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重申不造整車:誰再建言造車干擾公司,調離崗位
2020-11-25 18:00
文本設置
小號
默認
大號
Plus(0條)
11月25日,華為內部網站心聲社區刊出華為經營管理團隊(EMT)文件(華為EMT決議【2020】007號),正式將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IAS BU)的業務管轄關系從ICT業務管理委員會調整到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同時任命汪濤為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成員。華為再次重申,華為不造整車,而是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造好車,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提供商。“以后誰再建言造車,干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 | 相關閱讀(澎湃新聞)
48
一只餃子OAQ
前幾天路過華為旗艦店的時候還看到展廳里有一輛車:當時就一陣迷惑,難道華為悶聲不響地就把車造出來了?現在看了應該只是為了展示其車機元件所需的空殼車。
?
此番華為再表態,應該更多是做給外界看,讓那些把華為當做假想敵的車企放心,同時也能謀求更多的合作對象。造整車成本高、銷售難,還要和眾多車企對線,怎么看都是吃力不討好。華為這個“車機”路線,和而不同,在合作中把錢賺了,把技術加強了,把品牌打出來了,真是相當高妙。
10
SKY
曾經聽說過:華為曾說過不造手機,再建言的調離崗位。
16
楊三
已經很明確:不是華為不參與造車了,而是不會有“華為牌”的汽車。華為將繼續為智能汽車提供技術助力。其實,華為在HMS for Car上已經發力許久,通過打造汽車終端的完整解決方案,華為已經與多家車企達成合作,在新車中成功預裝。相對于其他品牌而言,華為龐大的手機用戶群體將為其車載系統的布局鋪上一條捷徑;而汽車終端業務慢慢成為華為業務的重要一環之后,則有望反哺其消費者業務的發展(此前華為公布的財報數據顯示,消費者業務是三大業務中其最有價值的業務,增長率也是最快的),對于剛剛割肉“榮耀”的華為來說,汽車無疑可以是重要的空缺填補者。
?
值得一提的是,看到有分析指出,華為和BAT等國內一流的科技公司瞄準的都是傳統車企,如華為最新達成合作的長安汽車。那么我想,華為的技術研發能力和產業鏈拓展能力此時可能更具競爭力。造車新勢力們目前使用自研系統和軟件,但隨著地盤逐漸擴張,需要剝離業務、外部合作的那一天也可能到來。智慧汽車是一個大風口,留給華為的機遇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