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正式重返《巴黎協定》
張國防
美國新政府近日行動不斷:重返“巴黎協定”、將加入“全球疫苗計劃”……
其中涉及的氣候變化,全球抗疫,與核武器擴散、金融動蕩等一樣,皆是全球公共品。
首先,全球共此冷暖,公共品,無論如何,都是必需的、必要的,上德大道至善......
其次,博弈角度來說:
目前美國擁有的“國家實力也即權力支撐美元作為全球法幣”使其獲利良多。但確實需要實實在在國家實力、國家信譽支撐,比如一旦沒有意愿或能力支付美國國債本息,國家信譽崩潰,說什么都會是呼啦啦一瀉千里……
國家實力的其中一擔當,那就是有義務提供薩繆爾森(Paul Samuelson)教授于1948年定義的全球公共品(public good)。
邏輯反推,若此擔當不再或不好,久而久之就會在全球范圍內的認知上、口碑上影響國家信譽,信譽褪色國家實力,國家實力缺鈣,全球法幣動搖……
之前四年,川普同學不是沒有道理:美國整個國家層面整體運營相當成功,資產負債表健康且穩中有聲;但國內分配機制出現問題。其“熊彼得增長模式”和“羅默增長模式”,充分發揮了知識和人力資本作用,相應獲得感的集中,也就在知識和人力資本群體;可是,即便是米國,也還有上億民眾屬于非知識型,他們集合起來,表現符號代表就是特朗普同學。他們自己要生存,管不了那么多……
一如<慶余年>中戰豆豆所言:對于強大帝國而言,最大的敵人,永遠是自己人;或者更準確的說,是自己人之間的平衡除了問題……
川普一通對他的社群來說不無道理的神操作,為整個西方,為韓國、日本、馬來亞們帶來的郁悶內傷,甚于其感受到的經濟等方面的壓迫感;信仰的禮樂崩壞,即便是苗頭,亦甚于病毒的全球肆虐......
對比拜登和川普的就職演說,幾乎是雞同鴨講。不過,拜登代表著知識階層政府重返全球村,作為帶頭大哥提供公共品,是其必然邏輯。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中國通過不同方式多種場合一再表達:中方開展疫苗國際合作,目標是使疫苗成為全球公共產品 -- 降龍十八掌之從“潛龍勿用”到“或躍在淵”......
By the way,拋開上述事情本身,抽離邏輯架構:實踐拓展認知,教材級米國在一定程度上是個契約締結的國家,凡事都是協議、契約,能夠締結,也能夠解除,解除后,也能夠再次締結;關鍵的,不是協議概念,而是協議條款與自身的適配性……
張進
氣候變化議題一直是國際關系中的一個重要話題,也是各方可打的一張牌。歐洲以此牌彰顯全球責任、占領道德高地;美國也曾經借此展示全球領導力,力求把控(部分)話語權和規則權,直到特朗普宣布退出協定。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有矛盾,歐美之間不一致,發展中國家之間不一致,使得氣候變化成為長期爭論不休的話題,實質進展緩慢。
巴黎協定是為數不多的全球里程碑。拜登政府重新加入后,這也成為中美間為數不多的雙方都有意愿合作的領域。但這個話題很復雜,就像抗疫一樣,需要各國減少推諉責、加強全球聯動。這點很難做到,加之幾大經濟體都希望爭奪話語權和道德高地,因而中美間的口水仗可能也少不了。
xxx
美國之前的全面退群取決于特朗普美國至上的商業思維政績思維,政府需要有限的資源投入在短期政績效果上做文章,即使退群,美國依然在全球領域施加影響,如果不是疫情翻轉全局激發了階層裂痕,特朗普大概率連任。拜登時代延續美國政客的傳統做法,修補重返各群為名正言順施加影響掃清障礙,拜登相比于特朗普,特朗普更直接明白施政如下軍棋比大小,而拜登及其團隊則更老練沉穩有謀劃,象下圍棋一樣慢慢圍合。
叁浪
拜登這個措施肯定會贏得美國大型公司的歡迎。之前特朗普宣布退出,很多大公司高管都出面表示反對,他們也并不是全從大局出發,做了政治正確的站隊,而是大型公司對于環保減排的投入了大量成本資源,此前退出協定使得這些投入的回報大打折扣。如今重新加入,可能造成大公司與小公司的差距進一步擴大,畢竟大型公司面對環保議題,有的是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