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爽回應涉嫌偷逃稅被查:愿意接受并配合一切調查
王亮亮
片酬畸高是行業既有現象,非一個明星之過。
勞動獲得報酬是個人權利,但不合法不能得。
我們當然可以譴責任何人不道德不合法的行為,但注意必須得對事不對人,否則就不是公共討論,而是宣泄情緒,甚至網絡暴力。
鄭爽的事,我們可以分四件:
第一件,廣電總局限薪令規定藝人最高片酬5000萬,陰陽合同就必然成為規避限薪令的常用套路。
所以稅務機關應對該行業進行專項檢查或者由稅務機關主導建立“藝人片酬合同專項備案”制度。
第二件,鄭爽的片酬,可能還是股民買的單。根據張恒提供的爆料(如果為真)鄭爽的1.6億總片酬被拆分成了4800萬元的“陽合同”和1.12億的“陰合同”。前者是鄭爽明面上的片酬,后者被包裝成制片方向劉艷(鄭爽母親)公司的注資。
問題來了,制片方世紀伙伴在該交易期間是上市公司北京文化的全資子公司,根據陰陽合同的內容,世紀伙伴極有可能對鄭爽方公司進行了注資。
上市公司的事,就不是雙方的合同自由這么簡單了。如此巨大數額的利益輸送,事前想必也沒有進行信息披露,證券監管的空間也是明擺的。
這也給其他影視業上市公司提了醒,陰陽合同的操作,不僅涉嫌稅務犯罪,也可能涉嫌證券犯罪。
第三件,鄭爽即使逃稅確鑿,也不必然面臨刑事制裁,逃稅罪“初犯免責”,這也是法治的一環。
第四件,稅收是拔鵝毛的藝術,既要拔鵝毛,又不讓鵝叫喚,或者少叫喚,才顯水平。征稅和避稅也始終處于動態博弈之中,逃稅是不應鼓勵的、失敗的避稅。但合法的稅籌也是公民權利,這也不能否認。
一條紅線:避稅是事前找稅法的“已有漏洞”,合理籌劃。逃稅是稅法本身沒有漏洞,人為扭曲應稅事實。
說完四件事,對鄭爽報以同情,因為做錯事的人,也是人。人都會犯錯,但不能總犯錯。
李廣琛
這幾天娛樂圈最大的瓜就是鄭爽77天1.6億的片酬,每天凈賺208萬,對于普通人來講如天文數字一般的價格讓人乍舌。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這個片酬,一小半給鄭爽本人做片酬,而其中一大半打入其母親的公司,可以避稅。
看這一連串操作,似乎在演藝圈中蔚然成風,司空見慣,是一種約定俗成的避稅方式。可想其中可能有違規的偷稅漏稅,這不得不引起稅務部門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