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持有三年時間就能賺錢?答案:概率不到三成
高格析
基金投資最大的遺憾是什么?
投資這件事兒,本來的平均成功率就不高。試想,如果都能依靠投資致富的話,基金公司存在的意義就大打折扣了。
為什么會存在基金公司?絕大多數人沒有時間、沒有精力也沒有能力去選擇股票,說到底,基金只是提供了一個投資權益市場的工具和通道而已。只要是工具、通道,就有優劣高低之分。關鍵所在就是基金經理的投資哲學。當然,實事求是地講,大多數基金經理根本沒有可以帶來穩健回報的投資哲學。這也是廣大基金投資者只賺指數不賺錢這一最大遺憾產生的根本原因所在。
中特估最近挺火,許多基金公司立即著手成立相關的基金。一味追逐熱點,猶如"布利丹毛驢的寓言故事",兩邊的嫩草都想吃,結果驢子餓死在了兩堆草的中間路上。當然,在基金行業,驢子(即基金公司)不會餓死、也累不死,因為基金費率是旱澇保收的,嫩草(即熱點)也很多,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新的熱點產生。基金投資者最無奈,他們是驢子吃草游戲最大的付費者。
旱澇保收的基金費用機制,容易導致短期不良激勵作用,許多基金公司并沒有把真正的工作重心放在提升基金投資者的盈利體驗之上,各種追逐熱點的新基金層出不窮,迎合了個別投資者的短期投機之風,這對行業的長期發展是不利的。最理想的狀態是,基金公司和基金投資者可以實現雙贏的結果,即基金公司和基金投資者應該可以同時賺錢。如果基金投資者沒有賺到錢,這應該是基金公司或行業最應該深度思考的地方。基金公司存在的最大意義是什么?難道就是賺取基金管理費嗎?
基金投資者與廣大的股票散戶投資者也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一般情況下,購買C類基金份額的基金投資者遠遠超過購買A類基金份額,這也說明基金投資者也沒有樹立長期投資的意識。也許,這是非注冊制資本市場下塑造的一種偏見,這種偏見在全面注冊制的廣泛實施的情況下,是更難賺到錢的。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全面注冊制的實施,內幕交易和財務造假將大為減少,退市效率更加明顯,沒有價值的股票和企業會逐漸退出資本市場的。剩下的有價值的企業的估值和價值會呈現一種螺旋上升的過程,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讓慢慢投資致富成為一種可能。
權益類基金主要分成兩個類別,一個是主動管理類基金,績效高低關鍵是基金經理;另一個是被動類指數基金,關鍵是跟蹤指數的表現。對于這兩類基金,投資者應采取不同的投資策略,主動類關鍵是選人,即一定要選擇那些有著長期優異表現的基金經理,雖然說業績好壞有波動很正常,但在基金行業,有著糟糕歷史業績的投資經理在未來還有很大可能繼續重復這種糟糕的局面。這就像公司定期解雇不合格員工一樣,不換思想就換人。對基金經理也是一個樣,有問題的選股邏輯,很難在短期內有很大提升,也許會有,但是我們最寶貴的資產—時間,是無法承受的。
范祥和
基金放三年不理的后果是什么?一直放著會賺錢嗎?這是大多數投資者都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這下數據會說話 “96只三年期基金中,僅22只基金成立以來回報率錄得正值。” 一度基金被包裝成普通人的最穩健投資方式,但不要忘了,任何投資都是有賠的風險的。
一般來說,基金賺錢還是虧錢主要收以下幾個方面影響:首先就是受市場行情影響,當股票市場大跌時,基金大跌的可能性就很大;再者,估值過高,當一只基金持續性上漲一段時間,并且基金估值是屬于很高的情況,跌的可能性也是比較大的;還有就是遇到影響較大的突發事件,如果當金融市場有比較大的突發事件影響,也會直接影響到基金。
話說回來,市場再不好,也一定有上漲的基金;市場再好,也一定有下跌的基金。投資者需要注意,買基金一定要買與自己風險等級相配的。如果你是保守型投資者,可以購買貨幣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如果你是激進型投資者,可以購買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
