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力地產回應被申請破產清算

譚浩俊
7月13日,據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顯示,廣州富力地產股份有限公司被廣東祥正商貿有限公司、廣州市廣豐混凝土有限公司申請破產重整。經辦法院均為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雖然廣州富力隨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企業目前資產高于負債,不存在資不抵債的情況,且經營正常,不具備破產原因;與廣豐混凝土、祥正商貿正在積極商談和解中。但是,很顯然,回應的底氣是不太足的。資產大于負債,不代表現金流是正常的。對債權人來說,也不可能依仗著廣州富力的資產活著,他們需要的是欠他們的錢。如果能償還他們的債、給他們錢,自然會撤訴。否則,靠口頭溝通是很難起到效果的。對債權人來說,現在就申請破產重整,或許還不至于讓自己遭受太大的損失。等到資產被虧損耗盡了,想要破產重整,也沒有有效的資產償付各種欠款和債務了。
而根據富力地產2022年年報,2022年歸母凈虧損157.79億元;在上一個報告期的2021年,歸母凈虧損164.7億元,兩年累計虧損就達到了322億元。如果2023年經營狀況仍然得不到有效改善,虧損繼續很高,哪個債權人能夠承受這樣的折磨、這樣的資產損耗和風險累積呢?
從2017年豪擲189億元拿下萬達集團旗下77家酒店,到今天被債權人申請破產,也就短短的6年時間。要知道,萬達集團旗下的酒店和文旅項目,原本都是由融創集團收購的,不知什么時候,又冒出一個廣州富力。按照當時融創集團當家人孫宏斌的氣魄,是不可能主動把酒店“讓”給廣州富力的,而是忍痛割愛。而從現在來看,還真的“讓”對了,否則,再背著77家酒店,對融創集團來說,恐怕還要再脫一層皮。現在,這層皮讓廣州富力去脫,融創集團則基本渡過了危險期,進入到自我慢慢修復、慢慢調整、慢慢優化產業結構的階段。
實際上,按照當時廣州富力的實際經濟實力和經營能力,是沒有資格和條件接盤萬達集團旗下的這些酒店的。不知是哪根筋搭錯了,讓廣州富力的決策者們做了這樣一次選擇。也正是廣州富力和融創集團的慷慨接盤,讓萬達集團擺脫了困境,而廣州富力和融創集團則都陷入了困境。即便不全是收購的錯,與收購也有不可分割的關系。特別是廣州富力,大有小馬拉大車之感,根本承受不了這些酒店帶來的虧損壓力。
據傳,當年王健林在把這些資產轉讓給廣州富力和融創集團時,曾在辦公室里抹了眼淚。男兒有淚不輕彈,王健彬能夠抹淚轉讓旗下資產,確實有點無奈、有點挖心般疼痛。可是,接手了萬達集團77家酒店的廣州富力,卻并沒有能夠把王健林難過的淚水轉化成自己幸福的淚水,拿到這些酒店后,就一直在虧損,直到疫情發生,連轉也轉不動。那么,這些困難,廣州富力的創始人張力能像王健林一樣,抹一把眼淚就渡過難關呢?且不說張力因在美國的業務牽涉一宗行賄案在倫敦被當地警方逮捕,并將引渡到美國,單就廣州富力目前的負債和虧損情況來看,要想重新站起來,除非破產重整,否則希望渺茫。
所謂破產重整,說白了就是讓債權人挑一部分擔子,給企業提供一些債權方面的優惠和讓利,從而讓企業的破產重整工作能夠順利進行。如果做得好,還有可能讓企業東山再起。而從廣州富力的情況來看,就算資產還大于負債,經過連續兩年嚴重虧損的侵蝕,真的還能保持正資產嗎?所謂的資產,有多少是能夠變現成為現金流的,恐怕很不樂觀。否則,廣州富力應當早就擺脫困境了,不需要淪落到被債權人申請破產的地步。別的不說,從萬達集團接盤過來的酒店,恐怕就很難出手。即便在萬達給予的6折價格基礎上再打6折,也很難出手。
所以,廣州富力的好日子,實際就是從接盤萬達集團77家酒店結束的,最高光的時刻,也可能就在2017年。正是處于高光時刻,才讓廣州富力的決策者有“底氣”拿下萬達集團旗下的77家酒店,并在短期內能夠容忍其虧損。可是,隨著地產行業陷入低迷,廣州富力的高光時刻也就戛然而止,繼而進入到越來越艱難的階段。因為,在高光時刻,廣州富力還曾經養過一支坑企的足球隊,這也是讓廣州富力走向衰敗的因素之一。像廣州富力這樣的企業,是根本養不活一支只會燒錢的足球隊的。自然,也就讓企業衰敗的速度不斷加快了。今天的被債權人申請破產,都是錯誤決策留下的,也是風光時沒有危機意識造成的。
石景山辛芷蕾
富力地產的股價自去年12月的高點以來,目前一定下跌超一半。無論富力地產如何努力積極傳達積極信號,但地產行業的衰落已經是公認的事實,富力地產并沒有成為例外的那一個。
所謂積極商談和解,很多時候涉及多方利益,在下行時期談何容易。目前來看,地產行業的衰落還會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