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推動國有資本“三個集中”
譚浩俊
日前,國務院國資委舉辦地方國資委負責人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研討班,提出了“三個集中”“三個資本”。具體是: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建設和公益性等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堅守主責、做強主業,當好“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
從“三個集中”、“三個資本”的具體提法來看,有的是經常掛在嘴邊的,有的是不時提到的,有的偶然也能講到,有的則可能是首次提出。但是,不管是經常提到的還是首次提出的,將其概括成“三個集中”、“三個資本”,無疑是首次。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決策層和管理層在如何更好地發揮國有資本、國有企業作用方面,已經有了新的共識,新的要求、新的目標。尤其是央企,必須擔負起保衛國家經濟安全、維護經濟穩定、推動民生改善、實現戰略突破等方面的責任。
客觀地講,“三個集中”和“三個資本”,并不是互為獨立的兩個概念,而是相輔相成、互為一體的呼應關系。“三個集中”是目標、是方向,是國有資本必須全力服務、重點支持的領域。而“三個資本”是手段、是保證,是實現“三個集中”目標、展現“三個集中”方向的物質基礎。只有依靠強大而堅實的資本,“三個集中”目標的實現才有保障,“三個集中”的方向才不會偏移,“三個集中”的路徑也才會更加清晰而明確。
“三個集中”的方向已經非常明確,概括地講,就是國計民生。第一個、第三個集中,重點體現在國家層面,包括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行業,以及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新興產業等,對國家的安全與穩定、國際地位的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增強、應對復雜環境的能力等關系密切;第二個集中,主要體現在民生層面,包括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和公益等方面,都是廣大人民群眾十分關心、與廣大人民群眾關系密切的行業與領域。
那么,“三個資本”應當如何服務于“三個集中”呢?“三個資本”是否也應當對服務“三個集中”時有所側重呢?顯然,這也是監管機構應當重點考慮的一個問題。“三個資本”不可能與“三個集中”一一對應,但是,為了更好地發揮“三個資本”的作用,“三個資本”在服務“三個集中”時,也要有重點、有側重、有針對性,從而更好地發揮“三個資本”的作用,也更好地服務于“三個集中”。
先看第一個“集中”,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集中,客觀上講,“三個資本”都能服務于這一“集中”,但是,實際操作過程中,則應當有一些側重,那就是應當主要由“長期資本”和“耐心資本”來服務。因為,凡是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行業,既有投入多、效益低的,如軍工、航天、高鐵等,就不能用投入產出來考量,而必須充分考慮社會效益、國家利益。同時也有投入多、效益高的,如能源等壟斷行業。讓“長期資本”和“耐心資本”來服務這個“集中”,是可取的,也是符合兩項資本定位的。所不同的是,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壟斷領域的投資,應當主要由“長期資本”投資,這也符合“長期資本”的特點。
再看第二個“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建設和公益性等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集中。這些都是與民生密切相關的領域,也是投資周期長、回報率低、服務要求高的領域。而且,有些領域社會資本也不愿進入,只能國有資本負責。這個領域的投入,主要應當是“長期資本”。為什么前面講到,要讓“長期資本”投資壟斷領域,也是考慮到“長期資本”需要在民生領域加大投入,是想以這樣的方式增強“長期資本”的可持續支持能力和發展能力。當然,如果“耐心資本”有能力,也可在這個第二個“集中”領域發力。
最后來看第三個“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這是一個事關國家競爭力、國際影響力、應對外部復雜環境能力、科技實力的領域,壓力大、要求高、難度強、投入多,如果沒有足夠的國有資本進入,很多方面很難取得突破。毫無疑問,不僅需要戰略資本的進入,更需要有耐心資本的進入,要耐得住寂寞,經受得住時間考驗,投好了,不僅社會效益好,經濟效益也好。為了更好地發揮社會資本的作用,戰略資本、耐心資本進入戰略新興產業領域時,也可激發社會資本的作用,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這些領域,從而增強投資能力和投資影響力,提高整個社會資本的運行效率。
萬關山
根據中國人大網發布的《國務院關于2021年度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2021年,地方國有企業資產總額206.2萬億元、負債總額129.6萬億元、國有資本權益66.2萬億元。而中央企業資產總額102.1萬億元、負債總額68.3萬億元、國有資本權益20.7萬億元。由此可見,地方國有企業可以說對于中國經濟至關重要。
雖然地方國企從產權關系上歸屬于地方各級政府管理,但國務院國資委這些年對地方國資的指導作用正在加強。新一輪深化國企改革行動是全國一盤棋,地方國資國企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這樣的推進會非常有必要。
張學峰
有的領域或者有的項目,存在排斥國有資本的現象,他們認為接受國有資本會減少自己生產經營的自由度。國資在高壓反腐和講究經濟效益的背景下,國資民資混合之后可能出現產權界限不清,組織管理失效,效益分成混亂的問題,這不是事先訂立一紙合同就能妥善解決的。股份制存在弊端,混合所有制也有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