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觀點認為,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就像季節性流感一樣,只要天氣轉暖就會逐漸消失。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健康安全中心的傳染病專家阿梅什·阿達爾賈支持這個觀點:“冠狀病毒具有季節性。我們都知道某些環境條件有利于病毒傳播,比如寒冷的天氣、濕度等都會影響病毒的傳播鏈。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本次冠狀病毒同樣具有季節性。”
關于這點,阿達爾賈提醒疫情觀察人士,考慮季節性時要想到地球上有季節相反的兩個半球。病毒爆發地武漢當前氣溫約4-10攝氏度,通常3月氣溫開始上升。然而,熱帶國家往往并沒有明顯的季節區別。
不過,阿達爾賈表示,由于目前的2019-nCoV是新出現的病原體,要確定季節因素如何影響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可能還需要數年時間。也正是因為這個病毒是新出現的,所以“人群免疫力不高,所以一旦爆發會影響很多人。”
關于天氣轉暖為什么可減少病毒傳播,哈佛大學流行病學教授馬克·利普西奇給出一些假設,包括維生素D水平的提高能提高免疫反應;提高絕對濕度會抑制病毒傳播;還有暑假期間,孩子們不上學,聚集減少能降低病毒傳播幾率。
利普西奇強調,對冠狀病毒季節性傳播的研究工作還在進行中,所以相關想法僅為“推測”。
不同觀點
但是,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與政策中心主任邁克爾·奧斯特霍姆對“高溫能殺死病毒”這一觀點持懷疑態度。他認為指望天氣變暖遏制冠狀病毒傳播還為時過早。
“很多人作此判斷是因為非典疫情就是在夏天結束的,”他說。“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也可能正好在當年夏天,人類控制住了疫情。”
2004年《柳葉刀》發表過一篇關于季節性與非典關系的文章,作者斯科特·道威爾和何美鄉博士指出:“的確,大多數已知的呼吸道病原體會在冬季復發。但病毒僅喜歡寒冷或低濕度環境嗎?通過對熱帶地區疾病的研究,我們認為這不一定。”他們補充道,“埃博拉或大規模流感等人畜共患疾病經常以無法預測的模式出現。”
奧斯特霍姆指出,2012年人體內發現的另一種冠狀病毒MERS就完全沒遵循季節模式。“阿拉伯半島溫度高達約43攝氏度,MERS也仍在傳染,”他指出,“某些病毒的傳播高峰出現在盛夏。”
病毒會不會隨著氣溫升高而逐漸消失?我們無法下定論。就像我們對于新型冠狀病毒的很多情況仍是一知半解。
過度焦慮
此外,阿達爾賈認為全世界對于病毒相關信息已經過度焦慮。
“我們現在了解到,新型冠狀病毒主要為社區傳播,20多個國家已確診40000例,從病癥來看偏向輕癥而非重癥,那么多國家頒布旅行禁令并無充足的必要性,包括美國也是,”他表示。“一定要認真考慮何時該將措施從嚴密圍堵轉為逐漸緩解。”(財富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