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為何屢次自我“揭底”?
鄒佳銘
滴滴公布抽成數據,有兩方面積極意義:
其一,是對平臺企業的重新定位。平臺作為社區的基礎設施建設者和規則制定者,要從商業主體向社會責任主體轉變,規則的透明性、協商性,以及與相關利益方的關系,也就是與各方如何分享利益的問題,都是平臺企業建立一個良好社區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也是之前商業主體未曾遇到的問題。
其二,積極回應反壟斷監管。滴滴作為出行平臺的獨占地位是無可否認的,監管和社會對其關注的主要是抽成和司機權益保障等問題,質疑聲一直不斷。反壟斷大勢之下,主動公布抽成數據總比被動處罰整改要好。
這些變化,也是中國反壟斷的目的,讓互聯網大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Zey
滴滴并非“自揭”,而是對洶涌輿論的進一步回復。如同文中所說,非上市公司在上市前公開核心業務的核心數據幾乎不可能,但為了讓網約車司機更加信任平臺,滴滴將各項營收數據透明化。
滴滴此番攤開賬簿,始于月初一則“網約車平臺高額抽成”的高關注量報道。報道指出了一些網約車平臺對于車費的抽成比例能達到25%甚至更高,而司機和乘客對這一比例和計算方式并不知情。
網約車司機苦滴滴久矣,輿論激起的浪花迫使滴滴不得不出面表態:虛心接受批評,持續推進公開透明。
自2016年8月滴滴收購優步中國以來,質疑滴滴一家獨大的聲音不斷。如今這家占了70%市場份額的公司,不僅要安撫司機抽傭過高的不滿情緒,更得避免坐實壟斷之嫌。
關注到一個變化:2019年滴滴宣稱網約車訂單平均收取服務費為19%,當年虧損109億元;2020年訂單平均每筆收取服務費20.9%,這一年滴滴網約車實現了約10億美元的凈利潤。
滴滴在回復媒體的通稿中說:司機和平臺互相依靠,唇齒相依。面對司機的疑問和委屈,滴滴選擇公開數據讓司機安心。
滴滴還表示,“厚道賺錢,取之有度”。1200萬網約車司機希望滴滴能夠言行一致。
東木
就滴滴目前情況來說,是一家獨大,而且微信跟支付寶都開著接口,不用下載APP直接可以叫車。有兩個中國體量最大的平臺支持,別人想趕超是很困難的。所以,當作為帶有壟斷性質的頭部平臺公開核心經營數據,在我看來,應該是對監管部門的表態,也給廣大群眾一個交代,說明滴滴是怎么掙錢的,以及滴滴司機的情況如何。在互聯網反壟斷的輿論背景下,此刻越透明就越有利于滴滴。
雖然一段時間以來,滴滴常常被輿論推到風口浪尖,但滴滴本身是看的很清楚的,很明白的。只要有乘客,就有錢賺,即便有很多用戶被大數據“殺熟”。實際上很多滴滴司機對平臺是有怨言的,我曾私下里問過開滴滴的朋友,拋開平臺抽成巨大不說,平臺本身對司機有很多嚴苛要求,表面上是說對用戶好,規范市場,實際上就是長期把司機套在平臺上,不斷成為滴滴盈利的方式。在這個層面上司機更像是“弱勢群體”。不過,資本向來是講求盈利而不是情面的。希望滴滴平臺可以意識到不但要維護消費者的權益,更要意識到在其平臺的千千萬萬的司機也需要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