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行病的經濟后果:沖擊投資回報率40年
2020-04-13 18:30
文本設置
小號
默認
大號
Plus(0條)
3月26日,美國舊金山聯儲網站發布了一篇工作論文《大流行病的長期經濟后果》,研究了14世紀以來的15個主要大流行病(死亡人數超過10萬)對實際自然利率的沖擊。
綜合15個大流行數據,研究表明,大流行病的宏觀影響可持續40年之久,它導致實際回報率大幅下降。作為對比,戰爭并沒有這樣的后果,相反,戰后的實際回報率是上升的。 | 相關閱讀(澎湃新聞)
綜合15個大流行數據,研究表明,大流行病的宏觀影響可持續40年之久,它導致實際回報率大幅下降。作為對比,戰爭并沒有這樣的后果,相反,戰后的實際回報率是上升的。 | 相關閱讀(澎湃新聞)
7
張晨
關注中國產業經濟的“智識分子”
歷史上持續數載的大瘟疫都對社會經濟帶來了數倍于其流行時間的負面影響,不同于戰爭或自然災害一次性對硬件基礎設施的大規模破壞和對人口的大幅削減,大規模流行病更像“溫水煮青蛙”,隨其持續發酵會逐漸影響居民的消費觀念和儲蓄行為,特別是在恩格爾系數較高的初級工業化社會,勞動人口更傾向于彌補受災期間財產損失和防范未來風險而儲蓄,并且會一直持續到疫情控制之后,最終增加了資本供給,壓低了實際利率。當務之急是以公共投資帶動民間投資,拓展消費渠道,通過提升內需的方式盤活儲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