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起法院案件背后的醫美亂象:市場下沉,00后正被瘋狂“收割”
專注于移動互聯網
對于規模日漸壯大的醫美市場,目前國內還沒有針對性的概念界定以及法律規定或者司法解釋,使得目前諸多醫療美容糾紛在通過法律途徑維權時存在制度缺失,尤其是辨別力還存在缺陷的青少年更是很難保障自身權益。
除了明顯的醫療事故外,畢竟“美”是相對主觀的概念,很難進行量化或是標準化,使得醫美機構與消費者雙方可能對醫美成果的理解存在偏差,這也給司法機構的判定增加了難題。期待醫美市場相關立法或有針對性的指導意見出臺。
陳CC
現在醫美廣告鋪天蓋地,可見這一行業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能如此爆紅,背后亂象叢生完全意料之中,因為太多人都看中了這一領域的膏油豐厚,只想賺快錢,可能連“醫療美容”的概念都不清楚,更不用說這一行業應有的高標準、社會責任云云,加上行業成長太快,監管尚需要時間反應,魚龍混雜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
有需求才有市場,這一行業如此火爆,一方面是真的需求,一方面是利益相關方偽造、販賣的需求。前者是因為外貌焦慮幾乎成了社會的通病,無論男女,而這種“顏值即正義”的價值觀已滲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自己不以為然,但人畢竟是社會的動物,難免受到身邊人的影響。而后者才是更深的根源,或者說,客觀存在的焦慮就是這些人一手炮制的,給人們灌輸歪曲的價值觀,讓人們活在焦慮中,自己卻賺得盆滿缽滿。比如將女性外貌和價值等同,把封建落后的思想精心包裝一通之后即可大行其道,誘騙那些判斷力尚未成熟的年輕人。
人的價值是什么?這是個復雜的問題,但可以肯定的是,答案絕對不是商家告訴你的那一套。如果接受過這方面的教育,有著更開闊的視角,更獨立的認知,就能更好地識別這種陷阱。這也一定程度上能解釋為什么醫美市場會下沉。所以這一痼疾的解藥,一在監管,二在教育。
海境品牌創新
多年以來,醫美市場一直處在從亂到治的過程中。00后對美的需求無可厚非,尤其無法承受來自同齡人的審美壓力,缺的是健康審美觀的引導。醫美機構圖利無可指責,缺的是更有效的行業監管。金融的參與進一步催化了市場欲望。技術和從業者在逐漸進步中。只能說醫美市場有其自身發展規律,消費者盡可能謹慎選擇,維護好自己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