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每4.4名青壯年要負擔1名老年人”的未來形勢?
在遠方
老年化已經不是未來的事情,而是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銀發經濟,老年產業發展有沒有機會呢?機會在哪里呢?
不解憂雜貨攤
雖然不是老年群體,但我們每個人終究老去。真的很討厭看到這樣“每XX名青壯年要負擔1名老年人”的說法。請問,過去大家動輒至少繳納15年,未來甚至是20年起步的養老金,難道不是個人過去在負擔個人現在和未來的養老支出嗎?
這樣的說法簡直就是轉移矛盾重點。社保基金不足是設計的問題,年輕人不肯生孩子更是社會的倒逼。在這社會,NPC們,尤其是60和80這批NPC,時代的紅利大多跟他們無關,反倒是承擔了最大的壓力。假如不是因為當下太辛苦,未來又看不到希望,誰會選擇未來孤獨地死去呢?一個善良的社會,應該是盡力去尊重個體,而非離間群體。如果媒體再這么大肆宣揚老年人給年輕人帶去壓力,那么日本社會長期的年齡群體沖突終究會再現于中國。
最后,我想對廣大老年群體說,請長命百歲地愉快地活下去,你們誰也不欠。
柏文喜
“每4.4名青壯年負擔1名老年人”:挑戰下的機遇與養老金可持續性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中國統計年鑒2024》揭示了我國人口結構的一個顯著變化:2023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數已達到21676萬,老年撫養比攀升至22.5%,意味著每4.4名勞動年齡人口就需負擔1名老年人。這一數據不僅反映了我國老齡化社會的現狀,也引發了對于養老金可持續性的廣泛關注。在此背景下,如何看待這一形勢,以及如何在挑戰中尋找機遇,成為亟待探討的重要議題。
一、老齡化社會的挑戰
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無疑給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養老金現收現付制作為當前我國主要的養老保障模式,其可持續性面臨著嚴峻考驗。在這一制度下,養老金的支付依賴于當前勞動年齡人口的繳納,而老年人口的增加無疑會加大這一負擔。
從數據上看,老年撫養比的上升直接反映了這一壓力。每4.4名勞動年齡人口負擔1名老年人的比例,意味著社會的養老負擔正在不斷加重。這不僅可能影響到勞動年齡人口的生活質量,也可能對社會的整體經濟發展產生制約。此外,老齡化還可能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如醫療資源的緊張、老年人照護需求的增加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提前謀劃,妥善應對。
二、養老金可持續性的擔憂
在老齡化社會的背景下,養老金的可持續性成了社會關注的焦點。現收現付制的養老金制度在靜態模型下,只有繳納和領取人數比例保持不下降,才能保證退休者生活水平不下降。不過,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這一比例正在不斷下降,養老金的支付壓力也隨之加大。
此外,養老金體系中的“跑冒滴漏”、分配不公以及挪用等問題也可能對養老金的可持續性造成威脅。這些問題不僅會導致養老金的流失和浪費,還可能引發社會的不滿和不穩定因素。因此,如何保障養老金的可持續性,確保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成為了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三、科技創新與生產力提升的希望
盡管老齡化社會帶來了諸多挑戰,但我們也應看到其中的機遇。科技創新與應用呈加速態勢,生產力提升的斜率也越來越陡峭,為應對老齡化社會挑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
回顧歷史不難發現,科技進步對于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在農業生產中,盡管種田人數占比越來越少,但食物的數量、種類和質量卻越來越豐富和越來越好,這正是科技進步帶來的結果。同樣,在應對老齡化社會挑戰時也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例如,通過發展智能養老、遠程醫療等技術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減輕社會的養老負擔。同時,通過推動產業升級和轉型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經濟增長點,為養老金的支付提供更多的支持。
四、人類在資源能否耗盡問題上的認知實踐對養老問題的啟示
靜態邏輯之下,上世紀中頁世界最優秀的自然科學家組成的羅馬俱樂部得出了一定年限內人類將耗盡已知資源的結論并為此而擔憂。但人類社會是動態和互動的,價格因素的引入和科技進步,一方面讓資源不可能耗盡,另一方面也會不斷發現新資源、找到新的資源利用方式和替代資源。
