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咖啡,被逼到了角落
2020-12-10 13:00
小號
默認
大號
作為將咖啡從農產品變成標準化商品的代表,雀巢在上世紀80年代進入中國,初代廣告語“雀巢咖啡,味道好極了”,以樸實的措辭拉近了咖啡與中國消費者的距離。
但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越來越多的精品咖啡店出現在大眾視野中,更精致的咖啡零售產品迎來爆發式增長。一度站在潮流前端的三合一速溶咖啡,被忙著消費升級的人們打上“廉價”標簽,無情地拋至腦后。國內消費者對咖啡的需求,越來越體現在對咖啡品質的追求上。 | 相關閱讀(36氪)
但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越來越多的精品咖啡店出現在大眾視野中,更精致的咖啡零售產品迎來爆發式增長。一度站在潮流前端的三合一速溶咖啡,被忙著消費升級的人們打上“廉價”標簽,無情地拋至腦后。國內消費者對咖啡的需求,越來越體現在對咖啡品質的追求上。 | 相關閱讀(36氪)
51
海境品牌創新
品牌和商業創新顧問
還不能說雀巢咖啡被后浪超越,但是對中國市場顯而易見的消費升級,雀巢咖啡以速溶產品售賣為核心的業務模式有些落伍了。
星巴克帶來精品咖啡,也培育了新一代咖啡飲者。外賣興起,大幅拉低了買一杯咖啡的門檻,吸引了大批沖一杯咖啡的飲者。7-11和麥當勞等連鎖品牌也極大地普及了現磨咖啡。還有瑞幸咖啡大手筆砸錢的互聯網打法。有時我會想,如果雀巢加入進來,中國的連鎖咖啡市場會是什么樣?
43

東木
執大象 天下往
作為一名深度咖啡愛好者,看到這篇文章感慨頗多。我相信很多人的第一杯咖啡都是從雀巢開始的,那時一袋咖啡粉末加上咖啡伴侶,就是午后的最佳拍檔。
然而,我似乎忘了從什么時候起,雀巢已經成了遙遠的記憶,而人們日常喝的咖啡也早已轉向了星巴克,瑞幸,還有其他一些新興品牌,甚至711、便利蜂等便利店都售賣口味不錯的現磨咖啡。
如果說20年前國內的咖啡市場剛剛萌芽,那么現在已經到達了非常成熟的階段。現在的咖啡不只是拼口味,拼價格,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拼“概念”,也就是如何使品牌具有獨特性,深入人心。如何發掘這一市場的潛力,在眾多咖啡品牌中脫穎而出,這是老大哥雀巢要好好思考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