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釋放什么信號?
秋雅
IMF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表達了對中國未來發展的信心。在年初有很多國際機構下調中國增長預期,當時我感覺它們有點過于悲觀了,畢竟現在中國經濟發展的韌性還是很強的,在一系列寬松政策的刺激下,現在的經濟企穩回升的跡象是比較明顯的。
今年3月,摩根大通也上調了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速的預判,從去年年底預測的全年GDP增長4.9%調整為5.2%。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兼大中華區經濟研究主管朱海斌也表達了“整體來講,今年中國經濟開局良好”的評價。
外資也對中國經濟表達了信心。5月14日,中國日本商會在北京發布第三回會員企業景氣·事業環境認識問卷調查結果。調查顯示,在華日本企業對中國市場的投資意愿有所改善。56%的受訪者表示將在2024年“增加”或“保持”投資。
文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調中國2024經濟增長率預期,一個是因為出口拉動一季度5.3%超預期,一個是因為房地產政策動起來了。IMF的預測方法還比較科學,它每年1月、4月、7月、10月會推出一個預測版本。
民間微觀的體感,基本是最遲鈍的,就和散戶等股票漲50%了才明白一樣。所以對投資沒有即時參考價值,真到了微觀個體一致性看好的時候反而要警惕反轉了。
最有價值的信息,是經濟調控的思路變化。中國政府調控實力在全球是最強勁的,沒有之一,重手打出系列組合拳影響非常大。房地產政策反轉了,要重視。
?
?這個事情最直接的,會導致一些配置型的外資重新看回中國。這些外資基金經理并不了解這片土地,他們的主觀判斷首先就來自于這些國際性經濟組織給出的預測數據。
張學峰
年初我國自估 2024 年 GDP 增長率在 5% 以上。IMF 把中國增長率調高 0.4%,幅度相當大,表明 IMF 對中國充滿信心。
實現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和出口,在我國是等量齊觀,三個方面同等重要。今年消費的增長點在大宗消費的優惠政策力度非常大,例如以舊換新政策的促進作用很快就會顯現出來。在投資方面,政府投資力度在增強,財政政策發揮了主渠道作用;銀行信貸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有力促進了可持續增長,相對于實體企業產品投放能力增強使得銀行獲客成本降低;民間投資與金融業互相融合,金融對投資的滲透率很高,投資收益基本處于穩中有升的上行階段。在出口方面,出口消化帶動了國民經濟的一部分產能,也滿足了國際市場的消費需求;出口與海外投資互促互進,海外投資增勢有力。
在開拓海內外市場需求之時,需要注重產業鏈供應鏈的總體結構和層次,以點帶面的實現整體突破。類似于零敲碎打的方式則是低效率的,但是對于小商品制造業,散戶集體推進式的零敲碎打也能發揮積極作用。
今年美國控制通脹率的努力在持續,以美元降息為標志的貨幣寬松政策遲遲不能落地,如此則制約了全球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增長,對全球實體經濟增長也有遲滯作用。但是我國的通脹率在最近較長時段內處于較低水平,通縮問題也未大范圍顯現,我國的經濟寬松政策仍然有發揮的空間。這是我國對于美國的金融優勢,有利于我國金融市場擴容增效。
我國高水平的出口與投資,加上海外金融市場的流動性格局,將有利于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的市場份額將進一步較快增加。同時我國在全球資產市場的議價能力也會增強,這是由于我國的購買力和投資能力較高所決定的。
估計今年我國經濟增長率將會相對于 5% 有一個較大幅度的超越。我國內部經濟循環的優化整合將展現出增長能力。外部經濟環境的制約因素很難對我國造成實質性影響,新開拓的市場需求以及產業層級提升帶來海外投資和出口較好增長,都是提高我國經濟增速的有益途經。國際社會從我國經濟發展中受益,我國在推動全球經濟社會增長進步的同時,也擴充提升了產業鏈供應鏈的價值創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