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秒懂幣安到底做錯了什么
王衍行
終于被繩之于法了。近年來,我曾經多次評論幣安和趙長鵬,且多次提出預警,始終懷疑幣安和趙長鵬在踐踏法律,沒有一次看好幣安和趙長鵬。
這次可能被一棍子打死。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起訴全球最大數字貨幣交易所幣安和CEO趙長鵬,原因涉及其未經登記便發售幣安幣和穩定幣BUSD。SEC指控趙長鵬和幣安的實體參與了廣泛的欺詐、利益沖突、缺乏披露和有意逃避法律的網絡。我認為,SEC的措辭極為嚴厲,足以表明這是幣安面臨史無前例的法律困境,換句話說,這次幣安和趙長鵬很有可能在劫難逃了。
SEC對幣安和趙長鵬的指控可謂刀刀見血。SEC的主要指控有:一是幣安通過經營未注冊的交易所、歪曲交易控制和出售未注冊的證券等違規行為來藐視投資者保護規則。SEC稱,起訴幣安的原因之一是其未經登記便發售幣安幣和穩定幣BUSD;
二是幣安秘密操控了幣安美國平臺的運行,幣安曾允許美國客戶在其Binance.com網站上進行交易。SEC稱,盡管聯邦法律禁止未經注冊的證券發售和銷售,且幣安知道有數萬名美國客戶,但幣安選擇不采取行動。SEC的起訴稱,幣安2019年向市場展現的合規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場公開表演;
三是幣安及其CEO將客戶資產與該公司自由資產混合,在風險控制問題上誤導了其投資者;
四是趙長鵬和幣安試圖顛覆“監管機構的控制”,以允許美國高凈值投資者和客戶繼續在幣安不受監管的國際交易所進行交易;從2018年6月到2021年7月,幣安的收入為116億美元,其中大部分來自交易費;
五是自成立以來,該交易所一直在其創始人趙長鵬的指導和控制下,“起初是公開的,后來是偷偷摸摸的”,以吸引美國客戶;
六是趙長鵬下令為高凈值客戶制定規避監管的計劃,使用VPN服務隱藏他們在美國的位置,并提交合規文件以掩蓋他們的原籍國;七是幣安和趙長鵬使用他們控制的做市商公司來抬高交易價格并從客戶身上獲利。
總之,SEC的這次起訴,可能是壓在幣安和趙長鵬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牛仔褲的夏天
雖然說在過去的很多年中,各國的監管層都對加密貨幣加緊了監管行動,但是幣安憑著其根本沒有全球總部,無從監管而游走在灰色地帶。
這次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以欺詐、利益沖突等罪名起訴,可以說是幣安遇到的最大的監管和法律困境了。
再加上之前FTX出事之后,其后續影響波及到了整個加密貨幣行業,連幣安最近都開始裁員,內憂外患之下,幣安的未來面臨一系列不確定性。
天下行走??
比特幣在最近幾天呈現下跌態勢,一度下跌幅度達到20%以上。其原因很復雜,可能有多重因素,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比特幣是一種計算機基于點對點技術的虛擬數字貨幣,其價格的波動往往受到市場供求關系、政策變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在疫情影響下,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投資者的避險情緒也不斷加劇,導致對比特幣等投資品種的需求減少。
其次,有消息稱,并不少媒體報道美國財政部以及美聯儲正在加緊推進數字貨幣監管和發行計劃,進一步擴大了比特幣等虛擬數字貨幣面臨的政策風險,導致了市場的擔憂和憂慮。
最后,比特幣等虛擬數字貨幣的波動性較大,極易受到市場利好或利空消息的影響,投資者在做決策時應時刻關注市場動態并采取有效的風險管理措施。
總之,比特幣等虛擬數字貨幣的價格表現是相當復雜的,投資者應該理性看待行情,盡可能多學習了解相關知識,做出有序、有策略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