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石油公司慌了,拜登放出“三殺招”
美東下午1點40分左右,美國總統府拜登簽署氣候變化行政命令,稱“氣候日”意味著“就業日”;預計將通過退稅和激勵機制促進電動汽車的生產/銷售;美國將成為最大的清潔能源技術出口國。 | 相關閱讀(華爾街見聞)
陳鵬飛
拜登政府重回推動氣候行動的正確道路,是本周最令人興奮的消息。美國作為當前全球第一大經濟體,是推動全球減排的重要一環,美國政府重回“正軌”,本身足以提振相關產業的信心。利用公共項目刺激經濟也是美國政府的常用策略,早在羅斯福時期,美國就依靠投資公共基礎建設推動就業和經濟發展,在今天糟糕的經濟形勢下,拜登政府也希望通過“綠色產業”再一次振奮美國中產階級,相信拜登政府在氣候行動方面的積極信號,也會很快傳遞到市場層面。
目前,全球主要國家紛紛加快了碳中和進程,對各國而言這都意味著更廣闊的市場空間。中國也在去年提出了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我國是世界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過渡期遠遠少于發達國家,我們的能源轉型力度也必須遠高于其他發達國家,各行業的能源體系轉型和變革亟需推進。在此背景下, 2020-2050年, 我國預估需要100萬億元以上來投資支持能源體系轉型。工業、建筑、交通等能源終端需求部門用于低碳改造的投資將超過30萬億元,清潔能源及應對氣候變化的相關行業市場潛力巨大,也將是全球各國爭相發展的另一個重要領域。
“能源消費電力化、電力生產清潔化”是推進碳中和的最有效路徑,在“電力生產清潔化”方面,中國在技術水平、產業鏈協同和產業規模、制造能力等方面已經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尤其是最被看好的光伏發電和儲能產業。美國顯然不愿與這次革命失之交臂,因此也在通過政府示范項目和刺激下游需求推動“能源消費電力化”方面的發展。當然從推動氣候變化的層面來看,無論是哪個環節的發展,都將對全球性的氣候行動起到關鍵的推動作用,兩國在推動清潔能源發展方面的合作也是我們更樂于見到的。
董元元
在拜登當選之前,他就表達過對于氣候問題的關注,這與特朗普的觀念是完全沖突的,畢竟特朗普一心搞經濟,提高石油煤炭的產量,并懷疑氣候變化的概念。這可能也是在經濟方面,特朗普民調始終領先拜登的原因。
此前,能源行業歷史學家丹尼爾·耶金就將拜登的氣候計劃描述成“美國在氣候方面的全新政治游戲”。但美國民眾能不能配合拜登玩下去就不一定了,可能他太理想化,關注氣候問題可能影響就業率,并使美國加強對國外能源資源的依賴,且這種變化會對人們的生活方式造成影響。可見,這不是一項局部政策,而是牽一發動全身,拜登上臺想扭轉美國衰退局面的決心很明顯,但猛藥之下,效果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