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雪打亂美國疫苗接種進展,600萬劑量疫苗積壓

王衍行
1.人類宣告戰勝疫情主要看美國。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疫情統計顯示,美國累計確診總數超過2800萬例,約有49萬8000人染疫死亡。美國總統首席醫療顧問福奇稱,美國染疫死亡人數即將達到50萬大關,這是“美國史上極具歷史意義的重大事件”,福奇話里有話,我們要聽懂弦外之音。
2.美國疫情防控似乎迎來轉機。自1月中旬以來,美國國各地新的新冠肺炎感染和住院人數迅速下降。研究報告顯示,自1月以來,美國每天確診人數已經下降77%。這些利好也許表明,戰勝疫情柳暗花明的時刻即將來臨。
3.拜登政府在疫苗接種上不遺余力、傾其所能。美國疫苗接種迅速推進,得益于拜登擴大了政府的角色:政府通過與州和地方官員合作,建立大規模疫苗接種點,動用軍隊為大規模疫苗接種中心配備人員等。這表明拜登政府汲取了上屆政府的教訓。
4.確定美國何時能達成群體免疫仍為時過早。群體免疫是指一個群體有足夠人數對傳染病獲免疫力,疫情就不會再繼續擴散。美國一家公共衛生研究小組研發的模型預計,只有當70%~90%的人口具有保護性免疫力,才能達到群體免疫。若以當前每日170萬劑的速度接種,美國可能會在7月接近群體免疫力的門檻。
5.在經濟上,拜登政府新官上任三把火,急于推出1.9萬億美元刺激方案。拜登提出的1.9萬億美元方案,再加上去年12月底通過的9000億美元刺激法案,相當于向美國經濟注入13%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這些財政和貨幣政策為美國經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流動性,但是,美國經濟這些急病亂投醫的效果究竟如何?專家的預計尚未莫衷一是,至少流動性泥牛入海的端倪已經顯現。投入空前巨大的資金,這是天下最容易干的好差事,不學無術的蠢才也能干,而資金使用的預期效果必然是天下最難的事,難事需要有真才實學并無私無畏的人才來完成。資金的投入,最壞的結果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總之,美國經濟到了關鍵時刻,而拜登政府能否堪此重任,人們拭目以待。

王長樂
關于這次得州暴風雪導致的能源崩潰,蓋茨認為,這一悲劇本來是可以避免的,德州州長不應歸因于可再生能源發電遇到惡劣天氣不穩定,其實是德州天然氣發電廠無法抵擋惡劣天氣。本來州長應該強化電廠,讓它可以擋住寒冷,但是因為要花很多錢,所以會有權衡和妥協,最終卻釀成悲劇,造成死亡。
而州政府和企業開始踢皮球,政府抱怨私營電力企業搶修電網速度過于緩慢,而電企回懟是政府基建設施不足。在我國,電力搶修工作的重要性和急迫性毫無疑問,負責人完成不了,要自己承擔責任。而美國電力搶修首先考慮的是企業成本,美國電網大多數為私人公司,政府只是指導,官員也沒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