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億!央行下重手,開出國內支付機構最大罰單
2020-10-11 11:30
小號
默認
大號
10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發布文章稱,今年加強對支付機構的監管,對6家支付機構給予警告,處罰款合計1.78億元,并對8名相關負責人員給予警告,罰款合計242.2萬元。
具體來看,對商銀信開出國內支付機構史上最大罰單,罰款超億元,達1.16億元,因其涉及為非法集資平臺直接提供支付結算服務、違反T+0資金結算服務管理規定等16項違法行為;對新浪支付罰款1884.33萬元,對裕福支付罰款1453.59萬元。 | 相關閱讀(中國基金報)
具體來看,對商銀信開出國內支付機構史上最大罰單,罰款超億元,達1.16億元,因其涉及為非法集資平臺直接提供支付結算服務、違反T+0資金結算服務管理規定等16項違法行為;對新浪支付罰款1884.33萬元,對裕福支付罰款1453.59萬元。 | 相關閱讀(中國基金報)
47

天使很愛美麗
“為非法集資平臺直接提供支付結算服務”,商銀信這項違法行為不禁讓人想到此前在各大消費投訴平臺出現的對第三方支付機構未經用戶同意代高炮平臺扣款的控訴。這些支付機構被稱為高利貸的“幫兇”,為高炮平臺提供了重要的支付通道,讓平臺得以正大光明地從用戶的銀行卡中劃走一筆又一筆費用,而用戶對此無可奈何。在某些支付機構的圈子中,高炮平臺甚至已經成了不可忽視的客戶群體,還有專門的商務團隊為其提供對接服務,畢竟單個平臺一天的流水可能就上百萬元,無怪乎這些機構鋌而走險。央媽這次下重手,希望能遏止支付機構“利欲熏心”的不正之風。
13

此生盡長歡
前幾年興起的互聯網金融風潮,最終被部分平臺爆雷,引起監管機構注意并整頓而結束,就目前來看,國內大部分小型平臺都被整治一番,大型平臺也進入了平穩期。從這篇新聞可以看出,針對金融風險的監管,到現在也還是沒有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