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精英到大眾,中國龐大而沉默的“二本生”
MYSELF
到談到二本生時,還是有人會涉及到另一個群體—精英群體。其實并不用這樣來比較,隨著社會發展進步,教育的普及和發展壯大,二本生的群體會越來越大,最終形成“全民”皆二本的社會。所以說并不是沉默的二本生,而是二本生已經滲透在社會各個行業不同層次的人群中,他們也許某一方面很成熟,但也有一些方面思考的還不夠深入。他們沒有沉默只是他們的聲音成了群體反應中小小的幾千萬分之一。
包不平
我特別認同一個觀點: 教育在中國已經是一個消費品,而不是投資品。我們不能指望接受了大學教育,生活就有翻天覆地的變化,真正的精英永遠是極少數。三十年前,大專生都是天之驕子,一畢業國家就給分配工作。如今隨著高校的擴招,大量的本科和研究生被推進社會,而對于高端職位的需求量的增速并不高。據說美團外賣大軍里也有大量的研究生,很多地方的基層政府部門和小學里也有名校博士,雖然看似有些資源浪費,但這是社會進展到這個階段的必然,需要各方都擺正心態。
8卦掌
@包小帶說得挺好!指望投資在子女身上的教育能獲得相稱的回報,90%都是癡心妄想!家長的美好愿望基本都不會實現的。絕大多數家長在孩子補習班的“消費”,都是被社會裹挾而被迫產生的信仰,同時也是一種盡父母義務的自我安慰罷了!
醫醫健康生活圈
很贊同樓下的那句話,中國真正的精英一定是少數的,有的人雖然考上了大專,但是能夠通過自己的能力專升本,本身研,研升博,我們不能否定的是,學歷固然在現在來說仍然是一個工作前面的敲門磚,但是現如今比起學歷而言,能夠真正在社會乃至于職場上立足的其實是有能力的人,有能力者得天下。
白日夢想家
看了這篇文章,就忽然想起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數》。二者之間雖無直接關聯性,但都是面對社會壓力下的一種生存模式。談及90后對未來的迷茫,面對考研、職場競爭的壓力,讓人感覺真實得難過。對這樣一群人來說,大多數的他們畢業就等于失業。在這之后,一群迷茫的青年應該何去何從,是我們社會需要研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