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貨車司機事件跟蹤:“盒子”到底因何斷線?
鄒佳銘
河北貨車司機服毒自殺案,之所以引發關注,不在于“盒子”到底因何斷線,而是運輸執法部門在執法的過程中,是不是嚴格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和方式處罰。這是我國行政執法現狀的冰山一角,尤其是行政處罰有時侯會成為“創收”的一種方式,利益之下很容易導致執法權的濫用。
貨車司機屬于高強度、低收入的人群,北斗星系統使用的初衷,是在保護司機的生命健康權的基礎上維護道路運輸安全,但是不恰當的執法,使得司機陷入困境,才會出現以死抗爭的悲劇,這其實也不是法律的初衷。
我們假設一下,如果盒子斷線原因未查清的情況下,執法人員慎重地不以此處罰;如果處罰了,依法給司機更多申辯和救濟的機會;最底限的,法律沒有規定扣車就不扣車,只要車在,是不是再不堪的生活也有希望。
我們享受的豐富而便利的生活,是無數默默無聞、為生存而掙扎的人創造的。執法給人尊嚴,就是給人希望,也是創造所有人更好的生活。
富集有道
問題的初衷并不是需要調查甩鍋給監控設備,上級主管部門一刀切的行政處罰模式,兼顧了管理與經濟效益的雙贏,很少考慮個體特殊原因的事實。這才是造成個體因為特殊原因,無法申訴甚至無處講理申辯從而只能選擇默認的原因!坐車遇到大巴車司機吐槽此類情況,上級主管部門,哪怕你拍照錄視頻想證明四小時之內因為堵車,不能進入服務區休息,都不會接受特殊調整,必須先接受處罰,再后續申訴。行政管理的原因,為了省事和維護統一管理的權威性!把一切特殊情況都當做違反制度來處理,不受理申訴,這才是最核心的原因!
一地金
大貨車司機之死,引起了圍觀群眾對北斗的質疑。眾所周知,北斗導航系統是國家所搭建的衛星體系,而這些汽車行駛記錄儀,僅僅只是北斗導航系統開放和授權給企業使用的一個方面。
這個記錄儀的作用包括防止貨車司機疲勞駕駛。不過,這個記錄儀的存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了地方政府和機構動輒對貨車進行罰款的理由之一,這才是貨車司機被逼死的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