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飲品喝出藥丸,拓店和品控之間如何平衡?
2024-06-08 17:00
文本設置
小號
默認
大號
Plus(0條)
5月,一名消費者在廣州海底撈一家門店就餐時,在一杯飲品中喝出了疑似藥丸的異物,該異物經過檢測,含有乙酰氨基酚成分。這杯飲品是一杯“二手飲品”,為其他顧客未喝完的飲品,但被服務員送至其他顧客的餐桌上。在開放加盟、大舉擴張的大背景下,海底撈的食品安全如何保障值得關注和警惕。 | 相關閱讀(21世紀經濟報道)
52
我與春風皆過客
海底撈的服務品牌,一直是榜樣級的存在。很多餐飲服務企業都取經海底撈,海底撈服務流程更是成為企業管理培訓經典案例。疫情三年沖擊,海底撈遭遇困境,業績下行之下,變革加盟模式。遭遇“感冒藥”事件,對于名聲顯赫的海底撈來說影響也是不小。
海底撈在事件發生后積極回應和處理,表現出誠意和責任。然而,這背后所暴露的問題不容忽視。此次事件雖是偶發,卻也給消費者帶來了沖擊,讓人們對海底撈食品安全產生擔憂。加盟模式下,如何確保各門店嚴格遵循流程,保障品質始終如一,是海底撈面臨的巨大挑戰。
事件發生在海底撈新的加盟模式之后,對于海底撈而言,如何平衡好擴張與品控的關系至關重要。只有加強品控管理才能重拾消費者的信任。食品安全無小事,希望海底撈能以此為契機,不斷完善自身,在日常管理中加強對員工的培訓和監督,真正將完備的流程管理落實到位,為消費者提供更可靠的餐飲體驗。同時,相關部門也應加強監管力度,督促企業履行好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