從靜態思維下資源將耗盡的擔憂,到資源不可能耗盡的人類資源利用實踐活動,并以資源利用和生產力發展的可持續性,對羅馬俱樂部的研究結論進行了事實性否定。這也為我們應對老齡化社會挑戰提供了借鑒。
五、生產生活方式變化對資源利用影響的實踐對養老問題的啟示
除了科技進步和資源利用外,我們還應看到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對于資源消耗的影響。隨著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也在不斷變化,這些變化不僅帶來了更多的便利和舒適,也減少了對于某些資源的消耗和使用。例如,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電子商務的發展,人們越來越多地選擇在線購物和遠程辦公,不僅減少了交通出行和紙質文件的使用,也降低了對于能源和資源的消耗。
同樣地,在應對老齡化社會挑戰時,生產力發展和科技進步推動的生產生活方式變革,也會在減少資源消耗的同時提升使用效率。例如,通過發展智慧社區、智能家居以及AI應用等技術,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便利性,同時減少對于傳統養老資源和服務的依賴。此外,通過推廣健康飲食、綠色出行等方式,也可以降低社會的整體資源消耗和環境壓力。
六、出生人口下降與退休者生活水平的提升
盡管出生人口的下降可能給社會帶來一定的挑戰和壓力,但我們也應看到其中的機遇和可能性。
在生產力快速進步的背景下,即使出生人口下降,也可以保證退休者的生活水平不會發生絕對下降,反而還會逐步提升。這是因為生產力的提升意味著社會財富的增加和分配的優化。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我們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經濟增長點,為社會的整體發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優化分配制度、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等方式,確保老年人能夠分享到社會發展的成果和紅利。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忽視出生人口下降帶來的挑戰和壓力。相反,我們應該積極應對這些挑戰和壓力,通過推動生育政策的調整和完善、加強家庭和社會的支持等方式來促進人口的長期均衡發展。
七、養老金體系的完善與監管加強
在應對老齡化社會挑戰和保障養老金可持續性的過程中,我們還需要加強養老金體系的完善和監管。這包括加強養老金的籌集和管理、優化養老金的支付和分配等方面。
在養老金的籌集和管理方面,我們應該加強對于繳納和領取人數的監測和分析,確保養老金的籌集和支付能夠保持平衡和穩定。同時,我們還應該加強對于養老金的投資和運營監管,確保養老金的安全和增值。
在養老金的支付和分配方面,我們應該優化分配制度,確保老年人能夠分享到社會發展的成果和紅利。同時,我們還應該加強對于養老金支付的監管和審核力度,防止養老金的流失和浪費。
此外,我們還需要加強對于養老金體系的監督和評估力度。通過建立和完善監督機制、加強對于養老金體系的評估和反饋等方式來確保養老金體系的健康運行和持續發展。
八、結語:挑戰下的機遇與展望
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無疑給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不過,在挑戰中我們也應看到機遇和希望。通過借助科技的力量、推動資源利用和替代、變革生產生活方式以及完善養老金體系等方式來應對老齡化社會的挑戰和保障養老金的可持續性成為可能。
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們應該繼續加強對于老齡化社會問題的研究和探索力度。通過不斷完善政策體系和加強監管力度來確保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社會的穩定發展。同時,我們也應該積極應對出生人口下降等挑戰和壓力通過推動生育政策的調整和完善、加強家庭和社會的支持等方式來促進人口的長期均衡發展。
總之,在老齡化社會的背景下我們應該以積極的態度和創新的思維來應對挑戰和尋找機遇。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和協作來構建一個更加和諧、穩定和可持續的社會發展環境。
乾為天
中國的貪官一年貪了多少錢,這些錢注入社保基金,還需要談這么多養老的問題?勤奮的中國人本可以解決自身的養老問題,而由于資源分配不合理,才導致各種社會問題,而官方的數字,我們看看就好。
張學峰
我還是中年人,比較榮幸。關于養老敬老,不能完全用人口比例來計算。因為在現代工業化社會,可以用產業利潤來彌補養老資金的缺口,而社會化大生產多數是運用自動化和 AI 技術,勞動人口數量與產能及產值沒有必然的正比例關系。
在我國新型工業化得到長足發展的格局下,我國可以承擔的老齡化人口數量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