作為投資者我們不一定只投資某一類基金,也可以通過組合來做資產配置,這就是為什么我們需要不斷的學習,建立完成的投資體系。不同的投資產品風險從低到高,每個投資者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選擇。
小樂
不
A+1
基金就是虧的沒那么慘的股票
格隆匯
“中特估”回來了?大金融板塊午后狂拉,3只央企ETF今日發售
今日早盤還是新能源賽道股的舞臺,午后,中國平安突然發力,帶動金融板塊全力上攻。
銀行股中,郵儲銀行、重慶銀行漲超2%,長沙銀行、招商銀行跟漲;保險股中,中國人壽漲超6%,中國太保漲5%,天茂集團、中國平安漲超4%;券商股中,光大證券漲超7%,華林證券漲近5%,中國銀河、哈投股份、中信建投漲超2%。
ETF方面,易方達證券保險ETF大漲2.68%,證券ETF華安漲1.87%,匯安基金上市券商ETF漲1.59%,易方達香港證券ETF、天弘證券ETF、國泰證券ETF等漲超1%。
消息面上,由上海證券交易所主辦、工商銀行承辦的“滬市金融業專題座談會”將在本周三召開。
據悉,此次會議討論的重要內容為“在服務中國式現代化中促進金融業估值提升和高質量發展”。參會機構包括銀行、保險、基金和券商人士。
另外,近期“中特估”相關的ETF也在持續“吸金”,截至5月12日,市場上14只國企ETF今年份額增加36.91億份,
規模方面,15只央企、國企ETF合計“吸金”38.56億元。其中,國泰央企共贏ETF年內資金凈流入超過12億元,規模增幅超過15倍。
除了存量的央國企ETF產品,目前市場上有多只央國企主題相關的的ETF產品待入市。其中,僅發售短短7個交易日,華泰柏瑞中證央企紅利ETF累計認購申請份額總額超過20億份,觸及發行上限,基金管理人將啟動比例配售。
“中特估”行情的火爆可見一斑。
另外,匯添富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ETF、廣發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ETF、招商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ETF均于本周一開始發行。
這三只國央企主題ETF跟蹤的指數都是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指數,該指數主要選取國務院國資委下屬現金分紅或回購總額占總市值比率較高的50只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央企股東回報主題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在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理念逐漸為市場理解后,今年“中特估”行情持續火熱,央企股東回報指數今年的漲幅為17%,遠遠跑贏滬深300指數。
其實今年以來,“中特估”行情以及有兩波表現,上一次還是在中國平安一季報的帶動下的金融板塊全線起飛,隨后上周沉寂了兩天,今日大金融板塊又異動。調整時間非常短,但也沒有虹吸市場太多資金,今日新能源、AI方向的算力、CPO方向都有所表現,調整幅度最大的還是前期漲幅最強勢的AI應用端。
但這也說明了“中特估”的強勢比市場預計得還要強。券商研報顯示,目前內外資對于“中特估”概念板塊的投資價值已形成相對一致的意見。
北向資金在上周實現連續五天凈買入,累計凈買99.6億元,從板塊方面來看,非銀、銀行、新能源、汽車、傳媒是外資凈買入前五名。
個股來看,截至5月10日,建設銀行和中國石化4月以來分別獲北向資金凈買入16.98億元、16.75億元,工商銀行、中遠海控和京滬高鐵均獲得北向資金凈買入超過10億元。
對于“中特估”行情的未來走勢,中信建投稱,中特估短期休整,但仍是中期重要線索。國海證券也稱,中特估調整不會持續太久,破局需要增量政策或產業趨勢新催化。
??Chang????
作為一個持有基金超過10年的投資者,告訴你我的體會,如果你是定投或者是再每一年都有堅持投入,你的負增長概率是比較低的,如果是一次性購入,那么你需要承擔巨大的風險,不是穩健不穩健的問題,而是長期持有需要的是長期投入,不斷投入
張學峰
基金要選擇好,選錯了虧本很正常。