”彭斌問道。
“我覺得從一家農業科技公司的維度來思考,我們應該去解決這些問題??赡茉谌旰螅銇淼叫陆蛘呤莿e的地方,就能看到我們在服務的很多農田都是標準信息化?!迸肀笞约夯卮?。
而2013年時,他的夢想,還只是新疆極飛的無人機能飛滿新疆的棉花田。(財富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