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歲拉舍特當選基民盟新任黨主席,能否成默克爾接班人?
但有分析指出,拉舍特是否愿意或是否能成功當選下一屆德國總理,還有待觀察。 | 相關閱讀(澎湃)
繁弱忘歸
拉舍特被視為是默克爾“中間道路”的繼承者,他在競選當中采取的路線也是作為“中間派”,反對黨內的兩極分化以及社會的分裂。當然目前擔任德國人口最多的聯邦州——北威斯州長的他也是在治理執政方面經驗最為豐富的一位。
拉舍特對自己的評價是“審慎而中肯”,“為人親和且不會背棄他人”。他主張社會團結、和平,崇尚社會福利市場經濟體制,也是本次候選人中唯一贏得過選舉(州議會選舉),并且擁有實際執政經驗的參選者。
拉舍特幾天前說的這句話絲毫不掩飾自己的雄心:“一個能在擁有1800萬人口的聯邦州成功執政的州長,也可以擔當總理之職。”
胡喜
拉舍特的勝選,是基民盟黨內自由派和中間派的勝利,這一選舉結果,意味著默克爾執行的中間、溫和路線在基民盟黨內獲得了多數人的認可,因為拉舍特被認為是默克爾的堅定盟友,即便是默克爾開放邊境迎接難民的政策招致強烈批評時,拉舍特也在為其辯護。但是他本人并不認為自己只是默克爾政策的執行者或追隨者。
成為基民盟主席,只是拉舍特成為德國總理的第一步,身為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州長,他的行政經驗讓他的這一訴求具有極高的正當性,但關鍵一步是,能否成為基民盟與其姊妹黨基社盟的聯合總理候選人。
而基社盟主席馬庫斯·澤德現在是巴伐利亞州州長,這表示他在競爭兩黨總理聯合候選人時,并沒有明顯劣勢,而現在輿論認為,澤德也的確對這一選擇,非常感興趣。在這一背景下,今年3月的兩場地區選舉將會影響拉舍特與基民盟的政治前景,目前在巴登-符騰堡州和萊茵蘭-普法爾茨州,基民盟的民調表現都不錯,但是拉舍特出任主席后,如果基民盟在這兩個州的得票數出現波動,那么他很可能不得不向澤德作出讓步。
作為歐盟的實際領導者,德國的政治走向,除了影響其對華政策,事實上也會影響歐盟與中國之間的關系。默克爾被公認為是對華保持溫和政策的歐洲領導人,盡管在其任期結束前,也表現出一些強硬之處,但總體來說,仍舊是積極的和建設性的。2020年底中歐雙邊投資協定談判的完成,默克爾支持顯而易見。后默克爾時代,德國將會引領歐盟如何向前走,以及將會構建什么樣的中歐關系,都值得期待,也必須嚴肅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