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權女車主丈夫再發聲:特斯拉已侵犯個人隱私權
鄒佳銘
這場事件到這一步,仿佛上演了一場“秀才遇到兵”的鬧劇。當車主選擇把事件向公眾曝光維權,就視為她放棄了個人隱私。當地方市場監督部門責令特斯拉公布行車數據,這就是特斯拉的法定義務,而不是侵權行為。
一個消費者的主觀臆斷和情緒,主導了一場全民熱議,這種現象本身就值得思考。如果商家不是特斯拉,是不是有更多的客觀和理性?讓商家歸商家,事件歸事件,是不是有助于更高效、公平地解決問題?
消費者與商家相比,當然是弱者,弱者需要保護,不等于縱容。強者需要制約,但正當的權利也需要保護,比如在此事件中的舉證權。
楊波
1、特斯拉這次被群毆,很大程度上也是咎由自取,確實是“步子邁大了,容易扯蛋”,或者說作為外資企業中的頭部企業,帶來的天然性的傲嬌,加上自家高管大嘴巴,第一時間的發言不當,相當于把一個鞭炮變成了導彈,導致了今天的局面。
2、當然,特斯拉之后連續發表態,并且在昨天(4月22日)下午公布了事發車輛的行車數據,也算扳回了一程,而且從馬斯克到現在都沒做任何表示來看,特斯拉肯定是認為自己穩贏,至少從數據來看是這樣,所以當事人河南女車主的丈夫才會說“公布數據是泄露個人隱私”這樣給自己挖坑的話,等明天或者后天女車主從拘留所出來,恐怕也就只能說這個數據是偽造或者修改過的,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3、特斯拉的傲慢肯定是導致這個“維權門”的誘因,但是馬斯克就是這樣的人,這種一個人可以把不限量的狗狗幣都捧上天的人,企業文化當然不是普通人可以承受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想改變特斯拉的文化,除非馬斯克去火星了,何況,大嘴女高管的講話,跟馬斯克的性子一脈相承,想她走人,恐怕有點難。
4、就事論事,拋開陰謀論不說,特斯拉可以不需要公關,只要不斷降價,自然還是賣的火,但是至少在中國市場,其一貫執行的直銷模式,在走出北上廣深之后,售后的無力、客服的溝通障礙等問題,馬上就凸顯了出來,假設一下河南的事發車輛是加盟店賣的,是當地的地頭蛇,恐怕事情就不會鬧成今天這樣,沒辦法,所以未來特斯拉會不會像蘋果那樣,還得靠渠道商來賣車,其實蠻值得期待的,我個人認為,直營這條路,在中國行不通,中國太大了,各地的文化差異、消費者習慣又極為不同,這跟美國市場是天壤之別,假如特斯拉能夠意識到這一點,從靠自己變成靠盟友,現在是被群毆,未來有那么多合作伙伴,至少不會如此之被動。
5、最后,開車上路,安全第一。
Q
有一個人說得很有意思,說看完車展的事以后,買車一定要買特斯拉。一旦有糾紛新華社人民日報全跟你站在一起。如果買的是國產車你可能遇到的是跨省抓捕.....
我是超級海
司法求證講究程序正義,特斯拉直接將維權女車主的行車數據公之于眾,沒有獲得當事車主的允許,加之之前雙方對行程記錄的表述存在爭議,給了當事車主很大的壓力。
特斯拉沒有考慮當事車主無法接聽電話的事實,沒有及時與車主家屬溝通征詢意見而擅自將數據發布,的確不太顧及車主的感受,也并不利于事件的解決,因而車主家屬并沒有對行車數據發表評論,而是要求特斯拉公開道歉并撤銷數據。特斯拉在處理的流程上也應該合規合法,才更具有說服力。
Lily Zhang
目前來看,車主丈夫的這一回應在輿論場上引起了比較負面的反饋,此前,出事車輛的車主選擇在上海車展以比較極端的方式維權,引起公眾的注意,這一舉動實際上已經是在將自己的私事公共化,無疑車主也是希望通過公眾輿論的力量來幫助自己維權,事情的一系列進展也表明公眾的輿論力量確實是推動這一維權事件進展的關鍵因素,特斯拉最初的強硬態度也逐漸軟化,最終愿意公開數據。而這一“服軟”的行為還是沒能得到車主一家的認可,但卻得到了相當一部分大眾的理解,在此情況下,車主丈夫的回應或許會將自己推向輿論的弱勢。
Jack Zhu
從數據看,這個女的有可能在碰瓷
觀星
欲引輿論之劍謀求私欲,則亦會受試此劍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