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
張奧平
本文十大重點:
明年經濟工作總基調: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落實“三個統籌”;
對當前經濟的三大擔憂為:經濟活力、防范風險、社會預期;
“三個統籌”中,首要是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以進促穩”區別于去年底政治局會議“穩字當頭”的表述,明年經濟工作將更加積極作為;
“先立后破”體現底線思維做結構調整,不能對經濟增長的社會預期造成影響;
宏觀政策:財政適度加力、提質增效,貨幣靈活適度、精準有效;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科技創新引領,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擴內需:消費和投資實現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明年應將召開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應會全面部署經濟體制機制新一輪深化改革,所涉及的改革事項也將貫穿全年;
防風險:重點仍在中小金融機構、地方債務、房地產市場、金融市場。
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4年經濟工作。
政治局會議每月召開一次,按慣例4月、7月、12月政治局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及部署下一階段主要經濟工作,也是宏觀、產業、社會政策等進行調整指導的窗口,對下一階段的經濟走勢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其中,12月政治局會議對明年經濟工作的分析是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明年經濟工作的“前瞻”。下文聚焦會議在經濟工作方面做重點解讀,旨在為企業家、投資者厘清政策方向,把握住經濟發展脈絡,抓住未來戰略確定性機遇。
一、明年經濟工作總基調: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落實“三個統籌”
在經濟形勢判斷部分,首先,明確今年的重要性與特殊性。
會議認為,“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
此次會議與往常不同的是未提及經濟運行中的困難。上次未提及為2021年底政治局會議,當年經濟在2020年低基數水平上實現同比增長8.4%。
筆者認為,未直接提困難并不代表沒有擔憂。通稿后文中強調,“切實增強經濟活力、防范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便是當前經濟運行中的擔憂所在。
其次,對今年經濟工作成績充分肯定,成績講足。
會議認為,“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著力擴大內需、優化結構、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風險,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科技創新實現新的突破,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安全發展基礎鞏固夯實,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出堅實步伐”。
筆者認為,擴內需,調結構,提信心,防風險是今年經濟工作一直以來的重心。
最后,會議對明年經濟工作的總基調與總目標為:
1、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2、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3、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4、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5、加大宏觀調控力度;
6、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7、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
8、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實增強經濟活力、防范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
9、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10、增進民生福祉,保持社會穩定,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筆者認為,從會議對明年經濟工作總目標來看,“三個統籌”是當前經濟工作中容易顧此失彼的方面:擴內需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
其中,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排在“三個統籌”的首位,原因則是今年以來經濟長期處于“供給過剩、需求不足”的弱現實中。
現階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是創新驅動戰略,而供給側創新驅動的最終結果則是生產出創新型產品,如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智能家居等,但如沒有需求承接,則無法實現經濟增長,提升居民部門效用。在外需長期愈發不確定性的環境下,需求側內需拉動與供給側創新驅動更需有效結合。
從明年經濟工作的總基調“穩中求進”來看,“進”的重要性明顯提升。后文會議指出,“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穩中求進是過往幾年經濟工作中延續的表述,而“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則是新提法。
筆者認為,“以進促穩”區別于去年底政治局會議“穩字當頭”的表述,體現出明年經濟工作將更加積極作為。
同時,“以進促穩”也包含對明年經濟增速的一定要求,預計全年經濟增長目標或將定為5%左右的較高水平。明年的5%與今年的5%的目標并不相同,明年是在今年較高基數上的增長(今年預計將實現5%以上的增長),而今年5%的目標則是在去年增長3%的基數上實現。
“先立后破”則是對供給側調結構、防風險等方面經濟工作的政策表述。如2021年年中政治局會議在雙碳工作安排中提出“糾正運動式減碳,先立后破”。體現底線思維做結構調整,在“新”的立住前,“老”的不可破,不能對經濟增長的社會預期造成影響。
二、宏觀政策:財政適度加力、提質增效,貨幣靈活適度、精準有效
在宏觀政策部分,會議首先指出,“強化宏觀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筆者認為,逆周期排序優先于跨周期,體現明年宏觀政策在擴大需求,熨平經濟周期波動上將更有作為。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完善宏觀調控跨周期設計和調節,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跨周期一詞首次被提出。
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觀調控政策要有機結合”;2023年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始終保持貨幣政策的穩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排序上均與此次不同,跨周期在逆周期之前。
其次,會議指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
與3月初政府工作報告對今年宏觀政策的工作部署“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相比:
財政政策延續加力為主,但要把握好度。因今年10月發行一萬億國債,赤字率提升至3.8%,打破常年3%的“約束”,預計明年中央將繼續加杠桿,財政赤字率將在3.5%左右,地方政府專項債規模在3.8萬億左右。
