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不是一切——與五位學者對談互聯網加班文化及其他
2021-02-22 22:00
文本設置
小號
默認
大號
Plus(0條)
“996”、“打工人”,與超時工作相關的關鍵詞被反復提起。每隔幾個月,就會有一次偶然事件發酵,讓更多人質疑,推動技術進步的大公司正在將我們帶入一個怎樣的未來。 | 相關閱讀(晚點LatePost)
46
王長樂
非典型律師
加不加班是勞動法領域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之前的富士康跳樓事件激起了大家對“無良商人”的義憤,如今互聯網大廠的996福報文化,給很多人這是新型血汗工廠的印象;但也有人說,我們高速的經濟增長和巨大的物質飛躍正是無數雙勤勞的雙手沒日沒夜拼出來的,高強度加班的背后是超額利潤回報。加班本身有利有弊,重要的是勞動者本人對加班的態度和意愿。隨著物質生活的改善,越來越多的人都認識到辛勤地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生活,因而越老越多去思考如何在加班和家庭生活之間實現動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