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不餓,我們為什么還是不停地吃吃吃?
2020-09-08 22:00
小號
默認
大號
想必很多人都有過飲食沖動。當你看到或聞到美食時,就生出忍不住想要將它們吃入腹中的欲望。享受美食是一種令人愉悅的天性,對這種享受的預期是激勵了我們進食的動力。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我們對食物的“渴望”與“想要”與大腦內的一種獎勵體系有關,這種體系會驅使我們吃下高熱量的食物,它能輕而易舉地壓倒已經存在的飽腹信號,嚴重削弱我們抵抗食物誘惑的能力。 | 相關閱讀(新浪)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我們對食物的“渴望”與“想要”與大腦內的一種獎勵體系有關,這種體系會驅使我們吃下高熱量的食物,它能輕而易舉地壓倒已經存在的飽腹信號,嚴重削弱我們抵抗食物誘惑的能力。 | 相關閱讀(新浪)
55

薛躍
學習并接受失敗,但不要讓失敗戰勝你
說到吃沒人會感到奇怪,這不是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重復很多遍的活動嗎?的確如報道里說的,享受美食會令人身心愉悅,這種享受的感覺刺激人們想要吃更多的食物,這已經超出了充饑的基本需求,更多的是想達到精神層面的滿足感。這種大腦的獎勵體系只是指導我們吃喜歡的東西,并不會甄別食物的優劣,所以人們難免可能一時嘴饞貪吃了很多飽含脂肪的垃圾食品。時候人們或許會恢復理性想要節食(也可能是減輕胡吃海喝的“愧疚感”),與其如此不如增加運動,通過體能消耗來對沖掉過量脂肪的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