貨幣政策同樣強調精準,總量層面力度中性。明年貨幣政策應會更加聚焦支持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所提出的“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綠色發展和中小微企業”四大方向及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大篇章。
最后,會議指出,“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強經濟宣傳和輿論引導”。可見過去一段時間,社會共識感較差,未來將加強政策宣傳,凝聚共識。
三、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科技創新引領,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在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方面,此次會議有兩大重點:
1、“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2、“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筆者認為,在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方面,未來將持續通過科技創新突價值上限,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水平守風險底線。
此外,關于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讀者還需關注今年5月5日,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部分的相關內容。
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強調,“推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建設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以及明確了五大堅持,“要堅持以實體經濟為重,防止脫實向虛;堅持穩中求進、循序漸進,不能貪大求洋;堅持三次產業融合發展,避免割裂對立;堅持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不能當成‘低端產業’簡單退出;堅持開放合作,不能閉門造車”。
四、擴內需:消費和投資實現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會議指出,“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是新表述,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表述為,“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
體現明年在擴內需工作方面,將更加重視消費與投資間的促進與轉換。如房地產投資方面的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與“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如文旅基建)“三大工程”,需切實滿足并提升居民部門消費需求。
五、深化改革開放:重點領域改革,鞏固外貿外資
在深化改革開放工作方面,會議指出,“要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為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強大動力。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
筆者認為,明年應將召開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會全面部署經濟體制機制新一輪深化改革,所涉及的改革事項也將貫穿全年。三中全會一般會提前在政治局會議中確定召開時間,故二十屆三中全會將推遲至2024年(慣例在換屆次年四季度召開)。
此外,每逢雙數屆的三中全會皆會全面部署經濟體制機制改革,如十四屆三中(1993年)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十六屆三中(2003年)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十八屆三中(2013年)全面深化改革。
需關注,三中全會所通過的決定文件中皆蘊含著長期商業機遇。如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的“允許”一詞共出現21次,其中包括:“允許混合所有制經濟實行企業員工持股”“允許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允許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和運營”等。
在“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工作方面,11月以來已作出多項政策及工作部署,未來仍將繼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11月23日,國務院支持北京深化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11月24日,外交部宣布試行對法德意等6國單方面免簽;12月7日國務院支持上海自貿區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等。
六、防風險:持續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
關于防范化解經濟風險工作方面,會議指出,“要持續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筆者認為,明年防范化解經濟風險重點將聚焦在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中所指出的四大方向:中小金融機構、地方債務、房地產市場、金融市場。
七、民生工作:推動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綠色低碳發展,建設美麗中國
在民生工作方面,此次會議有三大重點:
1、“要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推動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
2、“要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加快建設美麗中國”;
3、“要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此外,會議在其他工作方面強調:
“要做好‘兩節’期間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
“保障農民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關心困難群眾生產生活”;
“深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身體健康”。
整體來看,此次年底政治局會議新提法雖較多,但篇幅較短。根據過往經驗,政治局會議篇幅較短時,中央經濟工作篇幅會較長,更多政策細節將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呈現(預計下周召開),屆時筆者再做詳盡解讀。
子涵
這次會議內容基本上沒什么新意,大家普遍關注的還是經濟政策和貨幣政策,在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這個大方向上不會有改變,現實情況也不允許有大的改變,各方面開支和地方債務的壓力都很大,而賣地收入這幾年普遍大幅下跌。貨幣端供給與需求并不匹配,導致高速增長的貨幣供應變成了在金融系統中空轉的資金,實體經濟卻由于消費突然收緊而日益萎縮。
會議強調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這在目前看來壓力很大。今年以來爆雷事件頻傳,房地產行業排雷進行得并不順暢,金融行業踩雷的很多,行業本身充滿不確定性,市場機制難以有效發揮作用。總而言之,經濟方面沒必要有太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