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A股十大事件:ChatGPT引爆AI賽道,大股東“離婚式”減持、北交所爆火“出圈”

朱為繹
從去年十月份至今,北交所50指數從700點漲到昨天的1100點,很多北交所老投資者賺錢了,也有些滬深來的投資者追漲殺跌,可能賺的不多,但是北交所整體賺錢效應比滬深要好。按照滬深短線思維,北交所已經漲這么多了,還有多少空間?是不是應該落袋為安?
本次北交所走出獨立行情是有原因的,一是政策原因。國家在扶持北交所,這個從去年8月份以后的證監會的政策就可以看出來,一方面限制滬深IPO,另一方面出臺《關于高質量建設北交所的指導意見》(北交所深改19條)和《北交所持續監管指引第7號——轉板》(轉板指引),就是我說的12字方針“暫緩滬深,擴容北交,打通轉板”。二是基本面原因。本次大漲后,北交所200多家上市公司還有30%的公司市值低于10億元,有80%的公司市值低于20億元(還比不上滬深某些ST公司的市值)。而根據去年三季報的數據,北交所公司的成長性和ROE遠高于科創板、創業板,當時三季報的北交所的估值只有科創板的三分之一、創業板的二分之一。
我在元旦的2024年北交所的十大預測里面對今年的指數走勢作了一個基本的判斷,筆者接下去想展開聊一下。北交所未來五年都是值得期待的,《證監會關于高質量建設北交所的指導意見》(北交所深改19條)對北交所未來五年、十年做了規劃,也就是未來五年和十年的發展藍圖都已經規劃好了,證監會和北交所只需要按圖索驥、一條一條落實就是。
北交所深改19條指出:“ 爭取經過3到5年的努力,北交所市場規模、效率、功能、活躍度、穩定性等均有顯著提升,契合市場特色定位的差異化制度安排更加完善,市場活力和韌性增強,形成北交所品牌、特色和比較優勢”。“再用5到10年時間,將北交所打造成以成熟投資者為主體、基礎制度完備、品種體系豐富、服務功能充分發揮、市場監管透明高效、具有品牌吸引力和市場影響力的交易所”?!鞍l揮好改革試驗田作用。持續構建契合中小企業特點的基礎制度體系,探索形成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的中國模式。支持北交所發揮新設市場優勢,在發行上市、交易機制、產品創新等方面積極探索”。滬深有的產品、工具,北交所未來都會有的,滬深沒有的制度和產品,北交所也可以試驗。
目前北交所的改革才剛剛開始,深改19條里面還有很多重磅的措施還沒有出臺,比如直接IPO、轉板、920代碼、ETF、公募可轉債、股票期權、股指期貨等等。要知道13萬億的公募基金進入北交所市場的基金規模才50億元,做市商擴容還在路上,目前做市商才16家,至少還有16家正在等證監會審批入市。此外,社保、保險、年金和外資,還沒有進入這個市場。
也有人擔心北交所深改19條落地的問題,筆者認為這個不用擔心,因為北交所深改19條是國務院的決策,在深改19條里面有專門一條提到“設立證監會推進資本市場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高質量建設北交所各項政策研究、制定、實施工作”。這個領導小組會推進落實北交所深改19條,并及時向國務院進行階段性成果匯報。

石榴姐
到了年終歲尾,又到了可以總結一年成就和教訓地時候了。媒體評出來A股十大事件還蠻有意思的,比如其中提到了今年AI賽道的爆火、大股東“離婚式”減持、“玄學”炒股等等。不過要我說,提到2023年的大A股,怎么能不提到反反復復蔓延全年的“3000點保衛戰”呢?最近這大半年來,A股形勢低迷,在3000點附近上上下下,基本上倒退回十幾年前,任何一個普通投資者,想起今年自己在股市上的投資,估計都會想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