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二本生爭搶互聯網職位:工資高福利好,為改變命運背水一戰
醫醫健康生活圈
進入大廠=改變命運
其實這不僅僅是在二本生的身上,每個希望在互聯網陣地有所發展的年輕人,都會有這樣的想法。
大廠為什么叫大廠,因為它有外界所沒有的資源、它有很多優秀的前輩、它有品牌聲望,同時它還能激發你的抗壓能力。
面對種種的優待,并且95后處于一個奮斗、期待的時期,目前還不用考慮成家的種種擔憂,所以哪怕自己再累、再焦慮,只要能夠在大廠待下去,就不算虧。
但是最近頻頻爆出的大廠員工自殺案例,不得不引入思考。在大廠的年輕人,真的好嗎?
這個問題其實仁者見仁,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有95后希望在大廠感受時代,也有95后愿意在家鄉的事業單位發展。人生的價值并沒有什么好或者壞,每個人對生活的理解不同。為了事業去拼一拼,進大廠是拼,考公務員也是拼,并沒有完整的定義。
只要自己接受,自己身體接受,為更好的生活,沒有什么不可以。
歌旅
“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星夜趕科場”。頂級高校畢業生不再選擇互聯網大廠以及互聯網大廠們放下身段接納“二本生”,折射出它們的吸引力已經開始滑坡了。這是行業增速放緩,激進和狼性的企業文化讓很多人恐懼和反感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二本生”們在就業的時候選擇較少,尤其是一些頂級公司的職位,本身就不開放給非名校的畢業生,互聯網大廠已經是他們最好的選擇,奮力一搏是值得的。大廠們薪水豐厚、晉升前景可期、甚至能通過股票實現財務自由等,仍然是實實在在的誘惑。互聯網大廠目前也基本上滲透到了很多的新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二本生”既可以選擇在北上廣一搏,也可以實現家門口就業。即使抱著短期的目的混簡歷,那互聯網大廠的名頭也足夠響亮。
白日夢想家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討論寒門學子和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誰更容易取得大的成就。文中說到:因為寒門學子,相比起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生活在一個物資更加匱乏的環境里,所以他們往往對物質抱有更強大的欲望,他們的耐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也會比中產階級加的孩子更強。這樣的情況下,往往寒門學子更能取得成功。如今結合來看這篇文章,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